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320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65932038 ; 978-7-5659-3203-8

内容简介

《循环系统》这本教材是根据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建设要求编写的关于循环系统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全书以循环系统为主线,充分阐述了心血管系统及淋巴系统的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与病理生理、药理和相关临床疾病的联系等知识。本书主要面向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大类专业的医学生,在引导学生掌握循环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主动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为他们进入后继课程学习和未来从事临床实践与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章 绪论 一、循环系统的认识历程 二、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三、循环系统相关疾病 第二章 血液 **节 血液的组成及造血发生 一、血液的组成 二、造血发生 第二节 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一、血浆的功能与理化特性 二、血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第三节 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 一、血液凝固 二、抗凝系统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四、凝血与抗凝血失衡的基本环节与表现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二、输血与交叉配血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DIC的病因 二、DIC发生、发展的机制 三、DIC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DIC的临床表现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六节 常见血液疾病 一、红细胞疾病 二、白细胞疾病 三、出凝血疾病 第三章 心脏 节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心脏的发生 一、心管的发生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三、心脏内部分隔 四、心血管系统的常见先天畸形 第三节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脏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脏的体表投影 第四节 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脏的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二、心音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四、心输出量的调节 第五节 心脏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庭槐,男,1956年出生于广东潮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名师、 精品课程“生理学”和“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负责人、 教学团队“实验生理科学”负责人。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医学情报所所长、 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等。《高校医学教学研究》主编、《生理学通报》主编、《医学信息荟萃》主编,享受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因建立实验生理科学新型教学模式和首倡“三早教育”模式,四次获 教学成果奖。承担 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基金10多项,发表论文110多篇。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生理学和生物反馈,主要研究甾体性激素的心血管效应,从基因和非基因两条途径,心脏和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多个层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雌激素抑制心血管损伤反应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该研究获2009年 自然科学二等奖,共获科研奖励6项。近十年来结合治疗学前沿开展生物反馈生理机制的研究,率先运用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干预,为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