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806594604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02-06-01
- 条形码:9787806594605 ; 978-7-80659-460-5
内容简介
6、识狱案例类
这类文献汇集了大量狱例,从案件的侦破、审理及揭案全过程,均有详尽而忠实的记录。
中国古代的审判制度有一个优点,就是注重原告、被告、证人的同时到场和自我辩论。这一点颇与现代审判中的“言词原则”相吻合。“言词原则”又称“口头原则”、“言词辩论原则”或“言词审理原则”。按现代大陆法系学者的解释,言词原则包括以下两层含义:其一,法庭审理和判决活动必须采用言词陈述的形式进行,一切审判活动,包括法官对审判的指挥、对当事人和证人的询问或讯问,对证据的调查和对判决的宣告,检察官、自诉人及其代理人的攻击,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防御,证人作证及鉴定人提供鉴定结论等都应当采用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其二,法庭判决只能以诉讼主体在法庭上以言词陈述的形式提供的证据材料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一切未在法庭审理中以言词的形式提出的事实和材料,都视为未曾发生或不存在,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正是由於造一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爆审语言材料。
这类文献数量非常丰富,主要有:《朝野命载》、《疑狱集》、《折狱龟鉴》(後又有《折狱龟鉴补》)、《元典章》、《南村辍耕录》、《棠阴比事》(後又有《棠阴比事补编》)、《谳狱稿》、《棘听草》、《驳案新编》、《益智编》、《智囊补》、《简斋集》、《鹿洲公案》、《成案备考》、《刑案汇览》、《驳案续编》、《刑案成式》、《秋谳辑要》、《历朝折狱纂要》、《四西斋决事》、《折狱奇闻》、喂山右谳狱记》、《盛京刑部原档》、《清代文字狱档》、《新世说》等。另外,在历朝史书中,此类内容亦甚多,如《左传》的《隐公三年》,《襄公四年》,《昭公十四年》,《国语》的《晋语》、《韩非子》的《外储说右上》、《吕氏春秋》的《孟春记》、《史记》中的《孝文本记》、《司马襄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张释之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漠书》中的《孝成趟皇后传》、《萧何传》、《东方朔传》、《胡建传》、《趟广汉传》、《王莽传》;《後澳书》的《光武帝记》、《董宣传》、《苏章传》、《郭躬传》、《党锢列传》、《循吏列传》、《寇悔传》、《侯霸传》、《桓谭传》、《虞廷传》、《梁统传》、《杜林传》、《酷吏列传》、《马援传》、《三国志》的《魏书·高柔传》、《吴书·三嗣主传》、《晋书》的《范注传》,《魏书》的《李崇传》、《司马悦传》,《周书》的《柳庆传》,《隋书》的《秦
目录
引言
1、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3、材料与方法
**章关於“中古及近代汉语”的时限
第二章中国古代法制文书的分类
第三章中国古代法制文书具有很高语言史价值的原因
1、法制文书的受众—平民大众化
2、法制文书的使用—方便简易性
3、法制文书的要求—忠实程度高
4、法制文书的语料—“同时资料”多
第四章 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1、法制文书中涌现了大量的新词
2、法制文书襄不少词语具有新义
3、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构词法研究
(1)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中的同义复词
(2)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中的附加法构词
(3)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裏的缩略
(4)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中双音节词语的不稳定性
4、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常用词演变研究
5、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词汇发展史研究
6、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术语词汇、大众词汇研究
(1)大众语词的法制术语化
(2)法制术语的大众语词化
第五章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语音史研究
第六章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语法史研究
1、量词的发展
2、方位名词的发展
3、方位名词的独用
4、个案考察
第七章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语言相互影响研究
第八章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汉语类词典及法制史研究文献裹一些词语的误读、误训和误校更正
参考文献
後记
节选
6、识狱案例类
这类文献汇集了大量狱例,从案件的侦破、审理及揭案全过程,均有详尽而忠实的记录。
