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

包邮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

哲学理论创新丛书

1星价 ¥11.3 (3.9折)
2星价¥11.3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2203115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425
  • 出版时间:2002-01-01
  • 条形码:9787222031159 ; 978-7-222-03115-9

内容简介

该书立足当代社会实践,探索社会自我认识之谜,是作者多年来社会认识论研究成果的融会和进一步提升。
全书分为“导言”、8章和“结束语”。
“导言”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和哲学的发展状况,指出加强社会认识论研究对于哲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1-4章分别从研究了社会认识论的“理论基点”、“学科性质”、“研究构架”、“方法论原则”,第5章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和基本框架。第6章则以专题的形式梳理了社会认识论的分支研究成果。第7章则提示出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一些理论难题以便于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结束语”中,作者则简要地勾画了社会未来发展为社会认识论研究所提出的挑战。
社会认识论是随着社会历史的急速发展及与此相伴而生的问题的激化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是认识论研究的一种思路转换和层次深化。同时,它又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认识论在当代的拓展。社会认识论实乃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哲学回应时代、提升和解答时代性的问题、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

目录

导言 当代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认识论
**章 问题的提出: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
一 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二 当代人类实践的制高点
三 哲学理论与当人实践的契合点
第二章 学科的界说: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
一 概念辨析:“社会认识”的多种含义
二 研究对象:个体对社会的对象性认识与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
三 学科性质:反思性、理解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 学术定位:在多维的理论视野中
五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 思路的开启: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构架
一 国外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我们的研究思路与理论构架
三 社会认识活动特点的妆步揭示
第四章 科学化的探索:社会认识方法论
一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透视
二 社会认识科深化的必要性
三 社会认识科学化的可能性
四 社会认识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五 科学地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第五章 元哲学的追问:人文社会科学哲学
一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定位
二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异同及其统一性
三 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概观
四 马克思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思想
五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对象性和前提性问题
六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七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
第六章 专题的探讨:社会认识论的分支研究成果
一 社会本体论
二 社会理解论
三 社会理想论
四 社会评价论
五 社会决生论
六 社会认识进化论
七 实践合理性
八 实践意志论
九 实践批判论
第七章 社会认识论研究的理论难题及其初步解答
一 社会认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自我涉及,自我相关
二 社会历史的可知性与社会认识的真理性
三 社会价值的多元性与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四 社会活动的自觉性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五 社会空间的隔离性与社会认识的全域性
六 社会时间的流变性与社会认识的历史性
七 文化体系的中介功能与屏障作用
八 社会规范的通约与转换问题
九 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交织
十 认知、评价、审美与功利追求的交错与冲突
结束语 面向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