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法律与清代政治

包邮清代法律与清代政治

1星价 ¥77.2 (7.8折)
2星价¥77.2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88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32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108078834 ; 978-7-108-07883-4

内容简介

《清代法律与清代政治》收录了林乾三十多年来有关清史研究,特别是清代法制史研究的具有影响力的二十多篇论文。作者在大量档案的基础之上,聚焦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清代立法与司法、清代政治与权力运行、清代社会与结构转型等四个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本书诸文对清代立法及法律适用问题、清代强化皇权政治的方法、清代群体性事件和官民冲突等方面,有着深刻独到的审视和见解;丰富的档案史料基础,也使得解读颇具故事性。

目录

自 序  1一 总论论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2从“法与天下共”论传统中国法权与君权的关系  15中国古代权、法关系的演变  37论传统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  62 二 清代立法与法律适用清朝法律的重构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化  72清会典、则例的性质及其与律例的关系  97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  111《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  126关于《户部则例》法律适用的再探讨  144自 序  1 一 总论 论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2 从“法与天下共”论传统中国法权与君权的关系  15 中国古代权、法关系的演变  37 论传统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  62 二 清代立法与法律适用 清朝法律的重构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化  72 清会典、则例的性质及其与律例的关系  97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 ——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  111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  126 关于《户部则例》法律适用的再探讨  144 清代旗、民法律关系的调整 ——以“犯罪免发遣”律为核心  172 聚众定例 :清代法律重刑化的转折  195 清代乾隆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及其效果考察  211 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  222 清朝以法治边的经验得失  245 从陈布统案论清代前期的“部院之争”  267 三 清代政治与权力运行 满族形成时期的二元文化特质与清的统一  288 巡按制度罢废与清代地方监督的弱化  303 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  314 论康熙时期的朋党及其对清初政治的影响  324 康熙第六次南巡前后的皇、储矛盾  335 雍正时期对西藏管理的制度化过程  356 论雍正帝相度“万年吉地”的几个问题  379 清代前期的抑绅政策及其社会意义  391 咸丰后督抚职权的膨胀与晚清政治  401 四 清代社会与结构转型 法律视域下的清代疫灾奏报与防治  414 论清代太医院的防疫职能  435 从叶墉包讼案看讼师的活动方式及特点  453 一个讼师家庭的两代上诉史  477 刑部郎中成“讼棍” ——嘉道严惩“讼师”的扩张解释 506 清代聚众行为的法律控制 ——以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为核心 539 包世臣游幕经世初论  556 新喻漕案与包世臣罢官 ——探究文献背后的真相 57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bu重大项目、北京市规划重点项目等。出版有《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传统中国的权与法》《治官与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康熙惩抑朋党与清代极权政治》等专著,在《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清史研究》《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清史研究论文近百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