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分
包邮我妹妹与我(尼采佚失的最后告白)

因为如是说,收入此书
文化艺术出版社那时出版过许多有关尼采的著作,译文水平相当好。由于不为人所知的缘故,以后少有再版,如果看到,果断拿下。
- ISBN:750392355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03-01-01
- 条形码:9787503923555 ; 978-7-5039-2355-5
本书特色
倾听尼采:一种赤裸的声音
文/李岗/《尼采人类图像之教育意义》论文作者
1.
如果说《悲剧的诞生》是尼采*重要的美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成熟的哲学诗歌,《瞧!这个人》是*完整的创作传记,那《我妹妹与我》就是*私密的临终告白。
庸俗的人读书,总是只会问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给我一个明确的主旨。然而,每个人的遭遇不同,面对事情的感受也不同,书中的文字纪录,不会只有一种解读的方式。就像许多人听故事,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做出价值判断,就是不知不觉高举引以为鉴的旗帜。但却缺乏对当事人处境的感同身受,也缺乏对自己生命的深刻反省。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提出什么问题?而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什么答案。主旨,有时不是作者赋予的,而是读者自己创造的。
要想体会尼采《我妹妹与我》这本书,就必须坚持这样的阅读风格。它是尼采精神崩溃过程的扎记,为的是对自己做出*后的交代。因此,除非我们愿意进入尼采的世界,体会他如何面对这个生命,否则我们的阅读,终究将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意义。
2.
尼采,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思想家。二十世纪,有人将他尊奉为存在主义的大师,也有人指责他是纳粹主义的罪魁祸首。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所提倡的「超人」哲学。人,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当每个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时,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面对生命的强者。尼采所主张的「超人」,就是这种「面对生命的强者」。
可惜的是,许多人望文生义,将「超人」想象成「无所不能的神」,而误认尼采的学说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或者,将尼采的「强者」解读为「拥有权力的霸主」。希特勒便利用这种错误的思考,作为自己诉诸群众的立场,加上优越的种族主义心态作祟,从而编织了屠杀犹太人的理由。
尼采的哲学思想,就这样地被政客加以践踏,更可悲的是,他的妹妹不但不曾捍卫他的主张,甚至还成为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好朋友,成为一个狂热的纳粹份子。
当德国青年将尼采视为新自由精神的象征时,她的妹妹,则企图将尼采塑造成一个毫无缺点的人。尼采曾经写下他的叮咛:你们必须义无反顾地离开我,然后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尤其他那著名的「上帝已死」的口号,更是在于提醒世人应该勇敢的「重估一切价值」,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偶像崇拜。
的确,尼采的伟大,就在于他敢挑战西方长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价值标准。他从不在空洞的概念中进行思考,他的哲学乃是对生活经验点点滴滴的反省,甚至,他的一生都在实践他的哲学———在辛苦中勇敢快乐的活下去。
3.
公元1844年,尼采诞生于一个虔诚保守的宗教家庭。五岁时丧父,便在一个没有男人的环境中成长,妹妹是他唯一的玩伴。中学时就读寄宿学校,首次和一群男孩子相处,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大不相同,尼采显得十分不自在,而被同学戏称为「小牧师」。在这段青春期的日子,苦涩的尼采,没有什么朋友,只能和妹妹两人,藉由身体的碰触享受快感的滋味。
