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60398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05-02-01
- 条形码:9787806039823 ; 978-7-80603-982-3
本书特色
艺术的魅力冲击着每个人,他们要求获得成为艺术家的权利,至少获得过“艺术家生活”的权利。激情和活力,理想与追求,催生出一个属于青春与浪漫的时代。
内容简介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是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浪漫主义运动发展为线索,展现了在1820年至1848年的浪漫主义浪潮席卷下,法国文学、艺术、思想、政治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作者着重对“浪漫主义者”这一群体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不仅向读者展现了雨果、乔治·桑、德拉克洛瓦、柏辽兹等浪漫主义大师的思想历程、事业发展及日常生活,还揭示了浪漫主义者鲜为人知的一面,即大批“小浪漫主义者”的艺术追求和生存状态,从而呈现给读者一幅绚丽多彩的浪漫主义画卷。
目录
**章 引言
第二章 浪漫主义浪潮
1820年:外国影响的风潮
哀歌
复辟时期文化界的生机
浪漫主义浪潮的起源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
歌德和拜伦
浪漫主义英雄拜伦
马捷帕,一个浪漫主义神话
第三章 三条路线:1820年~1830年的柏辽兹、德拉克洛瓦和雨果
1820年~1823年
艺术志向
雨果,“出色的孩子”
在圣弗洛朗坦街德尚家
从《文学保守者》到《法兰西缪斯》
《但丁之舟》(1822年)之前的德拉克洛瓦
《但丁之舟》,“我要碰一次运气……”
柏辽兹:从医学到音乐
1824年
1824年4月14日:诺迪耶在阿尔瑟纳举办的**个“周日聚会”
拜伦于迈索隆吉翁之死:1824年4月19日
1824年的巴黎美展:《希奥岛屠杀》
通向自由主义:《领歌集》出版后诗人的社会使命
柏辽兹:**次的听众
1824年9月15日:**期《环球报》
《环球报》集团
《环球报》与浪漫主义
1825年~1830年66
1827年奥德翁剧院的莎士比亚
1827年~1828年巴黎美展上的《萨达那帕勒斯之死》
1827年12月:《克伦威尔》
1830年:罗马奖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第四章 文社
什么是文社?
沙巴奈街的“顶楼”
在阿尔瑟纳的诺迪耶家里
诺迪耶与雨果
雨果文社:爱戴雨果的一段历史
田园圣母街,德韦里亚家旁
欧仁·德韦里亚
画家与诗人
出行
朗诵
对外省青年的欢迎
浪漫主义戏剧的崛起:法兰西剧院的大仲马
《玛丽翁·德洛姆》和《爱尔那尼》
捧场者
1830年2月25日
《爱尔那尼》之后的雨果文社
丰塔内:七月革命后雨果文社的一名成员
第五章 极端浪漫主义者
1830年~1833年的“小文社”
1832年怪异的“哥特派”
对资产者的仇恨
……
第六章 杜瓦伊纳文社
第七章 艺术家和资产阶级社会
第八章 聚会地点与激动人心的时刻
第九章 艺术家与人民
第十章 19世纪40年代的放纵
第十一章 结论
译后记
第二章 浪漫主义浪潮
1820年:外国影响的风潮
哀歌
复辟时期文化界的生机
浪漫主义浪潮的起源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
歌德和拜伦
浪漫主义英雄拜伦
马捷帕,一个浪漫主义神话
第三章 三条路线:1820年~1830年的柏辽兹、德拉克洛瓦和雨果
1820年~1823年
艺术志向
雨果,“出色的孩子”
在圣弗洛朗坦街德尚家
从《文学保守者》到《法兰西缪斯》
《但丁之舟》(1822年)之前的德拉克洛瓦
《但丁之舟》,“我要碰一次运气……”
柏辽兹:从医学到音乐
1824年
1824年4月14日:诺迪耶在阿尔瑟纳举办的**个“周日聚会”
拜伦于迈索隆吉翁之死:1824年4月19日
1824年的巴黎美展:《希奥岛屠杀》
通向自由主义:《领歌集》出版后诗人的社会使命
柏辽兹:**次的听众
1824年9月15日:**期《环球报》
《环球报》集团
《环球报》与浪漫主义
1825年~1830年66
1827年奥德翁剧院的莎士比亚
1827年~1828年巴黎美展上的《萨达那帕勒斯之死》
1827年12月:《克伦威尔》
1830年:罗马奖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第四章 文社
什么是文社?
沙巴奈街的“顶楼”
在阿尔瑟纳的诺迪耶家里
诺迪耶与雨果
雨果文社:爱戴雨果的一段历史
田园圣母街,德韦里亚家旁
欧仁·德韦里亚
画家与诗人
出行
朗诵
对外省青年的欢迎
浪漫主义戏剧的崛起:法兰西剧院的大仲马
《玛丽翁·德洛姆》和《爱尔那尼》
捧场者
1830年2月25日
《爱尔那尼》之后的雨果文社
丰塔内:七月革命后雨果文社的一名成员
第五章 极端浪漫主义者
1830年~1833年的“小文社”
1832年怪异的“哥特派”
对资产者的仇恨
……
第六章 杜瓦伊纳文社
第七章 艺术家和资产阶级社会
第八章 聚会地点与激动人心的时刻
第九章 艺术家与人民
第十章 19世纪40年代的放纵
第十一章 结论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安娜·马丁-菲吉耶,法国女历史学家,专攻19世纪法国史,著作有《保姆的地位》(1979),《资产阶级》(1983),《1815~1848年的优雅生活》(1990),《1838年~1848年路易·菲利普及其家族的日常生活》(1992)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她们
¥17.3¥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6.7¥45.0 -
一个人生活
¥16.7¥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1¥26.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5.6¥39.0 -
门
¥15.5¥4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5.0¥28.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10.5¥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2.2¥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