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潮起 社会主文思想引领中国

潮起 社会主文思想引领中国

1星价 ¥60.7 (6.9折)
2星价¥60.7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2072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76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01207285 ; 978-7-201-20728-5

本书特色

1、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一部全景展现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兴起与发展历程的恢宏著作,回顾中国近现代发展的风云史诗 本书是一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在近现代中国演进历程的精华之作,从大航海时代中国的落后开始讲起,探究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衰落背后的思想动因,从细节和故事入手,生动讲述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发展过程,其间伴随着其与不同思想流派的消长和博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从学习引进、艰苦探索到不断成熟的艰辛历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实现革命建国的思想理论逻辑,从指导思想上论证了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本书是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兼具通俗性的思想普及读物,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为深入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 2、挖掘历史细节,通过历史回顾深刻理解当代中国 本书坚持大历史观,全面梳理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帮助读者在回顾历史中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变迁。 通过揭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思想变革,为读者提供了一段完整的历史脉络,让他们可以从历史的视角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认识中国当前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深层次根源,从而深化对当代中国的理解,进一步感悟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和未来发展方向。 3、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资料翔实,叙述丰满,给读者很强的时空现场感 本书通过具体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还原了几代思想家努力求索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有力阐明了党的正确理论是在论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本书以问题主题线而不是时间线组织全书,在结构行文上有跳跃、有插叙、有回溯,引人入胜,避免了思想史著作很容易陷入的死板和沉闷。

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主线,从清朝末年的封闭与动荡,到民国初年的思想觉醒,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卓绝,直至新中国的成立,展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深入人心,并*终成为引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

目录

引子/ 001**章坚船利炮摧毁落日辉煌01 灿烂盛世下的泱泱大国/ 00302 大航海造就“文明世界” / 00603 完美精致的鸵鸟心态/ 00904 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 01205 被大炮轰开的国门/ 01706 东方盟主跌下神坛/ 02007 史上*沉痛的耻辱/ 02408 强邻肆虐的隐忧/ 02709 风起云涌的起义/ 03010 瓜分中国的图谋/ 03411 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037第二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引子/ 001 **章坚船利炮摧毁落日辉煌 01 灿烂盛世下的泱泱大国/ 003 02 大航海造就“文明世界” / 006 03 完美精致的鸵鸟心态/ 009 04 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 012 05 被大炮轰开的国门/ 017 06 东方盟主跌下神坛/ 020 07 史上*沉痛的耻辱/ 024 08 强邻肆虐的隐忧/ 027 09 风起云涌的起义/ 030 10 瓜分中国的图谋/ 034 11 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037 第二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01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042 02 相去天渊的差距/ 044 03 开眼看世界/ 047 04 我劝天公重抖擞/ 050 05 师夷长技以制夷/ 052 06 上帝的福音/ 055 07 花无百日红/ 060 08 物竞天择的重锤/ 063 09 令人尴尬的洋人使臣/ 066 10 庚子赔款建了一个清华/ 069 11 国粹与欧化之争/ 073 12 开不动的老爷车/ 076 13 革命已不可避免/ 080 第三章社会主义思潮崭露头角 01 《不忍》杂志上的《大同书》/ 086 02 中国的文艺复兴/ 092 03 陈独秀和《新青年》/ 097 04 五四运动的升华/ 100 05 实证主义思潮的勃兴/ 104 06 返本为人的新人文主义/ 107 07 克鲁泡特金在中国的超高礼遇/ 111 08 “西方的孔子” / 115 09 难有共鸣的基尔特社会主义/ 119 10 读不懂的非理性主义/ 125 11 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 129 12 工读互助社实验/ 133 13 田园诗般的新村主义/ 138 14 雄鸡一鸣天下晓/ 142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黄钟大吕 01 来自使节、传教士和报刊的马克思/ 146 02 日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源/ 150 03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拓荒者/ 153 04 游移不定的社会主义者/ 156 05 研究系里的马克思主义/ 161 06 倒还是国民党在先/ 166 07 历史长河中的中流砥柱/ 172 08 “盗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 / 180 09 在勤工俭学的斗争中成长/ 185 10 三场不可避免的大论战/ 191 11 并非天外飞来的高调/ 200 12 醍醐灌顶的顿悟/ 205 第五章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01 国民党的困境/ 210 02 中国共产党初露锋芒/ 215 03 受到鼓舞的传奇人物马林/ 219 04 孙中山被选定为合作对象/ 223 05 给共产国际的报告/ 229 06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激烈争论/ 232 07 正在堕落中死亡的国民党获得新生/ 237 08 三大转变带来三大政策/ 246 09 愉快而卓有成效的合作/ 251 10 抹不去的阴影/ 256 第六章分道扬镳引发的思想大裂变 01 “我就抛开国民党,自己去加入共产党” / 261 02 戴季陶主义出笼/ 264 03 廖仲恺遇刺与国民党派系/ 270 04 中山舰事件与整理党务案/ 277 05 极力否认的对话/ 281 06 无可挽回的破裂/ 286 07 正确而痛苦的抉择/ 291 08 打响武装反抗**枪/ 296 09 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 301 10 无情的大浪淘沙/ 305 11 王明路线统治中共中央/ 310 第七章围绕国情和抗日的思想嬗变 01 日本侵华终成心腹大患/ 317 02 蒋介石亲自登台讲经/ 323 03 不可阻挡的苏联热/ 328 04 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333 05 拼死抗争的战国策/ 338 06 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 340 07 声势浩大的学术中国化/ 345 08 中共再次高举统一战线旗帜/ 349 09 国共再度携手的思想基础/ 353 10 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 357 11 昆仑山上下来的不一定是神仙/ 363 12 和平建国昙花一现/ 368 第八章两个“中国之命运” 01 《中国之命运》/ 373 02 解散共产党的闹剧/ 378 03 一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383 04 20 世纪反共**人/ 389 05 张君劢的一封公开信/ 396 06 中国第三大政党——青年党/ 400 07 此路不通——第三条道路/ 406 08 住在窑洞里的共产主义先知/ 412 09 斯大林的错误与毛泽东的抗争/ 417 10 张申府的忏悔/ 422 11 “五一口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8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01 *早提出“毛泽东思想”的人/ 432 02 卓尔不群的青年毛泽东/ 436 03 搞清楚朋友和敌人很重要/ 441 04 “叫花子打狗背靠墙” / 446 05 中央“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决议》/ 450 0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55 07 失而复得的重要文稿/ 459 08 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 463 09 新民主主义理论——理想与现实的*佳契合点/ 469 10 稳定而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473 附录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01 严苛的二十一条“家规” / 485 02 洋先生的助推/ 491 03 “中国的列宁” / 496 04 难以自拔的思维定式/ 501 05 对斯大林“三阶段”论的发挥/ 505 06 第三时期理论和“李立三发疯” / 510 07 米夫执意扶持少壮派上台/ 513 08 苏共肃反带来的中国悲剧/ 517 09 布尔什维克化运动/ 520 10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 526 11 “钦差大臣”的威权/ 532 12 托派让陈独秀告别了中共/ 537 13 “两头好,中间差” / 547 结语/ 549 后记/ 55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浙闽,教授。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思想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思想史、欧洲文明视域下社会主义史、政党理论等。 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思想简史》《党的组织工作概论》《执政党建设论纲》等。在《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主持撰写多部专著和多篇理论文章,曾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