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郭五堂的<秦可卿>
友人告我说买了一本秦可卿,我还以为是刘心武编的那本所谓的什么“秦学”书哩!可是一看才知道,是一个姓郭的先生写的。抛开文学艺术范畴的东西不论(要论也不失为上乘之作),但从这本书的红学价值而言,它无疑要比喧嚣一时的刘书严谨可靠得多。对红楼梦有研究兴趣的人士极应一读;一般文学爱好者也宜浏览一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家辨别,究竟哪个是骡子是马。 <BR>     <BR>    通过欣赏郭五堂的《秦可卿》,我恍然明白,他不但是一个红学家、文学家、诗人,同时还是一位谜语大家呢!请看他几条精辟的“捉刀”诗谜: <BR>     <BR>    秦可卿: <BR>     同窗无二意, 分手各一边。 <BR>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BR>     ——打四字 <BR>     <BR>    非唯节硬亦实心,引蝶招蜂坐馥芬。 <BR>     待到来年孕薹后,一条彩线吊香身。 <BR>     ——打一花卉名 <BR>     <BR>     贾探春: <BR>     清明妆点最可人,江畔嘈杂仰面瞠。 <BR>     荡断游丝随鹤去,不究天意怨东风。 <BR>     ——打一物 <BR>     <BR>     贾宝玉: <BR>     原本排行老三, 与商不共戴天。 <BR>     遇差说长道短, 终是难免劾弹。 <BR>     ——打一字 <BR>     您能猜出来吗?注意,很容易就猜出来的,不算好谜;谁也猜不出来的,也不算好谜。 <BR>     <BR>    
也说郭五堂的《秦可卿》
请看张志平先生中肯而精彩的评论 <BR>     打开郭五堂先生去年出版的《红楼梦》扩写小说《秦可卿》,顿时觉得光彩灿目,馨香扑鼻。据说作品2001年夏便已经脱稿,辗转流离了三年才得以问世。咀嚼着迟熟的果子,觉得如同品尝仙茗佳酿一般。再掩卷沉思,其好处一时又不知从哪里向大家说起。 <BR>    首先,我以为,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是在基于曹雪芹原著的相关情节—非按畸笏叟意见删改—扩写而成的。主人公秦可卿在作品里的来龙去脉,大家只要稍稍用心,在原著里都不难找到相关的出处。因此,与某些拉大旗作虎皮,牵强附会,硬将其定为与皇帝、太子有血缘关系的“秘史”相比,该书都有着较高的红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BR>    可以看到,作品对秦可卿的出身交代与原著一样,都是从养生堂而来;不过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追溯——甄士隐大女儿英莲(香菱)的同父异母姐。当然,此情节决非信口开河的胡编;读者倘记得周瑞家的好眼力,说过香菱“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的话,便会霍然明白,此情节原是曹雪芹设计好了的,只不过没来得及展开来写罢了。 <BR>    其次,作者的构思是独居匠心的,或谓新辟蹊径。我们看到,作者在《秦可卿》开篇的<楔子>里,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十分离奇怪诞的电脑梦,从而“今为古用”,巧妙地解决了他与《红楼梦》原作者对秦可卿认识上的龃龉。 <BR>    大家知道,在《红楼梦》里,尽管曹雪芹按照畸笏叟的意见,删去了秦可卿淫荡不端的有关文字;但细心人还是可以在第五回有关秦的判词和曲词里,以及某些叙写中寻觅到遗迹。比如,曹大师在其曲词《好事终》里这样写道:“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BR>    对此,郭五堂却不以为然,竟为弱女子秦可卿鸣起了不平。他在<楔子>里摘引了自己《红楼梦诗词诠析》里一段十分精彩话: <BR>     <BR>    曲词中之“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笔者便不以为然。