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

1星价 ¥9.0 (3.2折)
2星价¥8.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装帧不错,书也很厚,读完应该能够了解基督教不少知识

2021-08-23 10:44:53
0 0
muu***(三星用户)

基督教的基础读本,里面的各类知识有助于全面了解基督教

2019-09-14 20:25:58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12317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373页
  • 出版时间:2005-07-01
  • 条形码:9787801231789 ; 978-7-80123-178-9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基督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让你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即知道了基督教教徒信什么和怎样信。

内容简介

基督教作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之一和中国现存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在中西思想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但它作为基督宗教的重要一支而一方面上承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继承了基督宗教一千五百多年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又下导西方近现代发展,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兴起和现代思潮的涌现有着巨大影响,并在基督宗教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督教于19 世纪初真正传入中国各地,在华历史不足二百年,但其传播迅速,影响广远,在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而且其“本色化”、“中国化”运动使中国基督教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并在全球化的现代形势下正成为中外思想文化对话交流与会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宗教界和学术界虽早已起步,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留有许多空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弄清并了解其与中西思想文化的关联及关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极为艰巨、很有必要的任务。为了回顾历史进程、洞观世界变化、理解中国国情、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当代社会相适应,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书,尝试对中国基督教加以客观介绍和研究。希望读者能通过这部著作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更希望我们的这一初探能作为引玉之砖而带来这一领域更多、更完美的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 ”、“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的王美秀、周伟驰、卓新平、段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庸先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由段琦负责撰写本书**部分“历史、教义”中第1章“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卓新平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2章“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和第四部分“文化、艺术 ”,周伟驰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3章“基督教基本教义”,文庸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经典、人物”中第1章“基督教经典的产生与影响”和第三部分“圣礼、教制”,王美秀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中第2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和第3章“中国基督教人物”,由卓新平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框架设计和统理全稿。

目录

总序
前言
历史、教义
 一、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与“基督宗教”的界说
  基督宗教的历史发展
  “耶稣基督”与基督宗教
  宗教改革运动与基督教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清教运动与基督教在北美的传播
  基督教教派发展
 二、中国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
  基督教在台湾的早期传播
  马礼逊在华传教活动
  其他欧美传教士在华传教活动
  早期华人基督教教会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基督教差会及教派在华传教活动
  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
  “教案”与反洋教运动
  基督教在华教育、医疗及出版事业
  中国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发展
  “非基督教运动”与教会回应
  中国基督教自立和“本色化”运动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三、基督教基本教义
  上帝论
  “三位一体”论
  基督论
  创世论
  救赎论
  原罪论
  末世论
  教会论
  圣事论
  恩宠论
  “摩西十诫”
  “信、望、爱”
  路德“因信称义”说
  加尔文的“预定论”
  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经典、人物
 一、基督教经典的产生与影响
  《圣经》的产生与价值
  《旧约圣经》的内容
  《新约圣经》的内容
  《次经》
  《伪经》
  《死海古卷》
  《圣经》的主要版本
  《圣经》的中文译本
 二、来华基督教传教士
  马礼逊
  麦都思
  裨治文
  郭士立
  伯驾
  文惠廉
  理雅各
  罗孝全
  戴德生
  倪维思
  杨格非
  嘉约翰
  林乐知
  狄考文
  丁韪良
  李提摩太
  古约翰
  穆德
 三、中国基督教人物
  梁发
  王元深
  何进善
  席胜魔
  谢洪赉
  诚静怡
  余日章
  吴雷川
  赵紫宸
  陈崇桂
  贾玉铭
  吴耀宗
圣礼、教制
 一、基督教的圣礼
  洗礼
  圣餐
  礼拜
  祈祷
  《主祷文》
  讲道
  唱诗
  祝福
 二、基督教的教制与教职
  主教制
  长老制
  公理制
  牧师
  执事
 三、基督教的节日
  基督纪元
  圣诞节
  复活节
  主目
文化、艺术
 一、基督教文学与圣经文学
  基督教文学
  圣经文学
  耶稣传记
  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
 二、基督教音乐
  基督教音乐的发展
  基督教的圣乐体裁
  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
 三、教堂建筑艺术
  教堂建筑风格
  基督教教堂特色
  中国基督教著名教堂和会所
展开全部

