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

包邮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

1星价 ¥15.8 (7.9折)
2星价¥15.8 定价¥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131626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3
  • 出版时间:1999-06-01
  • 条形码:9787501316267 ; 978-7-5013-1626-7

内容简介

本书除导言、附录外,通过时代与生命、本体宇宙论的创立、衡论中西文化、玄解六经、分歧中的学术路向、仁心善性的现代扩充等六个章节的撰写,展示了熊十力的学术交往、思想渊源及其著作在哲学史中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前言

导言 熊十力一生的学术活动,可以“造道与立言”来概括。“造道”源于程颐的“有德之言”与“造道之言”;“立言”则源于叔孙豹的“三不朽”说。在这里,无论是“造道”还是“立言”,实际上都是就“言”而言的,且都含有不朽的指谓,但是,在“道”与“言”之间,其质的落差又是不容忽视的。笔者正想借用这一有落差的嫁接,以对熊十力一生的精神担当与理论创造作一种尝试性的定位与把握。 让我们先从叔孙豹的“三不朽”说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与范宣子就“死而不朽”的问题展开讨论,范宣子以代有传人而世世享禄为不朽,遭到了叔孙豹的反对。叔孙豹说;“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豹闻之,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山对于叔孙豹所说的这三种不朽,孔颖达疏为:“大(太)上谓人之*上者,上圣之人也;其次次圣者,谓大贤之人也;其次又次,大贤者也。”具体说来,“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或“勤民定国,御灾捍患,皆是立功者也”。至于立言,则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如“老、庄、苟、孟、管、晏、杨,墨、孙、吴之徒制作子书,屈原、宋玉、贾逵、杨雄、马迁、班固以后撰集史传及制作文章,使后世学习,皆是立言者也”。显然,从“立德”、“立功”到“立言”,是古人论人之不朽的三个基本层次,而“立言”则属于*低且*为宽泛的一种不朽。 但是,从孔子创立儒家始,作为“创制垂法”、“勤民定国”之前提条件的“位”便几乎与儒家绝缘了,孔子一生周游七十余国,便始终没有得到过真正的重用。这样,古人所希慕的“三不朽”,对儒家来说,实际上就只有“立言”一路了。不过,由于其时文化的—F移,个体的觉醒,故不仅从外延上拓展了“立言”的领域,而且同时也深化了其内涵,——使个体的人生实践活动尽可通过“立言”的形式全面表现出来。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故孔子对“言”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敏了事而慎于言”;而对于当时各种各样的“言说”,孔子又以德为依据,作了一个基本的划分:“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这样,虽然儒家可追求的不朽只有“立言”一路,但其通过“立言”,却仍可含摄、表现其人生的*高追求——立德;而各种无德之言,或不涉及道德的中性之言,则始终是儒家所卑视或不屑的。就是说,虽然儒家只能以“立言”的方式实现其不朽的追求,但其言却始终是基于德之言。 正由于儒家不断地以“立言”来表现其对德的追求,所以,随着儒学的发展,不仅无德之言遭到唾弃,而且即使是“立德”之言,也不断地为后世儒学家进行更精确的划分。到了宋代,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职志的张载,其一生的强探力索与理论建树,便被程颐界定为有决于“有德”的“造道之言”。程颐是这样表述其划分理由的: 问:“《西铭》如何?”伊川先生曰:“此横渠文之粹者也。”曰:“充得尽时如何?”曰:“圣人也。”“横渠能充尽否?”曰:“言有多端,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有德之言说自己事,如圣人言圣人事也,造道之言则智足以知此,如贤人说圣人事也。” ……

目录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
导言
**章 时代与生平
一、时代难题
二、童蒙熏养
三、从革命志士到问佛学入
四、十年面“体”
五、传统与现实的互校互诠
六、“漆园”的再定位
七、大用发皇与晚年孤心
第二章 本体宇宙论的创立
一、“见体”之路
二、体用不二
三、宇宙论的展开
四、人生的挺立
五、认识的指向
第三章 衡论中西文化
一、对西学的摄取
二、对西方文化的衡定
三、中西文化比勘
四、中西文化融合的方向
第四章 出入汉宋 玄解六经
一、现实学风的关注——对清代考据学的批判
二、为学方向的确立——对晚明诸子的认同
三、体用架构的撑开——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批评
四、微言大义的分判——经学抉择
五、横摄诸子与纵贯六经——诸子与儒家关系的勘定
六、六经注我的悲剧——大公之儒的构造
第五章 分歧中的学术路向
一、与冯友兰的分歧
二、与吕徽的争论
三、与梁漱溟的区别
第六章 仁心善性的现代扩充
一、建本立极——重塑民族精神
二、本体即实体——为科学发展确立形上地基
三、思修交尽——传统思维领域的拓展
四、体用哲学昭示的方向与遗留的问题
附录
熊十力学行年表
研究熊十力的重要著作与论文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