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金匮卷十九》又名《读过金匮要略》
《读过金匮卷十九》又名《读过金匮要略》,为陈伯坛晚年于香港之作,作者脱稿后逝世。民国庚辰(1940)年五月,“伯坛中医专校同学会”为纪念恩师将其出版。本书对《金匮要略》原文逐条进行诠解释义,系统地分析了各方的组成原理,配伍意义,功能主治及其适应证等。陈氏注重经文考证,更复以临证经验注经。其篇卷评述之详,善用铺陈排比,层层分析,首尾相应,在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亦属少见。
- ISBN:780174207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600
- 出版时间:2004-04-01
- 条形码:9787801742070 ; 978-7-80174-207-0
内容简介
本书原作者陈氏是岭南近代*著名的金匮家。作者研究《金匮》数十年,结合临床著成本书。书中既以经解释,又以经验证经,并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金匮研究专著。本书作者的主要思想:仲景书宜合卷,探讨《金匮》当与《伤寒》合观;阐发经旨必从精微着眼;论卒病注重“风”字;读《金匮》要注意理解一“传”字;《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是仲景原著,非后人加入;阴阳毒是五脏之阴阳被蚀,阳毒是阳被蚀而无阳。
目录
原文之首**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栝楼桂枝汤方
葛根汤方
大承气汤方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防己黄芪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白术附子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一物瓜蒂汤方
百合狐惑阴阳毒症证治第三
百合知母汤方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洗方
栝楼牡蛎散方
百合滑石散方
甘草泻心汤方
苦参汤方
雄黄薰方
赤小豆当归散方
升麻鳖甲汤方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鳖甲煎丸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
蜀漆散方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侯氏散方
风引汤方
防己地黄汤方
头风摩散方
桂枝芍药短母汤方
矾石汤方
三黄汤方
《近效方》术附汤
崔氏八味丸方
越婢加术汤方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二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三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四
汉张仲景卒病论卷五
陈伯坛生平事迹
从《读过金匮卷十九》看陈伯坛的学术思想
《读过金匮》黄疸治法有感慨
作者简介
陈伯坛,字英畦,男(1863~1938年),广东新会县外海乡人。曾中秀才和举人。22 岁悬壶问世,后成为广东四大名医之一。1905 年受聘于广州陆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 4 年。1924年于广州教育南路书坊街主办中医夜学馆,1930年在香港文咸东街文华里开设伯坛中医专科学校,任校长。主要著作有:《读过金匮卷十九》、《读过伤寒论》、《伤寒论门经》和《麻痘蠡言》。陈氏是岭南近代*著名的伤寒、金匮家。《读过金匮卷十九》又名《读过金匮论》,是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讲义,刊行于 1940 年,共 5 卷 5 册, 50余万字。此书经伯坛中医学校同学会同仁努力办理出版事宜,周苏群先生捐巨资刊行面世[1]。本文试图从《读过金匮卷十九》探讨陈伯坛的学术思想。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3.1¥6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神农本草经
¥20.0¥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3¥45.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感悟中医-第3版
¥15.4¥48.0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5.4¥48.0 -
图解(黄帝内经)(新版)
¥25.5¥68.0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辨症玉函 附脉诀阐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0.8¥15.0 -
人体穴位随手查
¥14.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