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6562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4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115656254 ; 978-7-115-65625-4

本书特色

1.《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给子女有效陪伴父母,重建家庭关系的温情提案。 当父母开始需要照料时,孩子应该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因此,他们不难理解父母对衰老的感受。 人生不会倒退,身体也是如此。我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避免衰老。如果你认为只有年轻才有价值,那么就会极力避免变老。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永远保持年轻。 世上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当我们和父母一起欢笑时,就是共享着“此时此刻”。我们不可能永远处于这样的瞬间,但我想抓住每个不期而至的幸福时刻。 从此刻开始,去见面,去陪伴,不要等来日方长,不要让遗憾收场。 2.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父母走向黄昏,需要我们照顾的一天,终将到来。拥有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学习守护他们,建立全新的关系。 面对父母老去:衰老,并不仅仅意味着青春的衰退,我们也能在年岁渐长中看到积极的一面。 面对父母沮丧:告诉他们,活着就是*大的意义。当感到孩子还需要自己时,父母会变得充满活力。 面对父母遗忘:如果忘记了过去,就去建立新的关系吧!承认与父母的回忆已然逝去,并从这里重新出发。 面对父母的愿望:一个人想做什么,只能由本人决定。我们无权以安全为由,劝说他人在开始尝试前就选择放弃。 面对*终的结局:要有承认自己做不到的勇气。我们未必能以父母期望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所有期待,就算我们全心全意地照顾父母,也无法悉数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3.无论你在事业或学业上有多成功,面对父母的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生课题。父母老了,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爱他们。 如果你曾经因为过去的不快与心结,而难以对父母敞开胸怀,你可以卸下名为“子女”的面具,换种态度和立场与他们相处;如果你曾经因为父母好像忽视你,而不断问他“我是谁”,你可以把今天当成是你们**次见面,让他重新认识你;如果你曾经因为父母的日渐衰老,而忧心忡忡,你可以换个角度,为他现在“还能做得到什么”而喜悦;如果你曾经因为照护得很累,而不自觉对父母或兄弟姐妹动怒,你可以坦率地承认做不到,请求他人的支援。 4.金句提炼展示,每一句都足以浸润心田;选用治愈系绿色双色印刷,一边阅读一边治愈;小开本制作,轻松翻阅,随处可开启的掌上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在我们为了生活营营役役时,父母正一点一点地老去。作者的母亲在四十九岁时离开人世,只留下他和父亲单独相处。父亲虽得享高寿,却在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作者在照顾失智父亲的过程中,选择了积极的态度,用爱、智慧和创意,将照顾父亲这件充满挑战的任务变得轻松愉快,并且运用他学习的阿德勒心理学知识,重建了与父亲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 本书从作者照顾父亲的点滴日常出发,强调了生产力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方式,即使年老也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介绍了成年子女如何与父母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讨论了从照顾父母的过程中所学到的道理,如何运用到人生的其他方方面面。

目录

第 一章 父母教给我的“人生意义” 母亲说“这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002 从病倒的母亲身上学到的“人生意义”006 没有见到儿子*后一面的母亲 010 承认自己做不到的勇气 015 *大的孝顺就是不孝 019 想告诉他们,活着就是有意义的 024 已故的父亲仍在与我对话 029 即使死亡迫在眉睫, 也想要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033 第二章 接受现实才能有效陪伴 接受真实的父母 038 接受现实很难,但我们不能逃避 042 记不起过去的话,那就重新开始 047 看到此时此刻的父亲, 而不是过去和未来的父亲 053 如果忘记了过去,就去建立新的关系吧 057 “尊重”意味着看到对方真实的模样 061 接纳真实的父母,而非理想的 065 看到*好的父母 070 第三章 与年迈的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活着便是对家庭的贡献 子女无法使父母幸福 076 孩子不应阻拦父母想做的事 081 不要期待父母说“谢谢” 085 待在身边,就是一种支持 090 不必强迫父母回忆过去 094 不要向父母宣泄情绪 099 与父母争吵并不会改变亲子关系 103 结束权力斗争并非认输 108 当我们感受到对方言行的善意, 对生活的看法便由此改变 113 当我们意识到行为背后的心声, 亲子关系便由此改变 118 我们总是戴着角色的面具生活 123 子女无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28 永不放弃,继续做“此时此刻” 力所能及之事 132 为今天和昨天一样而感到高兴 136 主动说“谢谢”,而非等待感谢 146 如果人们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互帮互助, 我们便能安心长寿地生活 151 终章 享受此时此刻 高效的人生毫无意义 158 不要让余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164 人生不能拖延 16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 日本哲学家、人气作家,专注研究阿德勒心理学近30年。 1956年出生于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期满后退学(西洋哲学史专业)。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 在热销世界各国的阿德勒心理学新古典巨作《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像阿德勒生前一样,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在国内外针对众多“青年”大力开展演讲和心理咨询活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