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慑与稳定-中美核关系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威慑与稳定-中美核关系

1星价 ¥10.5 (4.2折)
2星价¥10.5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gao***(三星用户)

修正上一条

上一条错了。修正如下 关于核武器战略的演变,一般资料都是以美国核战略为例论述,作者也多为西方人。复旦美国研究中心的老师们编写的这部著作,从中美两国在核战略上的比较和相互影响角度出发,入手点很好。

2011-05-16 22:50:18
0 0
gao***(三星用户)

冷僻的领域,深度的研究

核战略与核裁军,在国际政治中是个比较冷僻的领域,特别是作为其中一方的俄罗斯,材料比较缺乏。作者能就此问题作出这样深入的研究,实为珍贵。

2011-05-16 22:46: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00991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5-09-11
  • 条形码:9787800099151 ; 978-7-80009-915-1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威慑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探索中国和美国的核政策,并进而研究它们的核关系。本书认为核武器是一种不可首先使用的武器,它的作用在今天应当淡化而非强化;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低限度的核报复力量就可以构成有效核威慑政策的物质基础。维护中美核关系的稳定乃是两国今后面对的重要问题,作为核大国的美国尤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不应损害双方已经形成的相互威慑以外,两国还应该通过构建共同安全机制和共同安全文化来为稳定提供新的动力。

目录

前言
**章 威慑理论
**节 威慑概念
一 威慑的界定与逻辑
二 威慑与理性
三 威慑的有效性
第二节 权力、规范与威慑研究
一 政治现实主义与威慑理论
二 规范、认同与威慑
三 21世纪的威慑
小结
第二章 中美核威慑政策
**节 美国的核威慑政策
一 核武器:一种超级炸弹
二 核威慑思想的发展
三 核威慑思想的*终确立
四 冷战后的核威慑政策
第二节 中国的核威慑政策
一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二 核武库的小而全的结构
三 核威慑政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四 当前的核威慑政策
小结
第三章 中美核关系
**节 不稳定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一 朝鲜战争和印支战争期间
二 台海危机期间
三 中国进行**次爆炸试验前后
四 美国的核攻击遭到慑止的原因
第二节 稳定的时期:相互威慑和战略合作
一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时期
二 20世纪80年代:里根时期
第三节 稳定有所削弱时期:冷战后的中美核关系
一 中美关系的变化
二 美国:对中国核能力和核战略的怀疑与防范
三 中国:为维持中美核关系的稳定而努力
小结
第四章 中美核关系的走向
附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