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1星价 ¥7.8 (3.4折)
2星价¥7.8 定价¥23.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cai***(三星用户)

整套继续收。

价格实惠,便宜又大碗,社科类经典。

2015-04-23 13:14: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0976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07-07-01
  • 条形码:9787811097672 ; 978-7-81109-767-2

内容简介

证据法学以往被一些研究者视为法学研究的畏途。1996年以前,我国法学界对证据法学的研究曾有过一个停滞期,学术水平在数年内没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数量也不多,令人有沉舟病树之叹。1996年以后,随着庭审方式的变革,要求以一定的证据规则配合新的庭审,这刺激了一些诉讼法学者将部分精力投入证据法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和“三大”诉讼法典的准备再修改,进一步推动了证据法学研究在争鸣中向纵深发展。为满足建构司法实践中切实可行的证据规则体系的需要,证据规则成为近年来证据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证据规则的论著不少。不过,全面、系统探讨传闻证据规则的专著在内地尚属鲜见。

目录

**章 术语辨析
 **节 传闻,传闻证据(hearsay,hearsay evidence)
  一、学理解释
  二、成文法上的定义
  三、多重传闻,传闻中的传闻(hearsay within hearsay)
  四、非传闻(non hearsay)
  五、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hearsay rule)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定义
  二、传闻证据规则的性质
第二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起源和发展
 **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确立
  一、**个时期,16世纪中期,传闻证据规则的起源时期
  二、第二个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初,传闻证据规则的重大过渡时期
  三、第三个时期,18世纪,传闻证据规则的巩固时期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
  一、传闻证据规则适用于明示陈述
  二、传闻证据规则适用于默示陈述
  三、电子证据
 第三节 大陆法系相关规定的历史发展
  一、罗马教会法的处理方式
  二、大革命以后的处理方式
  三、大陆法系处理方式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联合国文件及外国证据法中的相关规定
 **节 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二、《联合国少年司法*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中的相关规定
  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普通法系国家的传闻证据规则
  一、英国的传闻证据规则
  二、美国的传闻证据规则
  三、加拿大的传闻证据规则
  四、澳大利亚的传闻证据规则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一、法国的相关规定
  二、德国的相关规定
 第四节 意大利、日本和俄罗斯的相关规定
  一、意大利的传闻证据规则
  二、日本的传闻证据规则
  三、俄罗斯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节 香港证据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一、香港法律制度概况
  二、香港证据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第二节 澳门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一、澳门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证据制度概况
  二、澳门刑事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 台湾“刑事诉讼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一、台湾“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制度概况
  二、台湾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三、台湾学者的观点
第五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
 **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内在价值——发现案件真相与实体公正
  一、传闻证据不是*佳证据
  二、传闻证据通常不是在宣誓之后作出的
  三、传闻证据无法进行交叉询问
  四、法官和陪审团无法观察陈述者的行为举止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外在价值
  一、传闻证据规则与程序公正
  二、传闻证据规则与效率
  三、传闻证据规则与平等武装和保护公共利益
  四、传闻证据规则与秩序和防止政府滥权
第六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节 普通法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一、已故人的陈述
  二、可采纳的作为有关事情一部分的陈述
  三、公共文书和记录(public documents and records)
  四、权威出版物中的记录(reference works)
  五、先前程序中所作的记录
 第二节 英国成文法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一、**手书面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二、商业文件和其他文件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三、行使自由裁量权去排除某些证据
  四、由计算机制作出来的文件
  五、《1988年刑事司法法》第32条A项对例外的补充
 第三节 美国制定法上的例外
  一、不必要亲自陈述的例外
  二、不能亲自陈述的例外
  三、“传闻中的传闻”的例外
  四、用于攻击和支持陈述者的可信性的例外
  五、其他例外
 第四节 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理由及评价
  一、有关传闻证据规则设置例外的理由
  二、对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评价
第七章 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诉讼
 **节 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和司法状况
  一、立法状况
  二、相关司法状况(仅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二、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可行性
 第三节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构想
  一、我国学者的立法构想及对其的分析
  二、笔者的主张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玫,女.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l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院,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在职攻读诉讼法学硕士和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美国杜肯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还曾经出访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家,并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地区讲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外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港澳台刑事诉讼法等,发表相关学术专著、论文若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