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53301860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05-09-01
- 条形码:9787533018603 ; 978-7-5330-1860-3
内容简介
“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丛书对民间衣食住行用品、精神生活用品进行了考察,这种考察除了对用品用具本身的研究,还对其材质、加工技艺、造物思想、科学价值、文化内涵、价值尺度、审美理想、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考察与理论总结。那些生动的民艺、民俗、民风、民情恰似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民间社会多姿多彩、深沉丰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全书图文并茂,包装精美,文字排版还采用竖排方式,本书为丛书之一。
目录
序 民艺的关怀
壹 耕种篇——麦苗不怕水 就怕坷垃咬
一、犁
二、耙
三、镢
四、耧
贰 管理篇——锄头有水 锄头有火
一、锄
二、水牛
三、水渠
四、井
五、辘轳
叁 收获篇——蚕老一食 麦熟一晌
一、镰
二、碌碡
三、铡刀
四、腊又
五、扫帚
六、斗
肆 加工篇——里轴压外轴
一、笊篱
二、柳条筐
三、磨
附 稻器之智
考察日志</span>
节选
“土中生万物,地内出黄金”。耕种,是进行农事活动的**步,其主要用具就是犁。犁,据说是一种由耒耜发展而来的耕地农具,以牛牵引的犁耕代表了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高水平。我国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史前的华夏人种就使用过三角形石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关于铁犁耕作的记载,并驯化牛作为耕作的牵引力,结束了人挽石犁的原始犁耕历史。汉代是犁耕技术得到重大改良和推广时期,汉犁已基本定型,并产生了犁壁这样重要的装置。到唐代,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详细介绍了江东犁各个部件的名称、尺寸、结构和功能,和二十世纪我国华东、华中地区使用的耕犁已极为相似。宋代以后,我国耕犁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耕犁,如水田用犁镶、旱地用犁铧、草莽用犁镑、荒地用犁刀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普及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使用牲畜牵引木犁耕地翻土,七十年代出现了新型曲辕小铁犁,因其轻巧、操作灵便,逐渐普及开来,用于机械化作业无法实现的边角土地,尤其适用于山区。过去农家人非常重视犁,它属于家庭农具中的重器,算是一个大件,所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一般是没有犁的,几家几户搭成一犋,有出牛的,有出犁的,耕地时大家轮流来。因此开犁这一天,一犋的户主们往往要凑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个开心酒,以增进感情,加强团结,防止出现你前我后,相互计较的现象。 P7-9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门外文谈
¥16.1¥3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3.0¥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