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锐作品: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精装)

包邮李锐作品: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精装)

1星价 ¥34.5 (6.4折)
2星价¥34.5 定价¥5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530288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75302883 ; 978-7-5753-0288-3

本书特色

1.十四篇以农具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串联起半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故事。 2. 为古老农具吹奏现代挽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他们手里握着的镰刀,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形状;他们打场用的连枷,春秋时代就已经定型;他们铲土用的方锨,在铁器时代就已经流行;他们播种用的耧是西汉人赵过发明的;他们开耕垄上的情形和汉代画像石上的牛耕图一模一样。 3.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为独创的“超文体拼贴”。 4.“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作家李锐于文明历史蕞深处寻找文学源头活水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被农民们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农具,就是他们的手和脚,肩和腿,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太平风物”书名来自《王祯农书》。七百年前,一个叫王祯的人看见一种农具被人使用,看见一派宜人的田园风光,他发出由衷的赞美:“每见摹为图画,咏为歌诗,实古今太平之风物也。”七百年后,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也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打动,出于一种对知识和历史的震撼,农村、农民、乡土、农具等千年不变的事物,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四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李锐将千年农业文明史的悲怆与新生陈列在这间纸上的“农具展览馆”里,希冀着将自己的震撼和一言难尽的感慨传达给可能的读者们。这部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展览”,是因为它不止需要读,更首先需要看。

目录

前言 《王祯农书》注 袴镰 残摩 青石碨连耞樵斧 锄 耕牛 牧笛 桔槔 扁担前言 《王祯农书》注 袴镰 残摩 青石碨连耞樵斧 锄 耕牛 牧笛 桔槔 扁担 铁锹 镢 犁铧 耧车 “农具系列”发表报刊目录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太平风物》集中选择“农具”作为小说的意象,自然与李锐的乡村经历、阅读有关;但关于农具的一般经验、知识和历史,并不能承担他想用小说处理的那些问题,李锐试图在人与农具的历史关系已经荡然无存的叙事中,重新认识农民与土地的命运,从而揭示社会转型时期人本的困境。……纠集了道与器双重困惑与困境的《太平风物》,既是农民生存困境之书,又是知识者的困惑之书。——评论家 王尧——作家 骆以军《太平风物》是一支为古老农具吹奏的现代挽歌,贯穿其间的是一股徒劳无功的惆怅,不论是《残摩》中老父亲为城里的儿子在乡下盖了三幢瓦房、《锄》中六安爷卖了地后纯为“过瘾”的锄地、《牧笛》中被脱衣舞马戏团打败的残障说书人、《犁铧》中都市高尔夫球场中五人坪的虚拟实境……惊天动地的变迁,强悍地终结了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世界重新开始。 ——作家 黄锦树

作者简介

李锐,1950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曾任《山西文学》副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迄今为止发表作品近三百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厚土》《太平风物》《传说之死》等,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人间》(与蒋韵合著)、《张马丁的第八天》,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等。《厚土》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张马丁的第八天》入选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被译为瑞典、英、法、德、日、韩、越等多种语言出版。2004年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