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0903575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05-01-01
  • 条形码:9787209035750 ; 978-7-209-03575-0

内容简介

《中国诠释学》集刊将主要登载西方诠释学研究、中国诠释学传统研究(经典注疏传统、解经学传统、专题与专书及专科文献学、中国诠释学哲学)、诠释方法和诠释理论等方面的学理性论文,以及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上述学说、传统演进发展所作的回溯省思的文章,同时也旁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集刊主题相关的文章(如法学诠释学与中国律学传统研究、历史诠释学、文学诠释学等),它将以自己古朴厚重的学术追求,促进中国学术界对诠释学问题的关怀与理解。

目录

**章 导论
**节 良性宪法的意义解构
一、作为一个理论回应的命题
二、良性宪法与依法治国
三、良性宪法与法制现代化
四、良性宪法与政治文明
第二节 良性宪法的标准界定
一、良宪标准的界定原则
二、良性宪法的基本标准
第二章 良性宪法的理论回眸
**节 良法问题的提出与争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良法观
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理性之法”论
三、分析法学派的“恶法亦法”论
四、新自然法学派的“恶法非法”论
五、中国学者关于良法问题的争论
六、“良法”与“恶法”之争的实例分析
第二节 良宪问题的理论辨析
一、西方学者的良宪观
二、中国学者的良宪观
第三章 良性宪法的文化型构
**节 西方宪法的文化底蕴
一、基督教的性恶论:西方宪法的文化根基
二、社会契约的政治化:西方宪法的逻辑起点
三、人本主义的崛起:西方宪法的文化内核
四、法治传统的近代转型:西方宪法的实证标志
第二节 中国宪法的文化流变
一、宪法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二、舶来宪法的多质性
三、中国宪法的两难选择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