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5065539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602,49页
- 出版时间:2007-05-25
- 条形码:9787506553957 ; 978-7-5065-5395-7
本书特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第32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
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第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组成。1933年,湘赣边根据地红军和湘鄂赣边根据地红军一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于6月中旬在湘赣边根据地组成红军第6军团,辖红17师(由湘赣边红8军改编)和红18师(当时只有湘鄂赣边红18军改编的一个团)。当时,军团未成立领导机关,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同志奉命率领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同年10月到达黔东印江县的木黄与第二军团会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11月到1935年8月,发动了湘西攻势,恢复和建设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二、六军团突破敌军的包围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到达西康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合。两军会师后,在党中央领导下,于7月初,第二、第六军团、第32军(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与张国焘的反党分裂主义进行斗争。接着与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抗日,10月,在甘肃的会宁地区与**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
内容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第32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第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组成。1933年,湘赣边根据地红军和湘鄂赣边根据地红军一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于6月中旬在湘赣边根据地组成红军第6军团,辖红17师(由湘赣边红8军改编)和红18师(当时只有湘鄂赣边红18军改编的一个团)。当时,军团未成立领导机关,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同志奉命率领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同年10月到达黔东印江县的木黄与第二军团会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11月到1935年8月,发动了湘西攻势,恢复和建设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二、六军团突破敌军的包围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到达西康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合。两军会师后,在党中央领导下,于7月初,第二、第六军团、第32军(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与张国焘的反党分裂主义进行斗争。接着与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抗日,10月,在甘肃的会宁地区与**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
目录
**部分 红二军团暨湘鄂西、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章 湘鄂西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
**节 大革命失败前后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
第二节 秋收起义和年关暴动 红色游击队的诞生
第三节 红四军及湘鄂边苏区的创建
第四节 红六军及洪湖苏区的创建
第五节 巴兴归和襄枣宜地区初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章 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节 红四、六军会师公安,红二军团成立
第二节 红二军团南征 枝柘坪改编
第三节 红三军转战荆当远,创建鄂西北苏区
第四节 洪湖根据地粉碎**、第二次“围剿”
第五节 第三次“左”倾路线开始在湘鄂西贯彻 洪湖苏区反第三次“围剿”
第六节 红三军返回洪湖苏区 湘鄂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第七节 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及襄枣宜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第三章 湘鄂西革命斗争的严重挫折
**节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进一步贯彻第三次“左”倾路线
第二节 红三军争夺襄北、保卫洪湖苏区的斗争
第三节 湘鄂西苏区**次“肃反”及其恶果
第四节 洪湖苏区反第四次“围剿”失败
第五节 湘鄂边、巴兴归、襄枣宜苏区和洞庭特区的丧失
第六节 红三军转往湘鄂边
第七节 红三军在湘鄂川边的艰苦斗争
第四章 红三军转战鄂川黔边界,创建黔东苏区
基本总结
第二部分 红六军团坚持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向黔东转移
**章 湘赣边地方武装在井冈山斗争的基础上坚持斗争 湘东独立师成立
第二章 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二、第三次“围剿”
第三章 湘赣军区和红八军成立 配合中央红军的进攻作战和粉碎第四次“围剿”
第四章 红六军团成立 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章 红六军团西征——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由湘赣转移到黔东
基本总结
第三部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二方面军长征
附录
后记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4¥2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