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教育学概论

包邮学科教育学概论

1星价 ¥9.1 (3.5折)
2星价¥9.1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1064289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00×140×35毫米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00-12-01
  • 条形码:9787810642897 ; 978-7-81064-289-7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后学与后思。是以建设能促进中国强盛、中华民族振兴,能够有利于世界获得和平与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价值追求,力求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学科教育学问题的探讨。

目录

题词序丛书前言写在前面的话0 导言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路径0.1 找出所指:普通语义学的启示0.2 文化理解: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新视界0.3 面向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反思哲学的指导0.4 国际视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0.5 和而不同:研究的基本态度0.6 从历史说起:探讨的重要原则 l 中国学科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历史考察1.1 中国学科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1.2 中国学科教育思想的历史考察1.3 中国学科教育的历史反思 2 西方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1 西方人文与古典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2 西方科学学科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2.3 西方学科教育发展的特点及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3 现代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3.1 教育学科演进概述3.2 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教育哲学的发生学分析:教育学科诞生条件的个案研究 4 当代学科教育及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背景4.1 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线索(1944~2000)4.2 国际课程改革概述4.3 西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当代理性主义教学范式的批判4.4 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 5 当代学科教育研究和学科教育学的探索5.1 对作为传统教育学科的教学法的反思与对新的教育学科的构想5.2 数学学科教育研究和数学学科教育学的探索5.3 日本学者对于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及其重要性的探讨5.4 中国学科教育的研究和学科教育学的探索6 学科教育学的身份探索6.1 学科的历史发展6.2 论证学科教育是一门学科的个案分析6.3 学科.划分标准的假说6.4 中国学科教育学学科,身份的判断 7 学科教育学知识构架的探索7.1 对学科教育学知识构架的思考7.2 学科教育的历史论7.3 学科教育的价值论7.4 学科教育的科学论7.5 学科教育的艺术论7.6 学科教育的研究论8 对学科教育学基本特点的应然性思考8.1 精神指向上的人文性8.2 内容上的交叉性8.3 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中介性8.4 对未来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切合性8.5 理论知识上的动态性8.6 学科结构上的离散性9 结语中文主要参考文献英文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学礼,男1939年1 2月生北京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学礼长期从事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曾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普通物理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已发表著作两部、论文20余篇。社会兼职: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性健康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王长纯,男,内蒙古通辽人,1 942年11月生。1965年北京师范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外国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任首都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与比较教育中心主任等职。学术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中心学术委员等。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传统哲学和比较教育理论建设》、《建设教育发展服务区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世界教育大系·初等教育》、《世界教育大系·印度教育》等学术论文和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