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包邮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走近新科技丛书

1星价 ¥17.4 (7.9折)
2星价¥17.4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107526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410
  • 出版时间:2002-05-01
  • 条形码:9787810752626 ; 978-7-81075-262-6

本书特色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创造,而不是自主的非人类的东西,我们必须走近现代科学技术,我们走近它就是走近人类的目标。

内容简介

如果说科学革命是近代*为深刻的思想革命,那么现代科技革命的意义则在于它所激发的生产力革命、管理革命和社会变革。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整体,在社会运动的冲击下不断调适,拓展了现代资本主义体制调整的空间。
可惜,由于忽视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在要求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对市场经济又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致使社会主义在20世纪末的发展中出现巨大的曲折。
“新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后资本主义思潮的流行,使人们看到科技革命+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科技既是当代*具有创造性又是极含破坏性的力量。

目录

1 伟大的杠杆
一 从近代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
二 对科技革命的积极回应
三 亘古未有的社会巨主
四 成为**生产力的机制
2 社会嬗变的主要助力
一 把蛋糕做大的可能
二 社会运动对体制的冲击和调整
三 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
3 曲折的基本缘由
一 集中型计划体制的得失
二 知识贫困与人才匮乏
三 重塑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价值
4 科技革命+市场体制
一 生产力的标志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以创新为切入点
三 高科技产业化与新经济
5 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一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精神危机
二 流行的反科技思潮及其悖谬
三 科学与非科学的互补
四 科技活动与伦理责任
五 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大椿(1944-),江西于都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主要代表作有《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伦》、《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入文之反思》,《中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交叉学科》、《从辩护到审度-一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与演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