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分
包邮国共谈判史纲
既不是单纯地研究台湾,也不是单纯地研究祖国大陆,而是侧重研究40余年的海峡两岸关系,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之一。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54301572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1996-10-01
- 条形码:9787543015722 ; 978-7-5430-1572-2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定名为“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
编写出版这样一套丛书的愿望由来已久:一方面在主编《国共两党关系史》、《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后,感到这方面的内容浩博,要研究的问题多,难度大,需要推动和组织全国各地专家、教授集体攻关,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另一方面,自1988年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共两党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之后,许哆专家、教授不仅经常来函、来电,而且在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历届讨论会上,都要求主编一套丛书。于是开始酝酿编写工作,并于1993年4月,制定了“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的编写方案。
内容简介
作者主持编写这套丛书,既不是单纯地研究国民党,也不是单纯地研究共产党,而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70余年的国共两党关系;既不是单纯地研究台湾,也不是单纯地研究祖国大陆,而是侧重研究40余年的海峡两岸关系。总之,我们的着眼点是从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不同的侧面研究“两个关系”问题,既从纵的方面开展“两个关系”史的研究,又从横的方面开展“两个关系”论的研究,以论为主,史论结合。丛书初定20本,每本25-30万字。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努力揭示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发展的规律,力争做到体系科学,内容丰富,观点正确,资料可靠,语言畅达,融科学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体。
目录
(一)国际的苦心
(二)李大钊握手申江畔
(三)特殊形式的谈判
(四)“一大”上两党的论争
二 合作中的交涉与谈判
(一)关于“党团”问题的谈判与斗争
(二)联合战线中的斗争与上海谈判
(三)从黄埔争斗到蒋周交涉
(四)张国焘与及谭延闽的谈判
(五)汪陈密谈与《联合宣言》
(六)中断谈判与合作破裂
三 在两党交战的背后
(一)国共两党政策的变化
(二)莫斯科的秘密接触
(三)金陵城的相逢一笑
(四)不欢而散的上海会悟
四 谈判奏响合作的乐章
(一)西安交涉的艰难进展
(二)西子湖畔的许诺
(三)两次庐山谈判
(四)国共两党南京定大计
五 合作中的曲折谈判
(一)王明归国与武汉谈判
(二)关于两党合作机构的谈判
(三)军事谈判的受挫
(四)军事与边区问题的谈判
(五)关于划界问题的交涉
六 从中断谈判走向缓和
(一)峰回路转的枢纽
(二)邀请*
(三)“学生”与“校长”的谈判
(四)遗憾的会晤
七 调整两党关系的谈判
(一)西安重起交涉
(二)重庆再开谈判
(三)谈判桌
(四)越谈越僵的谈判
(五)关于党派会议的谈判
(六)希望之火熄灭
(七)参政员的延安之行
八 决定中国命运的谈判
(一)在胜利的声中
(二)祝酒声中的重庆谈判
(三)艰难行进的高层交涉
(四)战争不能左右谈判
(五)关于停战问题的谈判
(六)在政协会议的台前幕后
(七)交错进行的战争与谈判
九 大转变的前夜
(一)李宗仁密约*
(二)紧锣密鼓的谈判前奏
(三)初步交涉中的讨价还价
(四)北平正式谈判
(五)放弃谈判与逃离大陆
十 为了新的一轮谈判
结束语
后记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