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律失常诊治技巧与误区

包邮心律失常诊治技巧与误区

1星价 ¥13.6 (3.4折)
2星价¥13.6 定价¥4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814713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06-07-01
  • 条形码:9787538147131 ; 978-7-5381-4713-1

内容简介

正确诊断心律失常对选择合造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如发生诊断错误,就可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近来应用的植入式心电记录装置可在出现症状时记录到心电图变化,对确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对很多的患者,正确问诊对确定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诊断确立后要进一步明确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或诱因,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找到病因后首先要进行对因治疗,例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房颤动患者,单独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但得不好的效果,相反由增加药量引起副作用的风险却加大。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应首先改善心肌缺血,不应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从CAST的经验看,Na+通道阻滞剂不应作为预防性药物应用。

目录

问诊的重点和要点
有多尿表现的心律失常2
西村 敬史
问诊的重要性和非典型症状4
内藤 政人
由体征诊断心律失常6
大江 透
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鉴别8
橘 英忠
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9
相泽 义房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 10
清水 昭彦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为恐惧症 1 1
野上 昭彦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问诊12
伊藤 明一
出现阵发性眩晕时应反复检查心电图13
木村 满
晕厥患者问诊的要点和重点 14
樗木 晶子
晕厥的鉴别要点17
高濑 凡平
晕厥患者的问诊及诊断要点18
池田 隆德

容易诊的心律失常
无明显心脏疾病患者酒后发生晕厥22
中屋 丰
晕厥先兆患者来诊时有明显脉搏减慢24
山内 正博
不伴窦性心动过缓较难诊断的慢快综合征26
深谷 真彦
右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改善的缓慢性心律失常28
野崎 彰
房室结双径路的双应答30
村川 裕二
特殊原因导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2
大川 真一郎
伴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早搏34
福并 正刚
严重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波酷似u波35
福并 正刚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36
铃木 均
复杂心脏畸形与房性心律失常38
三崎 拓郎
Fallot四联症根治术后心律失常40
三崎 拓郎
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变化41
池田 隆德
服用中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42
小森贞嘉
根据室早增加诊断冠状动脉3支病变46
庭野慎一
根据室早诊断基础心脏疾病48
镰仓史郎
结节病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律失常50
柴田仁太郎,中岛付々子
结节病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52
高桥尚彦,犀川哲典
从室早及心电图异常诊断结节病性心肌病54
矶部光章
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5
清水昭彦
变异型心绞痛导致室速出现晕厥发生交通事故56
池田梢
心动过速诱发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58
奥村谦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伴低电压时的诊断60
中屋丰

心电图诊断
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64
林博史
使用。ATF,确定P波与QRS波群关系66
小坂井嘉夫
不适宜性窦速68
安田东始哲,畏蝙正实
由非发作时心电图推测晕厥的原因70
山科童
消融或起搏后的ST—T异常与心肌缺血72
平井真理
心电图移行导联的重要性74
小林洋一
应用便携式传输心电图机诊断心律失常76
小泽友纪雄
心电图自动诊断心律失常的精确度78
加藤贵雄
根据Holter心电图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80
猪冈英二
根据Holter心电图检查推测室早的发生机制82
猪冈英二
宽QRs波期前收缩的鉴别诊断84
橘英忠
室性期前收缩后PR间期延长86
野崎彰
宽QRs波和窄QRS波心动过速同时存在87
田边晃久
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均出现相同的宽QRs波 88
樱田春水
从QRS波高度变化推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P波 90
铃木文男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率变化92
矢野佳
根据coumel现象确定旁路位置94
山口岩
QT间期延长与心律失常96
田边康子,川村祜一郎
年轻人出现晕厥伴心电图QT间期延长98
早野元信
根据心电图分析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致病基因100
崛江稔
根据肾上腺素负荷试验推测隐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基因型 102
清水涉
Brugada综合征患者检出异常高频成分104
加藤贵雄
应注意B,ngaa’a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106
矢永尚士
酷似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的室性并行心律108
渡部良夫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1 1 0
近藤政彦,堤健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1 12
堤健
RR问期规则的心房颤动 1 14
比江蝙一昌
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的注意事项116
矢野捷介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 11 8
傅隆泰
心动过缓时应注意心室复极波异常119
傅隆泰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120
滨本纺
房室分离和心室夺获对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122
野崎彰
假性室速124
饭沼宏之
运动诱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 26
长岛正实

