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霞客游记(上下)

包邮徐霞客游记(上下)

中国古代闲情丛书

1星价 ¥53.7 (7.9折)
2星价¥53.7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803869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994
  • 出版时间:2006-01-01
  • 条形码:9787508038698 ; 978-7-5080-3869-8

本书特色

清·钱谦益:《徐霞客游记》乃古今湖记之*,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英·李约瑟博士:他(徐霞客)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例像是一部二十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世界上*早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是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他比欧州*早对石灰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年,比欧洲早对石灰进行系统分类的瑙曼早两百多年。

内容简介

徐霞客(1585-1641)明未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从万历三十五年(1607)起外出游历考察,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由湖南进入广西。一年之内,先后游历桂林、柳州、郁林、南宁、庆远诸府所属30余县地,行程3000多里。留意考察各地名胜古迹、险壑陡崖、幽岩暗洞和风土民情,并作详实记录与分折考证。崇祯十二年三月,取道南丹前往贵州、云南继续考察。崇祯十三年因病返乡。著有《徐霞客游记》20万字。其中《粤西游记》20万字,专门记述在广西的游历见闻和分析评论,是世界上*早的关于石灰溶蚀地貌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部广泛而系统地描述岩溶地貌的科学记录,比德国地理学家瑙曼的有关记述要早二十世界;《徐霞客流记》又是一部地学百科全书。在其中,有对江河源流、水文的考察、记录、阐释;有对地热的记载,对罕见的沸泉、气泉的生动描述;有对政区、交通、地名等等的专门介绍、描述……《徐霞客游记》的记录翔实可靠、准确具体,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七十世界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二十世纪的外勘察记录。”给予很高的评价\

目录

前言
游天台山日记 浙江台州府
游雁宕山日记 浙江温州府
游白岳山日记 徽州府休宁县
游典山日记 徽州府
游武彝山日记  福建建宁府崇安县
游庐山日记  江西九江府山之阴为九江府,山之阳为南康府
游黄山日记后
游九鲤湖日记 建兴化府仙游县
游嵩山日记 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游太华山日记 陕西西安府华阴县
游太和山日记 湖广襄阳府均州
闽游日记 前
闽游日记 后
游天台山日记 后
游雁宕山日记 后
游五台山日记 山西太原府五台县
游恒山日记 山西同府浑源州
浙游日记
江右游日记
楚游日记
粤西游日记一
粤西游日记二
粤西游日记三
粤西游日记四
黔游日记一
黔游日记一
滇游日记一 游太华山记
滇中花木记
游颜洞记
随笔二则
滇游日记二
滇游日记三
盘江考
滇游日记四
滇游日记五
滇游日记六
滇游日记七
滇游日记八
滇游日记九
滇游日记十
滇游日记十一
永昌志略
近腾诸彝说略
滇游日记十二
滇游日记十三
鸡山志目
鸡山志略一
鸡山志略二
丽江纪略
法王缘起
溯江纪源(一作《江源考》)
展开全部

节选

癸丑之三月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焉。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芦■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进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200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颓,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人国清拍,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 抵桐柏 则翌壁、赤城.可一览收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