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香港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老香港

1星价 ¥13.7 (4.9折)
2星价¥13.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me***(二星用户)

香港老照片

程乃珊的文笔很好,书里面很多插图,内容多与民生有关,读起来亲切有趣。刚好这阵子在找资料做毕业论文,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灵感。

2013-04-15 15:29:47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3441142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05-06-01
  • 条形码:9787534411427 ; 978-7-5344-1142-7

本书特色

一部“老香港”的历史是永远也写不完的,往昔的岁月,部是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关于“老香港”日常世俗生活的读本,是现代人对逝去时光的凝望、对记忆失落的打捞,重温人间日常生活的言哭歌笑也许更能贴近历史。

内容简介

接写《老香港》,很自然地,首先想起香港女人:从香港早年的“茶花”红牌阿姑(茶楼女招待),到20世纪50年代的红星夏梦;顺德自梳女的姑婆屋,到今日纵横商界的女强人……还是这句话,“都是风景”。 都说上海女人,可用一个“嗲”字来形容。那么香港女人,则可用一个“姣”字来形容。
还是这句话:什么样的城市,出什么样的女人。
“老香港”女人的“姣”,造就了香港的灯红酒绿与富有特色的娱乐业。
因为香港城市的发展史,70年代是一道分水岭;正如内地城市的发展史,1949年是一道分界线一样。因此,笔者在划定“老香港”的界限,觉得划到70年代,城市的沧桑感反而会有更强烈的对比回顾。
一部“老香港”的历史是永远也写不完的,往昔的岁月,部是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关于“老香港”日常世俗生活的读本,是现代人对逝去时光的凝望、对记忆失落的打捞,重温人间日常生活的言哭歌笑也许更能贴近历史。

目录

序 沪港姐妹花
**章
“七姊妹”的故事
粤语流行曲春秋事
歌迷追星族——舅少团
用唱片推广而真正达到流行
红歌伶“小明星”的殒落
“前情如梦”王心帆
第二章
“香港小姐”年过半百依然年轻
首位“香港小姐”——1946年问世
首位参加国际选美的香港小姐但茱迪
选美与民生
选美与香港电影
第三章
海鲜舫
酒家和花舫
女子茶室与“茶花”
海盗皇后月影
舞女与“妈妈生”
50年不变马照跑
第四章
百年沧桑话“天星”
“天星”小轮
黄包车和电车
第五章
华人经济和香港
首次移民潮与南北行兴起
香港第二次移民高潮带来海派文化
中国百货公司的先驱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