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6.2 (6.0折) ?
1星价 ¥16.2
2星价¥16.2 定价¥27.0
商品评论(1条)
201***(三星用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科书一本。

2016-02-05 09:17:18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06004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03-08-01
  • 条形码:9787800600432 ; 978-7-80060-043-2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包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科技等。

跟世界上有的民族自称是“优等民族”或“上帝的选民”相似,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上*优质的文化。他们视野所及,除华夏文明区之外,其余就是夷狄之类,夷狄便意味着野蛮与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夷狄”的范围逐渐扩大,由自己境内的苗蛮、东夷以至后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夷”,包括了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的欧洲人亦未能免。我们不能把这种观念简单地归结为夜郎自大,中国人的骄傲自有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引起的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文化能够绵延不断持久发展的心理基础。我们为祖先的发明创造以及中国文化的辉煌历史而深感荣耀,但我们也认识到,领先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当我们返观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不仅看到它的绵远壮阔,感受到它的强大生命力,甚至预见其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也看到它的曲折回环,它的浩瀚汪洋中的浊流,它的暗礁和危机。在那处于领先水平的文化中已经暗藏了或已经孕育着后来落伍的种子。一位伟人曾告诫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就是因为他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态度是非常理性而可取的。那种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观念,贬低了成就和贡献,只能造成民族心理的自卑,*终连自己珍贵的家当也弃如敝屣;那种认为我中华千百年之伦理纲常万不可破,甚至连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也堪称“国粹”不忍心放弃的心态,只能加重我们因袭的负担,迟滞我们前进的步伐。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文化”概念
二 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三 中国文化的特点
四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滋生衍化的条件和背景
五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章 中国古代哲学
**节 中国古代哲学着重探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宗教
**节 道教
第二节 佛教
第三节 伊斯兰教
第四节 基督教

第三章 中国古代史学
**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史书体裁和重要的史学著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
**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词
第三节 中国古代散文、辞赋
第四节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

第五章 中国古代艺术
**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内蕴
第四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六章 中国古代科技
**节 悠久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史
第二节 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古代教育
**节 中国古代的教育政策
第二节 古代的学校教育体制
第三节 古代的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第四节 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

第八章 中国传统建筑
**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第九章 中国民俗文化
**节 饮食习俗
第二节 人生礼仪民俗
第三节 中国传统服饰
第四节 中国民间文学
第五节 岁时节日民俗

第十章 中外文化交流
**节 古代中国的外部世界和中外交流的途径
第二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
第三节 古代中外交流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