×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321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65932144 ; 978-7-5659-3214-4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建设要求编写的关于呼吸系统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全书按照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疾病、从病理病生到药物治疗原理的逻辑主线,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呼吸系统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和显微形态、呼吸系统的发生、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缺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道阻塞性疾病、限制性肺疾病、肺循环与肺动脉高压、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常见肿瘤、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呼吸系统常用抗感染药、呼吸系统常用抗肿瘤药物。本书主要面向基础医学专业及临床医学大类专业的医学生,为他们进入后续课程学习和将来从事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001 一、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001 二、呼吸系统概述 003 三、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003 四、呼吸系统与疾病的研究热点概述 004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006 **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组成 006 一、呼吸器官 008 二、呼吸运动装置 02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 032 一、鼻腔 033 二、喉 034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035 四、肺 036 第三节 呼吸系统发生 042 一、呼吸道原基 042 二、喉的发生 043 三、气管和支气管的发生 043 四、肺的发生 044 五、呼吸系统常见先天畸形 046 第三章 呼吸系统的功能 050 **节 肺通气 051 一、肺通气的动力 052 二、肺通气的阻力 056 三、呼吸功 062 四、肺通气功能评价 063 第二节 气体交换 068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068 二、肺换气 070 三、组织换气 077 四、肺扩散容量及其测定 077 第三节 气体运输 079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079 二、氧的运输 080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085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088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089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092 三、运动时和特殊环境下呼吸运动的调节 098 四、新生儿呼吸运动的启动及调节 100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非呼吸功能 101 一、呼吸道的非呼吸功能 101 二、肺的主要非呼吸功能 104 三、肺的其他非呼吸功能 107 四、呼吸道和肺的免疫功能 108 第四章 呼吸系统的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 110 **节 缺氧 111 一、概述 111 二、缺氧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112 三、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115 四、治疗缺氧的病理生理基础 124 第二节 呼吸功能不全 125 一、概述 12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26 三、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133 四、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36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3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38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机体的影响 141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42 第四节 气道阻塞性疾病 142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43 二、支气管哮喘 147 三、支气管扩张症 149 第五节 限制性肺疾病 151 一、概述 151 二、肺尘埃沉着病 154 三、结节病 157 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158 第六节 肺循环与肺动脉高压 161 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与调节 162 二、肺动脉高压 163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8 第七节 肺水肿 169 一、肺水肿发生的基本因素和发病机制 170 二、肺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72 三、肺水肿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173 第八节 肺感染性疾病 174 一、肺炎 174 二、肺结核 178 第九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188 一、鼻咽癌 189 二、喉癌 191 三、肺癌 192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200 **节 平喘、镇咳、祛痰和呼吸中枢兴奋药 200 一、平喘药 201 二、镇咳药 207 三、祛痰药 208 四、呼吸中枢兴奋药 209 第二节 呼吸系统常用抗感染药 210 一、常用抗菌药物 211 二、抗结核药 218 三、抗真菌药 219 四、抗病毒药 220 第三节 呼吸系统常用抗肿瘤药 222 一、肺癌常用抗肿瘤药物 223 二、肺癌抗肿瘤治疗方案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35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23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自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现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监事长,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亚大地区生理学会联合会(FAOPS)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承担生理学课程本科教学近 40 年,“生理学”重量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重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急性肺损伤防治及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 ,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 项。主编《生理学》(第 10 版)、《麻醉生理学》(第 3 版、第4 版)等国家级规划教材 4 部。获重量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 胡清华,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担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常务编委,华中科技大学医学整合课程——呼吸系统整合教学团队 PI。 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余年。主要从事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 The Lancet,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 等 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点专项、国际合作等多项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