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职场丽人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80646851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8开
- 页数:123
- 出版时间:2006-02-01
- 条形码:9787806468517 ; 978-7-80646-851-7
内容简介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深深浸润着上海城市的精神风貌。本书用文献、旧照片和漫画这种新颖富有创意的形式打开了旧上海职场丽人的风雨历程。这座城市里的女性,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下,在传统与现代、约束与自由间徘徊、跳跃,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经过历练后脱胎换骨,成为与男性并驾齐驱的一代职业女性,她们和大上海独具魅力的海派风情相映成辉,成为老上海风情永远的印记。
目录
1.关于职业女性/6
2.美丽空姐/8
3.巾帼飞行员/12
4.康克令小姐/16
5.电话接线员/22
6.电台播音员/28
7.女理发师/34
8.白衣天使/38
9.女教师/42
10.饭店女老板/48
11.银行女精英/54
12.报界女杰/60
13.文坛才女/66
14.海上女画家/74
15.摩登影星/82
16.歌坛金嗓子/90
17.纺织女工/96
18.上海娘姨/102
19.咖啡馆女侍/106
20.伴舞女郎/112
21.公寓丽人/120
节选
中国女性在很漫长的岁月里都是依附在男人的羽翼下,一生衣食的来源,由所靠男人的地位而定,女性这种经济上的不独立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从前的女性不知职业为何,她们的一生都是与家庭捆绑在一起,直到清末民初,在妇女解放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中,就业的大门终于向女性敞开。 一个半世纪以前,位于东西方经济交汇*前沿的上海,逐渐跃升为中国经济*繁华的地方,这座城市里的女性,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下,在传统与现代、约束与自由间徘徊、跳跃,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经过历练后脱胎换骨,成为*早的现代女性。开放的上海在融聚新事物的同时,也为女性走出家门步入社会提供了可能,由此产生了一代“职业女性”。 在男女平等的口号下,大批受过教育的上海女性走上了银行职员、教师、护士、店员、接线员、理发师等岗位。在男性占据明显强势的职场,女性的坚韧和自强令人吃惊,她们有的凭借知识和才学在文坛、画坛、报界崭露头角,有的教书育人颇有建树,有的在商界苦苦打拼出一片天地,有的借助银幕歌坛红遍上海滩:她们中更多的人从事的是普通的职业,用辛勤的付出养活自己、贴补家用。就业,使女性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或部分独立。她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自信过,当仁不让地和男性在同一天空下奋斗,而且业绩不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居然已经有女性加入了警察队伍,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担任巡逻守望、调查户口、维持风纪、追踪犯人等重任,生活完全军人化。 不过,那一代女性在社会上谋生,要承受冷眼和嘲讽,遭遇挑战和挫折,彷徨者、困惑者、步入歧途者大有人在。当时职业女性被戏称为“花瓶” ,意指女职员是柜台里或写字间里一只供人观赏的花瓶,只能点缀场面罢了。也有不少的商家为迎合顾客心理,雇请女职员时不重技能,只重姿色,更有甚者在店堂门外高挂起“女招待”的牌子,将女职员当作了活招牌。至于女职员的男同事们,把她们视作点缀品者有,当面高谈不堪入耳秽语者有,调戏揩油者有。上世纪30年代的妇女畅销杂志《玲珑》上,不少职业女性比如女店员、女教师、银行女职员都撰文评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批驳社会上对她们的不实之词,看看这些文章的标题——《花市里的白蔷薇》、《洗去花瓶的耻辱》、《女招待》、《活招牌》、《入商界后的失望》——便可知女职员遭受到的羞辱和不公正待遇,故职业女性被如此提醒:“虽然说世、司职业是不能因性质之不同而别其贵贱,但是有时许多职业是不免逾了它的定义,而致成了不道德或背了高尚精神的东西,所以对于职业的选择,必须谨慎,我们不要做花瓶给男子玩弄”。 然而,虽经努力,女性职业发展始终迟缓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有外界原因也有女性自身的因素。就女性自身而言,不少女性把职业当作暂时栖身的事情,因为婚后一般都会辞职回家,便对待遇不十分重视,这种不积极会影响到他人利益;重要职位男性占据,女性升职不易,使她们对事业的热心和追求大打折扣;女性不靠工作而生存,待遇低也泰然处之,使其工作价值被低估;女性因为工资低于男性而工作不十分努力;已婚女性受家庭拖累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工作故而也不积极。所以,和男性同等地位并非说说而已,女性任何的忽视和不经意都会将职业发展拖入误区。 上海的职业女性是摩登时尚的,经济上的独立使得她们能够大胆地追求美,随心所欲打扮自己,繁华的上海街头是她们表演的舞台,她们也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不再拘泥于家庭、拥有职业本身就是件摩登的事,职业女性以其自信自立自尊又赋予了摩登一词新的含义,说她们是那个时代的摩登女性一点不为过。 无数女性带着梦想从他乡来到上海,为生存奔走、奋斗,经百折而不屈后渐渐成熟,*终成长为与男性并驾齐驱的一代职业女性,她们和大上海独具魅力的海派风情相映成辉,成为老上海风情永远的印记。 P6-7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