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5434462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500
- 出版时间:2002-08-01
- 条形码:9787543446298 ; 978-7-5434-4629-8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纪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本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旨在系统地展示这个世纪的史学成果。把*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
内容简介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是傅斯年先生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讲中国古代史的专著。据他自己说,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写成的将三分之二矣”。他在《夷夏东西说》的前言里说:“这一篇文是我在‘九·一八’以前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中的三章。这一书已成之稿,大致写在‘九·一八’前两年至半年间。这三章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春天写的,因时局影响,研究所迁徙两次,我的工作全不能照预定呈规,所以这一书始终不曾整理完。”
在《周东封与殷遗民》的“前言”里,他又称此书的书名为《古代中国与民族》。他说:“此我所著《古代中国与民族》一书中之一章也。是书经始于五年以前,写成者将三分之二矣。日本寇辽东,心乱如焚,中辍者数月。以后公私事纷至,继以大病,未能杀青,渐何如之!此章大约写于(民国)十九年冬,或二十年春,与其他数章于二十年十二月持以求正于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谬为称许。”
看来《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和《古代中国与民族》是一书的异名,绝不会是两部书。书在未杀青定稿之前,对书名作些考虑是正常的。《周东封与殷遗民》的“前言”写于“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夷夏东西说》的“前言”写于“二十三年十月”。就是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使用在后。傅斯年可能认为用《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作为书名好些。尤足以证《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为他的中国古代史的书名的是《东北史纲》一书中的一段话:“商之起源当在今河北东北,暨于济水入海处,此说见吾所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二月后出版。”因此,我就用它作了本书的书名(注:本文系笔者为河北教育出版社拟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中傅斯年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写的前言。)。
1931年至 1932年,我在北大史学系读书时,听傅先生的课,课堂上他常说要写一本“From Tribe to Empire”(从部落到帝国)的书。《夷夏东西说》开头一段就已提到:“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在《夷夏东西说》的“总结上文”部分中他又说:“我们可以综合前几章中所论的结果,去讨论古代中国由部落进为王国(后来又进为帝国)的过程中,东西对峙的总结局。”我倒觉得“从部落到帝国”更能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因此,我就在书名《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之下,加了一个副题“从部落到帝国”作为书的全名。
《夷夏东西说》和《周东封与殷遗民》都是《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从部落到帝国》一书的一部分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傅斯年自己已说《夷夏东西说》是他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中的三章”,《周东封与殷遗民》是他“所著《中国古代与民族》一书中之一章”。
另外,《姜原》、《大东小东说》、《论所谓五等爵》,无论从内容上看或从写作时间上看,大约都是《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从部落到帝国》的一部分。三篇所谈,都是中国古代史的问题,都发表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经济研究所集刊第二本**分。《论所谓五等爵》,傅斯年说明“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写于北平”,其他两篇没有注明写于何时,但肯定都写于1930年5月之前,正符合傅斯年所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已成之稿,大致写在‘九·一八’前两年至半年间。”傅斯年所说“与其他数章于(民国)二十年十二月持以求正于胡适之先生”的“其他数章”,极可能包含《姜原》、《大东小东说》和《论所谓五等爵》。
傅斯年在文章中还常常说见某某篇。如他在《夷夏东西说》中说:“又有所谓伯夷者,为姜姓所宗,当与叔齐同为部族之号,别见《姜姓篇》。又祝融八姓之分配在东海者,亦号曰夷,别有《祝融八姓篇》,今具不入此文。”大约此所谓某某篇者,或属尚未完稿,但看来肯定都属于《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书中的一部分。
《性命古训辨证》(注:本文所引傅斯年著作,均收入《傅斯年全集》,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1980年。)是他的专著,但不是史学著作。《东北史纲》是傅斯年和别人合著的,虽然他亲手写了**卷,书的主要论点也是傅斯年的观点,但究竟是和别人合著的书,不能作为傅斯年的史学代表著作。能作为他的史学代表作的,就是这部未完成的《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但就这五篇已发表的篇章来看,篇篇都有精意,篇篇都有创见,篇篇都是有突破性、创始性的**流的好文章。这一本未完成的书之已完成的几篇文章,已足以使傅斯年坐上20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享有大师的荣誉。
前言
出版说明
20世纪是中国史学发展*显著、变革*深刻的时期。新时代、新史观、新史料、新方法、新的学术文化氛围等等,造就了20世纪的中国史学。
20世纪中国史学,大家辈出,学派林立,名著累累,异彩纷呈,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中国史学和未来的中国史学都得力于并将继续得力于先贤的这些努力;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代表了中国史学发展的前进方向。
20世纪中国史学,是中国历史学家研究成果在学术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的反映,成为时代的宏伟纪录;同时,它又反作用于前者,在促进社会变革与革命、增强爱国主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增益人们智慧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世纪中国史学,是20世纪世界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说20世纪的外国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话,那么,近几十年来尤其是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史学也在逐步扩大它对外国史学发展的影响。这种双向的交流和影响,必将有利于推动世界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新世纪之始,编辑、出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是对百年史学名著的整理和总结,是尊重它们在史学上的成就和史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为后人学习、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优秀遗产提供方便。
目录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一、夷夏东西说
1 毫-商-殷
2 夏迹
3 夏夷交胜
4 诸夷姓
5 总结上文
二、 姜原
1 姜之世系
2 姜之地望
3 姜姓地西周的事迹
4 姜羌为一字
三、周东封与殷遗民
四、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1 [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2 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3 周公之事功
五、论所谓五等爵
1 [五等称谓的淆乱]
2 [公侯伯子男释字]
3 [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附录一
一、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二、《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附录二
一、战国子家叙论
二、性命古训辨证
附录三
一、史学方法导论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附录四
一、《傅孟真先生集》序
二、忆孟真
后记
傅斯年著述要目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山东省聊城县人。三十三岁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所所长,擘画安阳殷墟考古等田野调查工作,为中国信史建立珍贵的史迹史料。五十岁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五十四岁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广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实图书、奖励研究,奠定台大的学术根基与自由传统。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面纱
¥17.9¥49.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9¥3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罗生门
¥10.0¥36.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1984-插图珍藏版
¥10.1¥29.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鼠疫
¥12.6¥38.8 -
她们
¥16.0¥46.8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重生
¥1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