贾府之败,根本在于朝中各政治派系的明争暗斗,在于五尺须眉们恶性膨胀的贪心淫欲,怎能归结于青春女兒的美貌风流呢?既然贾珍与秦氏发生了不轨行为,确乃乱伦之大不韪,为何秦可卿悬梁而贾珍却不肯绝命呢?只此一端便足可窥出,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受欺凌之严酷。无怪乎畸笏叟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删去天香楼一节”。倘若曹公有知,吾必当恳请增写秦可卿被禽兽逼淫,愤而悬梁云云。 <BR>     <BR>    显而易见,这决不只是他个人与曹雪芹思想认识上的差别,而反映了人类18世纪文明观念与21世纪文明理念的客观差异。然而,该书毕竟是经典名著扩写,而非通常意义上的妇女论坛;作者只宜和大师“好好商量”,而不能无所顾忌地登高疾呼。因此,这个奇妙的“电脑梦”便应运而生了。 <BR>    可以看到,郭五堂正是通过这个前人未曾写过,更无缘做过的“电脑梦”,将曹雪芹和他的追星族们聚到了一起。他让鼻祖和权威们倾听秦可卿的诉说,共同讨论撰就了“天外来文”。不过在这里,我们依稀能觉得出,作者如此设计,似不无自诩集大成之嫌。 <BR>    再者,从文学角度来看,大家可以领略到,该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已不满足原著中的粗线条刻划,而向更精准细腻的层次迈进了一大步。作者很明白,倘若只囿于曹大师的刀法笔触,便无法获得现代读者群,尤其是青年们的青睐。 <BR>    我们不难体味到,作者不但善于通过对人物肖像的精雕细刻,让读者悉心领略她们的细微差别,更善于通过人物的特定心理和个性化语言,塑造鲜活生动的特定形象。仅以第十一章中秦可卿三逐薛蟠为例: <BR>     <BR>    秦可卿看薛蟠那失态的样子,心下早又明白了许多。她知道,此种人不可让他多待,否则说不准要出不愉快的事哩!于是便动了心计,唤瑞珠道:“准备给薛大爷上茶!” <BR>    没承想,不知是薛蟠天生愚蠢,压根儿就不懂端茶送客的世故;还是虽然懂却在装呆。他不但没有一丝离开的意思,反倒真地等着喝茶了。秦可卿瞧这着没有奏效,便下了第二道逐客令:“薛大爷,你歇着,我唤人给你备中饭吃!” <BR>    “啊……,姐姐,不,俺可不吃饭,俺……俺这就告辞!”薛蟠不得已,才结巴着十分不情愿地提前说了这不情愿的话,但那蹾在椅圈里的硕大屁股却没欠分毫。 <BR>    秦可卿听薛蟠口里说着要走,看那身子却纹丝不动,只得穷撵不舍,又下了第三道逐客令:“薛大爷既然不能久待,俺也就不硬留了!”说着话,她已先离座起了身,做出要送客的样子。这一着不要紧,竟将呆霸王笨重的身子钓老鳖般钓了起来!没等他屁股欠起三寸高,秦氏便又极有礼貌地说“走好,走好!”了…… <BR>     <BR>    在这里,作者以明快简捷的笔触,将既坚守贞节又机智权变的秦可卿,和淫邪有余而智商不足的薛呆子和盘托出,实在令人咂舌,玩味不迭。 <BR>     <BR>     <BR>    
- ISBN:72240689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04-07-01
- 条形码:9787224068931 ; 978-7-224-06893-1
内容简介
楔子
**章甑公子堕志遗情种
第二章俏丫鬟衔冤鬻异乡
第三章慈婆母咬指染白绫
第四章薄命女揪心抛骨肉
第五章高乐公喜聘风流女
第六章藏娇楼夜阑忆知音
第七章蓉姑爷现眼泰山邸
第八章观西厢王妃魂出窍
第九章闻乱仳贾珍纵淫心
第十章赛谜会兼美展文采
第十一章探太君亲姐认干妹
第十二章警幻姑导演云雨情
第十三章乞后嗣请医惑跛道
第十四章遭兽淫遗恨催春丹
第十五章秦可卿梦断天香楼
尾声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面纱
¥17.9¥49.8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她们
¥16.0¥46.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罗生门
¥10.0¥36.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重生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