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
红烛学术丛书
1星价
¥7.7
(4.3折)
2星价¥7.6
定价¥18.0
所属丛书:
红烛学术丛书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70448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05-04-01
- 条形码:9787307044845 ; 978-7-307-04484-5
本书特色
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束——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引自闻一多的《红烛·序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红烛”学术丛书之一。全书以整体的世界观的视野探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诸问题,论域包涵了中西文化及中西文化的关系,文学的民族化与社会转型等。同时重新对一些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全书显示出作者广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扎实的理论素养。全书学理深邃,文采斐然。
目录
**章民族传统与外来影响
**节整体世界史观和文学的民族化
第二节民族传统与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第三节五四文学的“自我表现”特征
第四节接受西方影响:创造社模式
第五节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第六节“拉普”和中国左翼文学批评
第二章社会转型与新文学发展
**节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及其转向
第三节《故事新编》的“油滑”与文体自觉
第四节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巴人乡土小说的创作历程
第五节诗与剧的统一: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
第六节《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
第七节知青小说:世纪末浪漫主义思潮的绝唱
第三章新诗风格与诗学建构
**节新诗源头的丰碑:《女神》
第二节应修人诗的牧歌风格
第三节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意识
第四节“湖畔”与“新月”的情诗
第五节林徽因: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间
第六节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
第七节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
第四章学术争鸣与理性批判
**节中国的“自由”派文学
第二节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回顾与批判
第三节周作人思想蜕变问题再检讨
第四节舒芜和七月派关系的历史还原
第五节“历史反思”应该具有历史感
第六节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后记
**节整体世界史观和文学的民族化
第二节民族传统与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第三节五四文学的“自我表现”特征
第四节接受西方影响:创造社模式
第五节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第六节“拉普”和中国左翼文学批评
第二章社会转型与新文学发展
**节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及其转向
第三节《故事新编》的“油滑”与文体自觉
第四节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巴人乡土小说的创作历程
第五节诗与剧的统一: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
第六节《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
第七节知青小说:世纪末浪漫主义思潮的绝唱
第三章新诗风格与诗学建构
**节新诗源头的丰碑:《女神》
第二节应修人诗的牧歌风格
第三节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意识
第四节“湖畔”与“新月”的情诗
第五节林徽因: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间
第六节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
第七节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
第四章学术争鸣与理性批判
**节中国的“自由”派文学
第二节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回顾与批判
第三节周作人思想蜕变问题再检讨
第四节舒芜和七月派关系的历史还原
第五节“历史反思”应该具有历史感
第六节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悉达多
¥13.0¥2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偏见
¥17.8¥56.0 -
罗生门
¥15.9¥36.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4.9¥31.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7.7¥39.8 -
面纱
¥16.9¥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