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56143395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06-07-01
- 条形码:9787561433959 ; 978-7-5614-3395-9
本书特色
城市旅游研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从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探析。本书收集了作者近五年来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序列:城市景观的本土化解读、城市文脉与旅游开发、景观解读与人文导游。
内容简介
城市旅游研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从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探析。本书收集了作者近五年来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序列:城市景观的本土化解读、城市文脉与旅游开发、景观解读与人文导游。
自然是城市的依托,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中国城市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在“相继占有”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首先要以历史文脉为基础,认识一个城市在历史长河的独特地位和规划思想,同时,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蕴涵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在进行解读时,应该从中国本土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其价值。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展现从古到今的时空剖面,演绎旅游的城市脉动。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笔者从一条历史剖面(展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变革)、两个认识角度(文化理念与功能需求、权力话语与民间话语)、三个层面(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文化层面;自然、经济、文化三个发展层面;山川形胜、城市布局、建筑特色三个空间层面)构建了规划思想的研究体系,同时对典型城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神秘的民间话语:中国古代风水模式的人文地理视野》、《法天象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天文学思想》、《城市之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仿生学原理》、《皇权的空间:清代杭州满城研究》等都力图凸显独特的中国本土话语。对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本书也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长期以来对长江上游聚落起源与城镇变迁的研究主要从气候、地形、交通、农耕等方面去思考,笔者另辟蹊径,解读了三峡地区古老城镇“文明的盐语”;长城两边城镇除了军事以外,还有着华夏故乡的情感意义;皇权的威严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为多种形式的御域空间。在凸显本土话语的同时,还从跨文化视野对中国城镇类世界遗产进行了解读。
从城市发生学的观点看,城市旅游规划必须建立在城市文脉变迁的基础上,否则会产生文化误读,导致旅游发展战略制定的偏差。目前许多城市旅游规划脱离了城市本身,“是什么”尚不清楚,就牵强附会或者炒作一些华而不实的理念,对城市旅游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成都“东方伊甸园”形象定位的偏差、昆明世博园对本土文化的忽略、阆中古城对风水文化认识的不深入、碧峰峡模式到碧峰峡困境的变化、以及四川省继失去香格里拉、泸沽湖等品牌后,再一次痛失川藏“茶马古道”上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令人深思。本书的第二部分《城市文脉与旅游开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规划案例,对北京、昆明、成都、三峡文化线路以及手工业遗址、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的解读与旅游开发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旅游研究者本身也是旅游者,考察的过程也是行游的过程。在《比德之旅与心游之路》中,感悟先贤“尽善尽美”与“大美无言”的心灵境界;在《马可·波罗东游与长春真人西游》中,体会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行游者个人情感的差异;从《唐宋时期三峡地区的志记、咏记和游记》中探寻历史旅游景观的变迁,在经典胜景中感受《跨文化视野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观解读及其意义》。心游书海,人在旅途,行程中写下的不仅仅是旅游研究的成果,更是一种热爱。同时,在燕园的日子里,我与喜波对北京古迹的游览,在山东、云南、河北、三峡等地的考察,收获颇多,本书也是我们友谊的见证,同时,还收录了我指导的曹丹硕士论文的部分内容。
目录
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
民间乡土话语:中国古代风水模式的人文地理视野
“法天象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天文学思想
城市之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信生学原理
皇权的御域空间:清华杭州满城体制研究
长城内外是故乡:清代长城洞线外侧城镇的兴趣
长江文明的盐语:三峡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变迁研究
跨文化的视野:中国城镇类世界遗产的解读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城市文脉与旅游开发
延续历史剖面:寻找共生空间: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基本理念
奥运行动计划与北京古城旅游景观
昆明城市旅游规划中的文化视野
桂林山水城市的景观特色及共保护
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三元论:以成都市为例
阆中古城的风水意象及其规划意义
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松潘的文脉特征与旅游开发
从“碧峰峡模式”到“碧峰峡困境”的反思
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手工业遗产的文化景观价值
三峡文物考古成果的旅游转化途径与廊道遗产的时空构建
第三部分景观解读与人文导游
解读经典:比德之旅与心游之路
解读行为:马可·波罗东游与长春真人西游
解读文献:唐宋时期三峡地区的志记、咏记、游记与历史旅游景观
解读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体系研究
解读名山:中国名山风景区的权力话语
解读地缘:红色旅游的地缘政治空间与旅游开发
人文导游:旅游风光片与旅游解说词创作探讨
作者简介
李小波,(1965-),苗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硕士,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博士,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区域城市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参与和主持国际合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市科研项目二十余项,主要有“北京大学-云南省合作项目:昆明旅游圈旅游发展优化研究”,“中美合作四川盐业考古与景观变迁研究”,“成都市旅游发展政府可调控资源及其调控办法研究”,“成渝城市旅游发展比较研究”等,在《北京大学学报》、《城市规划》、《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孔孟学刊》(台湾)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普应邀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变迁”。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18.0¥58.0 -
账本里的中国
¥21.1¥48.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20.5¥50.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博弈论
¥28.4¥49.8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国富论
¥9.7¥35.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31.1¥69.0 -
博弈论
¥11.6¥3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置身事内
¥36.8¥65.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6.7¥58.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