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包邮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1星价 ¥12.8 (5.3折)
2星价¥12.8 定价¥2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366213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365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503662133 ; 978-7-5036-6213-3

本书特色

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几乎与“三农”问题同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三农”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农民的贫困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农村的公共卫生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关。可以说,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1951年建立起来的,以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但是,条例只适用于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农民不在适用范围。1956年6月30日,**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农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按照以上制度的规定,城镇职工除了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外,还居住着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享受着单位或企业提供的幼儿园、食堂、浴室、俱乐部等待遇,还有交通补贴、粮油补贴、取暖补贴等福利待遇。而这些待遇农民是享受不到的,即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之外,只有农村的孤老残幼能够得到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有限的社会救济待遇。这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将农民置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并且一实行就是50余年,至今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缺失,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农民的贫困问题,固然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且近几年在不断减少有直接关系,但是农民因没有医疗保险待遇而必须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必须承担高额的义务教育费用,也是导致农民普遍贫困和使农民返贫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无论在城乡都是国家的义务,然而,自1986年以后,农村中小学教育成为由农民集资兴办的民办教育,结果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生失学和农民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崩溃和国家对农村公共卫生投人不足,导致已经绝迹的流行病和传染病死灰复燃,农民因无钱医病而致体质普遍下降;近几年,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内需不足主要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消费热情不高所致。因为农民除了基本生活消费以外,并不打算将手中持有的现金用于购买其他生活用品和耐用消费品,而是准备用于为子女缴纳学费和看病、养老之用;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保障为内容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加深了城乡以及贫富之间的差距,农民成为人数*多的弱势群体,这个长期以来只有奉献而得不到补偿的群体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并且在局部地区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所有这些问题均构成“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

内容简介

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几乎与“三农”问题同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三农”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农民的贫困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农村的公共卫生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关。可以说,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1951年建立起来的,以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但是,条例只适用于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农民不在适用范围。1956年6月30日,**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农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按照以上制度的规定,城镇职工除了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外,还居住着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享受着单位或企业提供的幼儿园、食堂、浴室、俱乐部等待遇,还有交通补贴、粮油补贴、取暖补贴等福利待遇。而这些待遇农民是享受不到的,即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之外,只有农村的孤老残幼能够得到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有限的社会救济待遇。这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将农民置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并且一实行就是50余年,至今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缺失,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农民的贫困问题,固然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且近几年在不断减少有直接关系,但是农民因没有医疗保险待遇而必须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必须承担高额的义务教育费用,也是导致农民普遍贫困和使农民返贫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无论在城乡都是国家的义务,然而,自1986年以后,农村中小学教育成为由农民集资兴办的民办教育,结果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生失学和农民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崩溃和国家对农村公共卫生投人不足,导致已经绝迹的流行病和传染病死灰复燃,农民因无钱医病而致体质普遍下降;近几年,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内需不足主要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消费热情不高所致。因为农民除了基本生活消费以外,并不打算将手中持有的现金用于购买其他生活用品和耐用消费品,而是准备用于为子女缴纳学费和看病、养老之用;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保障为内容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加深了城乡以及贫富之间的差距,农民成为人数*多的弱势群体,这个长期以来只有奉献而得不到补偿的群体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并且在局部地区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所有这些问题均构成“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章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节社会救济制度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翠霄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学术成果《各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比罗研究》、《残疾人法》(译著)、《社会保障入门》(译著)。曾《法学研究》、《互不干涉法律评论》、《私法》、《民商法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