中国古代的审判制度有一个优点,就是注重原告、被告、证人的同时到场和自我辩论。这一点颇与现代审判中的“言词原则”相吻合。“言词原则”又称“口头原则”、“言词辩论原则”或“言词审理原则”。按现代大陆法系学者的解释,言词原则包括以下两层含义:其一,法庭审理和判决活动必须采用言词陈述的形式进行,一切审判活动,包括法官对审判的指挥、对当事人和证人的询问或讯问,对证据的调查和对判决的宣告,检察官、自诉人及其代理人的攻击,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防御,证人作证及鉴定人提供鉴定结论等都应当采用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其二,法庭判决只能以诉讼主体在法庭上以言词陈述的形式提供的证据材料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一切未在法庭审理中以言词的形式提出的事实和材料,都视为未曾发生或不存在,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正是由於造一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爆审语言材料。
这类文献数量非常丰富,主要有:《朝野命载》、《疑狱集》、《折狱龟鉴》(後又有《折狱龟鉴补》)、《元典章》、《南村辍耕录》、《棠阴比事》(後又有《棠阴比事补编》)、《谳狱稿》、《棘听草》、《驳案新编》、《益智编》、《智囊补》、《简斋集》、《鹿洲公案》、《成案备考》、《刑案汇览》、《驳案续编》、《刑案成式》、《秋谳辑要》、《历朝折狱纂要》、《四西斋决事》、《折狱奇闻》、喂山右谳狱记》、《盛京刑部原档》、《清代文字狱档》、《新世说》等。另外,在历朝史书中,此类内容亦甚多,如《左传》的《隐公三年》,《襄公四年》,《昭公十四年》,《国语》的《晋语》、《韩非子》的《外储说右上》、《吕氏春秋》的《孟春记》、《史记》中的《孝文本记》、《司马襄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张释之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漠书》中的《孝成趟皇后传》、《萧何传》、《东方朔传》、《胡建传》、《趟广汉传》、《王莽传》;《後澳书》的《光武帝记》、《董宣传》、《苏章传》、《郭躬传》、《党锢列传》、《循吏列传》、《寇悔传》、《侯霸传》、《桓谭传》、《虞廷传》、《梁统传》、《杜林传》、《酷吏列传》、《马援传》、《三国志》的《魏书·高柔传》、《吴书·三嗣主传》、《晋书》的《范注传》,《魏书》的《李崇传》、《司马悦传》,《周书》的《柳庆传》,《隋书》的《秦孝王俊传》、《赵绰传》,《旧唐书》的《狄仁杰传》、《韩休传》,《新唐书》的《载胃传》、《李元索传》,《资治通监》卷三十九、卷五三,《三朝北盟会编》卷32,《宋史》的《王安石传》、《胡颖传》,《明史》的《杨靖传》、《周新传》、《海瑞传》、《循吏列传》,《清全祖实录》卷123等。另外,在一些学者的文集中亦有保留,如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104引《太祖实录》中有关李善长一案的狱辞等。另外,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文献中亦有不少案卷。如大谷2831、1013、1037、1254、1419、1256《贞观十七年六月高昌县勘问破城之日延所在事案卷》断片等。
7、评刑省看类
这类文献或为法吏一生治狱之感受、良策与忠告,或为刑部、大理寺等司法机关上奏之治狱汇报与建议。包括:《刑部事宜》、《平刑节要》、《佐治药言》、《祥刑经解》、《明刑管见录》、《秋审实缓比较条款》、《祥刑古鉴》、《审看拟式》等。
8、法医鉴定类
这类文包括: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封诊式》、《洗冤录》、《无冤录》、《牧令书》、《法诀启明》、《增订刑部说帖》、《提牢备考》、《检验格目》、《检验正背人行图》、《折狱龟鉴》、《棠阴比事》、《洗冤集录》等。
法医鉴定类作品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诉讼中物证制度与勘验笔录制度的反映。
有时又作“文字”。《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当时山定承了这件文字,叫僧儿问时。”又:“到晚衙,将这件文字呈了钱大尹。”
又作“文案”。王建《昭应官舍》诗:“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
[同事]
大众语词,本指行事相同。《书太甲》:“与乱同事,罔不亡。”孔颖达疏:“单指所行,则言事。”引申为“执掌同一事务”。《谷梁传·襄公十九年》:“与人同事,或执其君,或取其地。”
但“同事”在後来又成为一法制术语,意思是“共同犯罪之人”。此义《汉语大词典》及所有工具书似均未言及。《唐律疏议职制律》:“诸有事以财行求,得枉法者,坐脏论。不枉法者,减二等。即同事共与者,首者则并脏论,从者各依己分法。”
以上例属大众语汇法制术语化。
(2)法制术语的大众语词化
[五逆]
大众语词。亲属关系淡漠、六亲不认。《华严孔目章》三:“五逆,谓害父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僧,出佛僧血。”该词在敦煌文献裹经常出现。如《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又不见五逆之男,又不见孝顺之子。”王梵志诗:“父母是冤家,生一五逆子。”可见在唐代此词已成为一个大众词汇。
如果考察“五逆”的*早出处,可能与法制文书有关。帛书《经法》裏有这样一个例子:“阳窃者疾,阴窃者几(饥),土敝者亡地,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谓)五逆。”(又《经法·六分》裹还有六逆。:“六顺六逆,则存亡兴坏之分也。”)
[文凭]
法制术语:契约(此义《汉语大词典》漏释)、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S0343背《放良书样文》:“谨立放书文凭,以为後验。”P4525年代不详《留盈放妻书》:“勒此文凭,略述尔由。”《敦煌资料》**辑第431页《分家书样文》:“分枝各别,具执文凭,不许他年更相斗讼。”(又作“凭约”。S5700册子《放家童青衣女书样文》:“故对诸亲,给此凭约。”)又作“文书”。P4001《女人及丈夫手书样文》:”立此文书者,押指节为凭。”唐李德裕《王智兴度僧尼状》:“余是苏常百姓,亦无本州文凭,寻已勒还本贯。”
