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53542268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05-07-01
- 条形码:9787535422682 ; 978-7-5354-2268-2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为清朝高级官吏裕庚的女儿德龄公主,她写作本书是有着特殊的资历的。在这部回忆录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著名的女人——慈禧太后的所有规矩、习俗以及她宫廷中所特有的气氛,都以一位满族妇女亲聆目见的亲切性,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前言
前言——德龄公主简介 本书的作者为清朝高级官吏裕庚的女儿德龄公主(1904年她被慈禧太后晋封为郡主),她写作本书是有着特殊的资历的。裕庚,满族正白旗人,在当时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进步的政府官员之一。裕庚很小就进了军队,曾参加过清朝政府镇压大平天国和中法战争:1895年,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担任一个副职,战后又以公使身份出使日本,1898年回国,任总理衙门(全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总理一职。1899年,他被任命为驻法公使前往法国,在这一职位上呆了四年。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趋于极端保守和反动,裕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中国的改革事业。他帮助确立了邮政服务在中国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却在对税制进行改革、对军队和海军进行现代化改造时遭遇了失败,这些活动都太超前于他的时代了。他于1905年去世。 裕庚的进步思想还表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中。众所周知,他让自己的女儿们接受了外国教育,这在当时的满族官员中几乎是前所未闻的,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弹劾,说他倾向外国、拥护革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却步,他让自己的孩子在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接受早期教育,后来又让女儿们前往法国,进修女学院学习。本书的作者德龄女士就是在那里完成学业并从那儿进入社会的。回到中国后,德龄成了慈禧太后的**宫廷命妇,这本书就是以她此一期间的经历写成的。她的这一身份使她获得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能够对这位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举世皆知的女人做出独特的观察与评价,因而使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这位近代中国*不平凡的女性。 后来,她因父亲病重而离开皇宫,到上海服侍生命垂危的父亲,期间,与一位美国人塔多斯·C·怀特订婚,从而结束了她与清官的所有职责和关系。她于1907年5月21日与怀特结婚。由于与宫中的朋友们骤然之间失掉了联系,她只好满足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这部回忆录,就是这一情形的产物。在这部书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著名的女人——慈禧太后的所有规矩、习俗以及她宫廷中所特有的气氛,都以一位满族妇女亲聆目见的亲切性,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托马斯·F·米拉德 1911年7月24日于上海
目录
前言——德龄公主简介
**章 引子
第二章 初入颐和园
第三章 在颐和园里观戏
第四章 与太后一起吃午饭
第五章 与太后一起接见外宾
第六章 做**宫廷命妇
第七章 宫中乐事
第八章 宫廷命妇
第九章 光绪皇帝
第十章 皇后
第十一章 满族新衣
第十二章 太后与美国公使夫人
第十三章 太后的画像
第十四章 皇帝的生日
第十五章 中秋节
作者简介
德龄(1886~1944)旅美作家,女,满族,荆州人。德龄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当时,她的父亲裕庚正主持沙市的厘税榷关,兼办洋务、教案。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权大臣,德龄全家人随父亲到日本东京赴任,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裕庚在日任满返国后,又前往巴黎出任驻法使臣。这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具有开阔的视野。 1903年春,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北京,因为活泼天真的性格、老练的社交能力,她和妹妹容龄一道赢得了慈禧的青睐,慈禧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同时也便于与西方国家驻华使节的夫人们接触交往,将姐妹俩一并留在身边,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医,电召德龄姐妹赴沪。两年的宫廷生活,也使德龄看清了宫廷冷漠、阴森、险恶的一面,德龄向慈禧请求去上海,获准后当即脱离宫廷。 裕庚去世后,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撤迪厄斯·怀特,两人于1907年5月21日在上海结婚。1915年,德龄随怀特赴美,开始用英文创作,撰写多部作品,署名“德龄公主”,成为当时美国的著名作家之一。 德龄用英文写作的**部回忆录《清宫二年记》就引起了西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本书以**人称的叙述方式,详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中国的*高女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品格,书中披露的许多资料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之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了回忆录体作品《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以及纪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总字数达七八十万字。德龄的这些作品,首先在海外拥有众多的读者,随后又被顾秋心、秦瘦鸥等翻译成中文,流传到国内来,有的曾在《申报》等国内一流大报上连载,影响很大。 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发动海外华人、华侨一同抗日,在保卫中国同盟举办的“中国之夜”和“一碗饭”运动中,德龄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死于车祸,当时还不到60岁。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5¥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6¥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明朝的皇帝(八品-九品)
¥10.7¥36.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0¥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1.6¥45.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李鸿章传
¥9.0¥26.8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曹操传
¥19.9¥59.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林肯传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