公元1864年,长大后的尼采,就读大学的**年,也加入了酒馆、妓院夜生活的行列,他就是在这个时候感染梅毒的。然而,他并未沉沦于这样的生活中,他觉得这样的日子是在浪费生命。同时,他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家人长久的期待———攻读神学,因为他再也不能从生活中印证宗教信仰所说的一切。
公元1869年,尼采荣膺巴赛尔大学教授的职位,讲授古典文献学。然而,他的同事却批评他的论文有许多错误,嘲笑他应该改行当个哲学家更合适。此后,尼采与华格纳之间有密切的往来,同时他也迷恋着华格纳夫人柯希玛。他的妹妹更是借着这份友谊,进入了当时的上流社会。
公元1879年,重病的尼采无法再担任教书工作,遂辞去了大学的教席。这时的他,不仅对华格纳音乐风格的转变大失所望,也因为眼睛视力日渐衰退,加上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而一度陷入放弃生命的忧郁失望中。后来,他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便在各地旅行的过程中,开始构思他的著作。
公元1882年,经由朋友的介绍,尼采认识了俄国女郎沙乐美。这可说是尼采生命中*重要的一次苦恋,甚至不惜为此和妹妹发生严重冲突。当沙乐美选择了尼采的朋友、远离尼采时,他简直悲痛欲绝。就在*孤独的时候,受伤的尼采一次又一次地爆发创作的能量,写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
公元1889年,尼采的病情日益严重,甚至被送进精神病院。后来,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逃离死神的魔掌,母亲于是把他接回家照顾。他的妹妹则专注于尼采笔记的出版。她广为宣传他哥哥的思想,不仅透过书籍、文章、报告、杂志和写给出版社的书信,甚至进行一连串十分引人注目的诉讼程序,藉此宣称自己曾受委托,可以用尼采的名义发言,并阐释他的哲学思想。
不过,血缘上*亲近的人,在思想上却可能是距离*遥远的人。
公元1893年,伊莉莎白将母亲的住处改建成**所「尼采档案馆」,自己就摇身一变成了馆长。然而,当时曾受雇参与整理尼采手稿的编辑,却表示她对她哥哥的著作一窍不通;她是在窜改他的文章,一切都是儿戏;整个档案馆是为了她的虚荣而建立的。
公元1897年,母亲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妹妹才接手照顾尼采。公元1900年8月25日,尼采逝世。公元1935年11月10日,伊莉莎白以近90岁高龄去世,希特勒亲自参加了她的葬礼,并献上一顶桂冠表示哀悼之意。
4.
本书的出版,我想也许在遥远处也可能呼应着尼采临终前的心愿。
其中叙述着许多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想要告诉我们,尼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尼采始终强调不要把他神圣化,他只是一个小丑。即使在病到意识不清的时刻,依然坚毅地提笔写作,为的是用自己精神生命的光辉,战胜肉体身躯的苦痛。在他那充满智能警语的背后,其实是对无数生活感慨的省思。因此,尼采对自己私密情欲经验的呈现,不仅成为理解他为何强烈批判道德、宗教的重要线索,同时也可作为他早已预料到自己终将遭受扭曲命运的象征。换言之,这本书可以说是通往尼采思想的后门阶梯。
以下,便针对本书的篇章进行扼要简介与串联。
**章,尼采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尤其是对家庭成员的描述,正代表着他成长历程*初的情感经验。第二章,尼采用力地呼喊,这些笔记绝不能落入妹妹的手里,可以说标示出本书作为一种自白的重要价值。第三章,母亲对于男人的憎恨,打造了一座监狱,冲击着尼采与妹妹,在彼此的痛苦状态中,寻找两人之间任何可能的快乐。第四章,尼采明确揭露妹妹长期挑逗自己的性器官,并认为她对自己的思想一无所知,拒绝她发表任何关于自己的意见。第五章,沙乐美使尼采完全屈服在肉体的美妙狂喜之中,宛似一个吸毒者,甚至表明,即使沙乐美杀了他,他将仍然信任她。第六章,表露对于华格纳的不满,尼采于是提出自己*好是教音乐,找到一位妻子,与她共组一个有很多小孩的家庭。
第七章,伯爵夫人以撩人的姿态引诱着尼采,在各种满足性欲的把戏中,尤其偏好以马鞭激发*狂热的色欲,尼采由此感受到淫荡对生命的阉割。第八章,濒临死亡的罗莎莉姑妈告诉尼采,她一直以来都知道他和妹妹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事情,她不想说教,但是希望他们不要再继续了。第九章,尼采大叫着,我要更多的女人,只有无限的想象力才能支撑我的生命,同时将妹妹伊莉莎白比喻为坏天使,而将沙乐美比喻为好天使。第十章,如果必须在沙乐美与查拉图斯特拉之间作一选择,尼采说沙乐美这个女人会是我*终的选择。第十一章,尼采描述自己有几个月的时间失去了时间和空间感,除了妹妹之外,无法认出任何人,可见撰写本书时已经十分接近死亡的边缘。第十二章,尼采强调,柯希玛是**个让我看到我自己的女人,凡是我们失去的,我们都会永久拥有,这似乎也印证了女人对尼采的意义。
5.
