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本《伤寒论》全释

包邮宋本《伤寒论》全释

1星价 ¥48.5 (7.5折)
2星价¥48.5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957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117295741 ; 978-7-117-29574-1

本书特色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及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综合运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自金代成无己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至今870余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进行阐释、注释者夥多,然多限于中十篇内容,对前四篇和后八篇注释者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伤寒论》的全面研读和理解。有鉴于此,本书以刘渡舟、钱超尘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并吸纳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宋本《伤寒论》10卷22篇808条原文,逐条进行校注、释义。本书的编写以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为宗旨,是目前较全面系统学习《伤寒论》的权威性、实用性著作,既可供初学者阅读,亦可供深造者参考。

内容简介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及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综合运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刘渡舟教授和钱超尘教授领衔编撰的《伤寒论校注》,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对宋本《伤寒论》进行了逐条校勘、考证,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并于2013年再版,被视为当今《伤寒论》的很好版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然此书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版本、校勘文字、训注疑难、阐发奥义,并未逐条对原文展开释义,使初学者难以全面领会其内涵。自金?成无己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至今870余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进行阐释、注释者多,然多限于中十篇内容,对前四篇和后八篇注释者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伤寒论》的全面研读和理解。本书以刘渡舟、钱超尘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并吸纳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宋本《伤寒论》十卷22篇808条原文,逐条进行校注、释义。本书的编写以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为宗旨,既可供初学者阅读,亦可供深造者参考。

目录

**部分:前四篇122条
卷**
辨脉法**(1~37条)
平脉法第二(38~82条)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83~108条)
辨痙濕暍脉證第四(109~122条)
第二部分:中十篇398条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第五(1~30条)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中第六(31~127条)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下第七(128~178条)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見太陽少陽合病法。
辨陽明病脉證并治第八(179~262条)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見陽明少陽合病法。
辨少陽病脉證并治第九(263~272条)方一首,并見三陽合病法。
辨太陰病脉證并治第十(273~280条)合三法,方三首。
辨少陰病脉證并治第十一(281~325条)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
辨厥陰病脉證并治第十二(326~381条)厥利嘔噦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辨霍亂病脉證并治第十三(382~391条)合六法,方六首。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脉證并治第十四(392~398条)合六法,方六首。
第三部分:后八篇288条
辨不可发汗病脉証并治第十五(1~32条)一法,方本阙。
辨可发汗病脉証并治第十六(33~79条)合四十一法,方一十四首。
辨發汗後病脉證并治第十七(80~112条)合二十五法,方二十四首。
辨不可吐第十八(113~116条)合四证。
辨可吐第十九(117~123条)合二法,五证。
辨不可下病脉證并治第二十(124~169条)合四法,方六首。
辨可下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一(170~215条)合四十四法,方一十一首。
辨發汗吐下後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二(216~288条)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傷寒論後序
附 录
附1:宋本《伤寒论》目录与子目
附2:关于宋本《伤寒论》校勘情况的若干说明
附3: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折算问题
附4:方剂索引
附5:《伤寒论》版本沿革大系表
附6: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宇航 ——从事《伤寒论》研究30余年。国家“十一五”《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标准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院长。主持课题5项,获省部级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伤寒学学科带头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