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
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

- ISBN:721104992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85
- 出版时间:2005-06-01
- 条形码:9787211049929 ; 978-7-211-04992-9
本书特色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到20世纪开始加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学术研究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名家和大批的学术经典,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在这一世纪从学术观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思想研究的体系。研究、总结20世纪人文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对各个学科学术研究百年成就的审视,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回顾,意义深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20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近百年的重要发掘与研究的回顾与综论,旨在粗线条地勾勒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简要的学术发展历程。
本书重点介绍了从远古时代直到明代,中国历代陵墓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综合研究的概况。以时代为纲,大体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辽金元时期和明代等部分,以重要的考古发现和主要的研究论著为基础,着重从帝王陵和贵族平民墓葬两个方面,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进行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述评,力求描绘出20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体现出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50年以来半个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工作的辉煌成就。
目录
**章 史前时期的墓葬
**节中国古代墓葬的起源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墓葬研究
第二节仰韶时代的墓葬研究
第三节龙山时代的墓葬研究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墓葬
**节夏商时期的王陵和墓陵
第二节西周时期的王陵和墓陵
第三节东周时期的王陵和墓陵
第四节周边地区夏商周时期的墓陵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墓葬
**节秦始皇陵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汉代帝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汉代诸侯王陵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四节汉代一般中小型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
**节帝王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中小型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五章 隋唐和五代时期的墓葬
**节帝王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隋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唐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六章 两宋时期的墓葬
**节两宋帝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宋代一般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七章 辽金元时期的墓葬
**节辽金元时期帝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辽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金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四节元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第八章 明代的墓葬
**节明代帝陵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明代诸王陵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一般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结语
节选
《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通过对20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近百年的重要发掘与研究的回顾与综论,旨在粗线条地勾勒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简要的学术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重点介绍了从远古时代直到明代,中国历代陵墓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综合研究的概况。以时代为纲,大体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辽金元时期和明代等部分,以重要的考古发现和主要的研究论著为基础,着重从帝王陵和贵族平民墓葬两个方面,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进行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述评,力求描绘出20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体现出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50年以来半个世纪中国古代陵墓考古工作的辉煌成就。
相关资料
四、北方地区 这里的北方地区主要是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地区。红山文化是这一阶段*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早于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这种包含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现在长城以北,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1954年尹达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②为学术界所接受。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山文化的遗址和墓地陆续有所发现。*为重要的是,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宗教性建筑遗迹和大规模的积石墓群,这些积石墓出土了礼器和玉器,连同建筑遗址中与真人相仿的女性塑像,成为学术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新的热点。③在大型女神庙址的周围,分布多处积石冢,冢内砌筑大小型石棺墓,有些墓葬随葬玉器,葬制特殊。综合考察女神庙址和积石冢群的性质,推测这是当时安葬死者、祭祖拜神的中心场所。④根据东山嘴和牛河梁遗址等重要发现,苏秉琦提出了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重要论述,认为“古文化主要指原始文化;古城主要指城乡*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并非指通常所理解的城市或都市;古国指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⑤辽西地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可概括为三种文化,属于三个时期,三个时期之间有两个中间期。其中**个时期,即是以“红山诸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这些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中心大墓(M1)的墓主人为一成年男子,属于一座红山文化高等级的墓葬。墓长3.8米、宽3.1米,石棺讲究且用大石板封盖。随葬玉器璧、勾云形佩、镯、龟、箍形饰等7件,器形较大,制作精美。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主人也是一成年男性,随葬都是玉器,置于死者周围,有双连璧、勾云形佩、璧、龟、兽面牌饰、镯、箍形饰等20余件。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墓葬周围摆放密集的筒形器,墓内外以随葬陶器为主,主要是筒形器和盖罐,少见玉器和其他随葬品。每墓各随葬一件双耳彩陶罐,体积较大且规整,纹饰色彩艳丽,为红山文化彩陶所罕见,应是一种专用祭祀器皿。①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现的13座红山文化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还有积石墓。除M13外,均为单人葬。有仰身直肢,也见侧身屈肢。M7所在位置较高,为长方形积石石板墓,随葬有玉块、石凿,墓主人右手还握有贝壳,可见其地位较为特殊。M13为四人合葬墓,出土的石斧、石锛制法与形制均与已发表的富河文化同类器相似,表明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在一定时段内年代曾相互平行,文化有所交流
作者简介
董新林,1966年生于辽宁。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内蒙古第二工作队队长。 曾参加过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遗址、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等考古发掘工作,具体主持发掘或调查过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等辽代墓地、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址和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等。本人曾到日本和韩国进行过学术访问和研究。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资治通鉴
¥12.2¥3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6.7¥49.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