赤裸的情欲、
孤独的灵魂,
交织出生命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十一世纪的台湾,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声音,大部分的人谩骂谴责尼采———到女人身边要带一根鞭子———这种毫不尊重女性的说法,但却很少人真正了解,这句话对尼采的意义为何。 本书中尼采这么说着:
我却敢在我的哲学里
扯裂每一种掩盖的面具
扯裂人心的特种虚伪
把人类赶到生命的舞台上
露出他们那赤裸公开的骨架
我的天空因为与四个女人的关系而受到污染
当我垂死地躺在那里
雷电乌云聚集在我四周
—那些我以麻木痛苦的手指涂写的晦暗冥思笔记 不久暴风雨就会停歇
一旦这些笔记出版了
暴风雨就会一新我记忆的风景
并为我蒙尘的骨头解渴
我的死将不会让我战胜生命
但是我的自白将可以使我永不腐朽
就在如此深沉的心境中,尼采写下了自己生命的孤独。面对世俗的非难,他依然勇敢地揭露一切,从童年到中年。
母亲的压抑、妹妹的玩弄、沙乐美的解脱、伯爵夫人的放浪形骸、柯希玛的坚持……。亲情、友情与爱情的错乱,在各种情欲的冲击下,尼采始终未曾蔑视女人。他需要女人,他甚至可以没有自己,却不能没有女人。
然而他却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女人。
尽管如此,尼采献上自己的遭遇,作为对世人无尽的爱。在他发出令人刺耳声音的背后,其实正揭露着一幕幕荒谬的景象。
面对着人生即将终结,病卧的尼采对自己做了*彻底的交代。他的思绪,从此未曾停止,尤其当我们释放自己的情欲时。
每个阅读尼采的人,
都可以在他的字里行间,
深刻地思索自己。
———记尼采《我妹妹与我》中文版的到来
内容简介
国家之中有两种权威来源:元首以及他的机构,即政府。元首是国家之中的智能——司法体系的来源。不好的元首以完美的机构为国家做事,比起好元首以有缺点的机构为国家做事,有可能做更多的事情。
我一生之中至少遇过四个人,这些人都认为,如果我置身于一种新的宗教场中,看起来一定不错。其中有三个是女人。我因而怀疑宗教,甚至怀疑女人。
我在日内瓦认识一个荷兰女孩,几小时之后就向她求婚,当时我想她可能会接受我的轻率求婚——求婚是源于一种突发的华格纳浪漫思想——心中很是害怕。但是,那一天命运眷顾我,那位美丽的荷兰女孩直接了当地拒绝了我。
我应该学习以我的同事布克哈特为榜样。他的那一本叔本华作品上写满了问号,我应该对所有迷住我的女孩,包括莎乐美小姐,加上问号。对女人的信仰是一种偶像崇拜。在「原则」不再值得男人表示忠诚的时代中,我们会在穿著普鲁士制服或丝制衬裙的偶像面前屈身。
无论对一个政府还是一个女孩偶像崇拜,都不是沦入异教精神,而是沦入愚蠢状态。
我是苏格拉底与幽灵的混血儿,我是遭天谴者之中一个会思想的鬼魂。这个世界厌倦了哲学家;我厌倦了我的苏格拉底自我。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疗药只不过是另一种病征——思想的病!我的心灵已经向终极的真理——绝对的确定性——挑战,而这种确定性已经让我变得疯狂。我的智能终于被解除了魔力,我所知道的事情比哈姆雷特少,比苏格拉底少,比一无所有少!这是*终的真理:并没有真理,只有垂死的灵魂痛苦地垂吊在「十字架」上
目录
中译序 记《我妹妹与我》中文版首译
英译序 遗落的一块拼图——曲折的出版过程
英译出版说明 对一些评论家的回应——出版社迟来的说明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对她的祷文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21.1¥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0¥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沉思录
¥8.7¥1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一种人生观
¥28.0¥42.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