节选

基督教作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之一和中国现存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在中西思想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但它作为基督宗教的重要一支而一方面上承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继承了基督宗教一千五百多年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又下导西方近现代发展,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兴起和现代思潮的涌现有着巨大影响,并在基督宗教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督教于19 世纪初真正传入中国各地,在华历史不足二百年,但其传播迅速,影响广远,在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而且其“本色化”、“中国化”运动使中国基督教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并在全球化的现代形势下正成为中外思想文化对话交流与会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宗教界和学术界虽早已起步,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留有许多空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弄清并了解其与中西思想文化的关联及关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极为艰巨、很有必要的任务。为了回顾历史进程、洞观世界变化、理解中国国情、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当代社会相适应,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书,尝试对中国基督教加以客观介绍和研究。希望读者能通过这部著作对中国基督教各个方面有一粗略认识和宏观了解,更希望我们的这一初探能作为引玉之砖而带来这一领域更多、更完美的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 ”、“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的王美秀、周伟驰、卓新平、段琦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庸先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由段琦负责撰写本书**部分“历史、教义”中第1章“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卓新平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2章“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和第四部分“文化、艺术 ”,周伟驰负责撰写本书**部分中第3章“基督教基本教义”,文庸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经典、人物”中第1章“基督教经典的产生与影响”和第三部分“圣礼、教制”,王美秀负责撰写本书第二部分中第2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和第3章“中国基督教人物”,由卓新平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框架设计和统理全稿。

相关资料

书摘末世论 又称终极论,是关于人类与世界的*终命运的教义。包括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末日审判、千禧年及天堂、地狱等内容。一般认为末日审判时,信爱上帝者将在天堂与神相伴,魔鬼、不信者、恶人则将被打人地狱,接受永罚。审判前死人将复活,好承担赏或罚。但是对于死人复活、末日审判与千禧年、基督再临在时间先后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派别。 早期教会具有强烈的末世论期待,时刻准备着基督再临,接信徒上天堂。那时的圣餐与洗礼等仪式都体现了末世盼望,这也是当时严酷的政治与宗教迫害的一种心理折射。人们相信,世界末日快到了,在基督再临之前,灾难频出,自然变异,天使和魔鬼将激战,然后在地上建立起以基督为首的义人统治的新秩序,恶人则受到永刑,*后出现了新天新地。但这一盼望迟迟未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代的改变,以及教会外部环境的改善(如成为国教),弥赛亚盼望不如初期教会强烈。对于福音书和《启示录》等经文中的末世论思想,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还用各种算法推测基督再临的日期,围绕着《启示录》20:4所说的“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作王一千年”等句子中“天国”的含意问题,出现了“无千禧年论”(Amillennialism)、“千禧年后论”(Postmillennialism)和“千禧年前论”(Premillennialism),其中后者又可分为“时代论千禧年前论”(DispensationalPremillennialism)和“历史性千禧年前论”(HIistorical Premillennialism)。 无干禧年论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字面意义的、未来的千禧年,即基督会在地上与信徒统治一千年。无干禧年派认为,天国就是现今教会的时代,世代结束后,永世就开始,中间并无一个“千禧年”。该派认为《启示录》20:4~6是指“与基督同在天上的已死信徒之灵魂现在的统治”。上帝国(天国)就是“得胜的基督,正在用他的话语及灵统治人类,而人类都正在期待着来世一个新世界里的未来、荣耀及完美的天国。”该论主要是改革宗的。英国圣经学者杜德提出“实现的终极论”,认为耶稣的生平、教训和行为,即意味着天国的实现。该论的神学渊源,可以追溯至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寓意解经派,如克莱芒、奥利金和狄奥尼修斯。奥古斯丁也持该论,他说,现今这个世代,乃是教会与世界争斗的世代。还认为持千禧年论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