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姓氏谱·韩姓卷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华姓氏谱·韩姓卷

1星价 ¥13.0 (6.5折)
2星价¥13.0 定价¥20.0
商品评论(1条)
han***(三星用户)

了解祖先的足迹

品相不错,了解祖先的足迹,需要慢慢阅读。

2013-01-30 00:31: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02871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02-01-01
  • 条形码:9787800287183 ; 978-7-80028-718-3

内容简介

韩延寿有三子,即韩建、韩维中、韩婴,三人皆为郎吏。韩延寿临刑前曾以自己的遭遇为戒,叮嘱他们仕途险恶,不要再做官了。韩建、韩维中、韩婴等弟兄三人听从其父的告诫,在韩延寿被杀之后都辞去了官职。至韩延寿之孙韩威,又重新出来当官,并做到了将军。韩威颇有其祖之风,为人讲究恩信,能够服众,征战时手下将士都愿出死力。但他后来也因奢华僭越而被杀,连结局都跟他祖父一样。
比韩延寿稍后的韩勋,字长宾,史籍中也称其为京兆杜陵人,但未交代他的家世。韩勋在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任左冯翊,河平三年转为少府;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升迁为执金吾;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光禄卿,次年升大将军,死于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从韩勋前后担任过的官职来看,他也是西汉时期京兆韩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其地位与韩延寿不相上下。韩勋与韩延寿二人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理由有二:其一,二人都在西汉中期迁居杜陵;其二,韩勋字“长宾”,韩延寿的字则是“长公”,这也许意味着他们可能是韩氏中的同辈人。韩勋很可能与韩延寿一样,也是韩王信的后裔,并在差不多同时迁居京兆杜陵。
从史籍的记载看,自王莽篡政,天下纷乱,韩延寿之子韩维中等韩姓人物均隐居不出。进入东汉、三国以后,京兆韩姓的繁衍似乎没有大的发展,没有出现多少值得史籍记录的重要人物,京兆韩姓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史书上有明文记载的东汉、三国时期的京兆韩姓人物,一是韩皓,右扶风(今陕西西安西北)人,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任护羌校尉,曾移湟中屯田至两河间,借以防范群羌,后被免官。一个是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人,为东汉隐士。他时常采药贩卖,为避世而遁人霸陵山中。东汉桓帝屡次遣使征召,韩康不得已,才许诺应召。但在应召的途中又逃遁而去。还有一些韩姓人物,如韩融、韩縯、韩馥等,都曾在京师长安为官,但他们都是颍川韩氏,而且有的被免官回乡,有的任职时间不长,似乎都不能列入京兆韩姓,对京兆韩姓的繁衍发展也没有什么影响。
京兆韩姓的辉煌,是在唐朝时期,其标志则是韩休在唐玄宗时出任宰相。
韩休,字良士,《新唐书》中称他为京兆长安人。其父韩大智,字不惑,有兄弟三人,而大智是其中*小的一个。从前述南阳韩姓的世系可知,大智三兄弟也是韩王信的后裔,是南阳韩姓的支脉。当然,他们同时又出自于昌黎韩姓。韩姓的这一支脉由昌黎人变为京兆人,应自大智三

目录

源流篇
**章 寻根问祖——韩姓的肇始源起
传说纷纭的韩姓远古始祖
见于史籍的韩姓之源
韩氏的受姓始祖
三家分晋与韩氏的兴衰
少数民族与韩姓的其他来源
第二章 枝繁叶茂——韩姓的播迁分布
承前启后的颍川韩姓
花开并蒂的南阳韩姓
绵延不绝的昌黎韩姓
西迁长安的京兆韩姓
多源并流的燕地韩姓
名人辈出的相州韩姓
移居江南的越城韩姓
辗转南下的闽粤韩姓
渡海定居的台湾韩姓
四海为家的异域韩姓
名人辈出的相州韩姓
移居江南的越城韩姓
辗转南下的闽粤韩姓
渡海定居的台湾韩姓
四海为家的异域韩姓
**章 星光灿烂——韩姓人物综述
韩姓发展的三阶段
群星璀璨的韩姓名
第二章 各领风骚——
际会风云的韩姓帝王
执掌权柄的韩姓宰相
驰骋疆场的韩姓将帅
忠勤干练的韩姓良臣
诗书传家的韩姓硕学名儒
栖志艺苑的韩姓书画高手
勇攀高峰的韩姓科技名家
……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书摘 韩延寿有三子,即韩建、韩维中、韩婴,三人皆为郎吏。韩延寿临刑前曾以自己的遭遇为戒,叮嘱他们仕途险恶,不要再做官了。韩建、韩维中、韩婴等弟兄三人听从其父的告诫,在韩延寿被杀之后都辞去了官职。至韩延寿之孙韩威,又重新出来当官,并做到了将军。韩威颇有其祖之风,为人讲究恩信,能够服众,征战时手下将士都愿出死力。但他后来也因奢华僭越而被杀,连结局都跟他祖父一样。 比韩延寿稍后的韩勋,字长宾,史籍中也称其为京兆杜陵人,但未交代他的家世。韩勋在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任左冯翊,河平三年转为少府;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升迁为执金吾;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为光禄卿,次年升大将军,死于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从韩勋前后担任过的官职来看,他也是西汉时期京兆韩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其地位与韩延寿不相上下。韩勋与韩延寿二人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理由有二:其一,二人都在西汉中期迁居杜陵;其二,韩勋字“长宾”,韩延寿的字则是“长公”,这也许意味着他们可能是韩氏中的同辈人。韩勋很可能与韩延寿一样,也是韩王信的后裔,并在差不多同时迁居京兆杜陵。 从史籍的记载看,自王莽篡政,天下纷乱,韩延寿之子韩维中等韩姓人物均隐居不出。进入东汉、三国以后,京兆韩姓的繁衍似乎没有大的发展,没有出现多少值得史籍记录的重要人物,京兆韩姓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史书上有明文记载的东汉、三国时期的京兆韩姓人物,一是韩皓,右扶风(今陕西西安西北)人,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任护羌校尉,曾移湟中屯田至两河间,借以防范群羌,后被免官。一个是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人,为东汉隐士。他时常采药贩卖,为避世而遁人霸陵山中。东汉桓帝屡次遣使征召,韩康不得已,才许诺应召。但在应召的途中又逃遁而去。还有一些韩姓人物,如韩融、韩縯、韩馥等,都曾在京师长安为官,但他们都是颍川韩氏,而且有的被免官回乡,有的任职时间不长,似乎都不能列入京兆韩姓,对京兆韩姓的繁衍发展也没有什么影响。 京兆韩姓的辉煌,是在唐朝时期,其标志则是韩休在唐玄宗时出任宰相。 韩休,字良士,《新唐书》中称他为京兆长安人。其父韩大智,字不惑,有兄弟三人,而大智是其中*小的一个。从前述南阳韩姓的世系可知,大智三兄弟也是韩王信的后裔,是南阳韩姓的支脉。当然,他们同时又出自于昌黎韩姓。韩姓的这一支脉由昌黎人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