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的心理失常
希氏束内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130
井川修
一过性恢复正常传导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32
高柳宽
为终止房颤静注普鲁卡因胺后出现宽QRS波群心动过速134
樱井正之
心脏手术后恢复期出现房性心动过速1 36
鹈野起久也
心房静止的诊断138
滨本肱
长R—P问期心动过速140
冲重薰
室速/室颤时电生理检查指导治疗的意义142
庭野慎一
超速抑制144
渡边一郎
同一种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不同146
杉薰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法148
新博次
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药物复律1 50
藤木明
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153
山下武志
洋地黄制剂治疗阵发性房扑的效果154
相原盲彦
ATP在心律失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155
高桥尚彦,犀川暂典
静注ATP’在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应用158
伊藤明一’
静注维拉帕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159
野上昭彦
Brugada综合征的药物治疗1 63
士谷健
预测促心律失常作用168
井上博
单次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也会出现促心律失常作用 1 70
饭沼宏之
洋地黄中毒172
谷本阳子,小川聪
K+通道阻滞剂在心动过速终止后的应用174
三田村秀雄
药物性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速176
白井彻郎
药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178
堀江稔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180
畔上幸司
阵发性房颤治疗中出现头晕182
柴田仁太郎,中岛立子
Ic类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时发现Brugada综合征184
深谷真彦
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抗生素的促心律失常作用187
渡边一郎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188
村井久纯,高田重男
反常性心动过速190
山科童

射频消融治疗
首选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例194
阪上学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196
熊谷浩一郎
起源于肺静脉以外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198
青沼和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治疗选择200
山根祯~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203
西崎光弘
主动脉冠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206
清沼和隆
流出道起源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209
土谷健
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212
土谷健
心肌异常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214
相泽义房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216
福原仁雄
肺静脉的形态和特征219
加藤律史
用电生理指标确定右房峡部线性消融部位222
铃木文男
希氏束旁旁路预激综合征224
青沼和隆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226
土谷健
确定旁路消融部位的要点229
松本万夫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晕厥的原因234
石川利之
神经性晕厥的起搏治疗236
高濑凡平
植入起搏器后仍发生晕厥238
井上博
抗房颤起搏的临床效果240
须贺几
痴呆和起搏器244
山下武志
高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Bachmann束起搏245
谷口泰
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相对适应证247
井川修
阵发性房颤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起搏功能不良249
岸良示,中泽洁
安置起搏器后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251
谷川直
根据起搏心电图诊断原有的心律失常253
谷川直
确定安置起搏器患者的窦性P波255
渡部良夫
电极断裂导致起搏功能障碍257
安田正之,中里祜二
双腔起搏时危险AV问期的设定259
小坂井嘉夫
起搏器不应期的功与过261
石川利之
起搏信号后无QRS波群263
田边舁久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埋藏式心房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功能及安全性266
熊谷浩一郎
无症状性Brugada综合征使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价值268
西崎光弘
类似特发性室速的肥厚型心肌病合并的致死性室速270
樱井正之

生活指导
高钾血症引起严重心动过缓274
池田梢
应用华法林治疗老年人房颤的要点276
谷口泰
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时的饮食调整278
木村满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大林,教授,主任医师。1980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9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1989年硕士毕业后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循环内科开始参加临床及介入诊疗工作,包括冠状动脉造影、起搏器安置术、先心病心导管检查等。1996-1998年在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在基础方面: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脏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在临床方面:主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回国后仍与日本医科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为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客座研究员。在国内主要从事冠心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现每年独立完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500余例。2004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了《冠心病的心电图学》,并参编作多部。承担有国家级及省级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循环内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