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ISBN:750045265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05-10-01
- 条形码:9787500452652 ; 978-7-5004-5265-2
本书特色
本书从“分裂意识”的角度,对20世纪晚期中国大陆女性文学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整体考察和研讨,并对与此相关的女性生存的一些问题予以探究与梳理。并指出女性文学分裂意识的文化与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与文化事实的存在,作为裂变、增生的过程,对女性文学及女性自身发展将提供重要的借鉴。 作者抓住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而且,又对准了女性文学所呈现的女性分裂意识,以“自审”贯穿始终。应当说,这体现了走向成熟的现代女性强烈而理性的自主意识,能冷静且坦诚地审视自身,发现某种新的学术上的独立和自由。 ——杨匡汉 本书的突出意义,是把当代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从挥洒激情提升到理解与反思的阶段。……这种研究立场和基本观念使作者较好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写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与此相关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也得到了真切、具体的揭示。 ——王光明 20世纪晚期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这一命题突破了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同语言的繁复的沉闷状态,强调了女性主义文学多元共生的发展格局,而对它的深入探讨和考量,对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具有新鲜而积极的学术意义。 ——程光炜 无论就对当代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化,还是就本文所体现的方法论而言,本书都为我国目前的女性文学研究增添了新质,其开拓性意义不言自明。 ——吴思敬 作者选取了女性文学分裂意识作为题目,是很有学术眼光的。……作者的这一发现是在分析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这一论证结果的可靠性,不仅使论文显得扎实充盈,同时使我们对女性文学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视界。也就是说女性的自我觉醒与拯救必然伴随的这些经历是不可或缺的,但它同时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孟繁华 本书从“分裂意识”的角度,对20世纪晚期中国大陆女性文学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整体考察和研讨。这一新颖独特的论题,不仅对深化女性文学的理论认识颇具意义,对指导女性文学的写作实践和思考女性自身精神个性发展,亦很有现实性。 ——李存光
内容简介
本书就20世纪晚期中国女作家文本中的分裂意识做出比较全面、细致的考察,并对此相关的女性生存的一些问题予以探究与梳理。笔者从考察女性分裂意识的产生原由,到梳理分裂意识的衍变及表现,即女性的雄化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的彼此滋生、存在与内在转化。接着透析女性分裂的心理状态,阐明女性分裂意识伴随的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充满张力的过程,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也有着困惑与茫然,因此必然有自恋、自怨、自虐到自省的心理形态。同时阐明女性在写作过程中,存在有女性分裂的紧张,身体经验与思想的偏离,身份认同对女性立场的隐匿。在此基础上,就女作家面对分裂而通往弥合之路的可能与陷阱,以及对其所做努力与尝试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推论,主旨在于提出问题与探讨出路。*后,相应总结性地指出女性文学分裂意识的文化与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与文化事实的存在,作为裂变、增生的过程,对女性文学及女性自身发展将提供重要的借鉴。
目录
引言
**章 从父权塔到女性塔的蛰居
一 女性分裂心态生成的要素
二 女作家文本体现的分裂意识
第二章 女性分裂意识的衍变及表现
一 雄化意识:揭开女性生存本相与知性立场的匮乏
二 性别意识:还原女性本质与边缘身份复制
三 自审意识:女性角色构架与自我泛化
四 救赎意识:女性欲望与理性自律
第三章 女性分裂的心理状态
一 自恋
二 自怨
三 自虐
四 自省
第四章 女性分裂的现实状态
一 母性与女儿性关系的紧张
二 身份认同对女性立场的隐匿
三 女性话语与叙事的割裂
四 身体经验同思想的偏离
第五章 走进心灵的诉说
一 谁在边缘地——少数民族女性写作的吟唱
二 女性叙事与民间叙事、民族记忆——以《太阳部落》为个案
三 女性身份与宗教、民族文化心理的胶合——以霍达为例
四 女性历史经验与精神理性——以赵玫佐证
第六章 通往弥合之路
一 陷阱的存在
二 弥合的对策
并非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英文目录
作者简介
田泥,本名田美莲,女,汉族,1966年生于山西五台县。1986年毕业于山西忻州师范学校,回原籍任英语教师。1989年入山西省教育学院地理系。1991年毕业后回原单位从事外语教学。1995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攻读硕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写作研究。199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师从杨匡汉先生攻读中国当代文学博士。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致力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文化研究。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写小说、散文、评论八十余万字。主要论文有:《从五十年烟云到红高梁家族》、《风雨散文路》等。博士在读期间出版有散文、随笔著作《女性笔记本》。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