後成为大众语词。指:学校发给学生的录取或毕业证书。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考取文凭,方准用世。”
[文法]
法制术语。刑书。《史记·李将军列传》:“为人廉,谨於文法。”《旧唐书·职官志》:“凡文法之名有四,一日律、二日令、三日格、四曰式。”请比较:《新唐书·刑法志》:“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
後成为另一领域的术语。文章的做法。又指语法。元刘埙《隐居通义·文章四》:“公为文斩截峻刻,得左氏文法。”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讲》:“中国人本来不大讲文法。古文的文法,就是《马氏文通》一部。”
[格式]
法律术语。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又指两种法律文体(後一义《汉语大词典》漏释)。《北史·崔仲方传》:“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趟芬删定格式。”《唐六典》卷6《刑部郎中员外郎》条:“凡文法之名有四……三日格,四日式……均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式。”《唐律疏议·断狱》:“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张惊《龙筋凤随判》卷1:“举张泰之辜,无云格式。”王梵志诗:“天理为百姓,格戒亦须遵。”此之“格戒”正应为“格式”之字误。
然而,随着“格式”的使用面扩大,其意义也有所扩大,引伸指所有“规格样式”,如《北史·韩麒麟传》:“吉凶之礼,备为格式。”
在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中,“於”的省略是经常的事情。《王俊首岳侯状》:“张太尉道:‘我虏劫舟船,尽装载步人老小,令马军便陆路前去。”又:“这裹粮尽数著船装载前去。”是其证。
[细小]
《太平广记》卷442(引《法苑珠林》):“明日,有男子来问细小,昨行以寄宿,今为何在?孝子云:一狸,即已杀之。男子曰:君枉杀吾妇,何诬得言狸?”又:《敦煌变文集》卷一《张义潮变文》:“决战一阵,蕃军大败。生口细小活捉三百余人。”江蓝生、曹广顺二位先生释曰:“家眷、妻小。”
愚以为可释为“小孩”,其义恐无“妻子”义。请比较S389《肃都防戍都状上》:“其甘州吐蕃三百,细小相间五百余众……眷属细小等廿已来随往……拣得龙家丁壮及捆小壹佰玖人,退浑、达票、拱榆、昔达票、阿吴等细小共柒受到拾贰人。”“细小”与“眷属”相连成文,则“细小”不同於“眷属”。从此处还可以看出:“细小”是与“丁壮”相对的。则其义为”小孩”甚明。又段书伟《通俗文辑校》引《通俗文》:“不长曰幺,细小曰麽。”山颇有意思的是:在中古及近代又有“微捆”一词,其意义即为“年纪幼小”。《六度集经》卷二:“吾有两儿,皆尚微细。”亦可证。
在中古及近代汉语中,“细小”实际上与“碎小”“幼小”等同义,参考本书“碎小”条。
……
相关资料
序董志尧
启涛的《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在中古、近代汉语研究中,法制文书由於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口语及方俗语,有其无以替代的语料价值。但是,迄今尚未有人对中古、近代法制文书的语言作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启涛在充分占有资料、周密比较考证的基础上写成的这篇论文,填补了汉语史研究中的这一空缺,具有开创意义。
论文以法制文书语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又广泛利用当时的漠译佛典、敦煌变文、诗歌、散文、小说、史书、子书、类书、碑刻等其他语料作为旁证,并把语言研究置於当时广阔的人文、历史、地理、宗教、民族背景之中,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对传世及出土的法制文书中的新词、新义、常用词演变、构词法等作深入的探讨,并对这些语料中的语法、语音现象也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如:论文对法制文书裹的一些语言借用与融合现象做了新的思考,认为在重视周边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影响的同时,还应重视汉语对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论文对法制文书裏大量的语音通用与简化现象作出新的解释,认为不应简单地把唐五代西北方音与《切韵》音系看成继承关系。论文还对一些法制术语如“赔”、“吃”(表示被动)的来龙去脉做了详实而新颖的考证,并纠正了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与大型语文性辞书及法制史研究文献裹许多词语的误读、误训和误校,为丰富汉语史研究做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启涛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语言学功底,还能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如词汇扩散、词语扩散、词义感染、词汇兴替与结构变化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裹的诸多语言现象,且言之成理,体现出很强的理论语言学素养。
是为序。
董志翘
壬午夏于金陵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面纱
¥17.9¥49.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罗生门
¥10.0¥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鼠疫
¥12.6¥38.8 -
她们
¥16.0¥46.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