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书画:百年辉煌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经济形态

包邮海派书画:百年辉煌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经济形态

1星价 ¥13.7 (5.3折)
2星价¥13.7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4122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807412205 ; 978-7-80741-220-5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上海开埠后租界兴起、中西交汇、开放多元这个特定的历史为背景;从商贸繁荣、市场运作、金融发达这个经济结构形态上对**代、第二代、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与经济形态进行了综合评析。内容包括海派书画的崛起与发展、**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和经济形态、海派书画收藏与海派书画创作的对应等。

内容简介

总序 李伦新
引言:一个滞后、一个遗憾,一个旧结、一个公案
**章 海派书画的崛起与发展
 **节 历史背景:海派文化艺术圈的形成
 第二节 艺术背景:海派艺术的求变创新
 第三节 经济背景:海派书画的市场运作与推介
第二章 **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和经济形态
 **节 早期海派书画家的创作状况及生存条件
 第二节 赵之谦的变通精神与创新意识
 第三节 任伯年的典范意义与建树作用
 第四节 清末海派书画家的经济形态
 第五节 关于任伯年的死后萧条考
第三章 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与经济形态
 **节 吴昌硕书画篆刻全方位的突破
 第二节 海派艺术时空中的吴昌硕及其领袖效应
 第三节 王一亭的从艺经历及商贾意识
 第四节 王一亭的书画创作与独特贡献
 第五节 士大夫群体在辛亥年后的华丽转身
 第六节 海派书画润格飙升的社会经济成因
 第七节 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的润格收入及经济结构
第四章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与经济形态
 **节 大海派文化艺术圈全盛期下的海派书画发展综述
 第二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特征和中西交融
 第三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群体构成及创作状况
 第四节 刘海粟、徐悲鸿、张大干、潘天寿的艺术地位及历史影响
 第五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经济形态
第五章 海派书画收藏与海派书画创作的对应
 **节 海派书画收藏三次高潮的兴起
 第二节 海派书画收藏的五大名家
 第三节 海派书画收藏的历史渊源和群体构成
 第四节 海派书画收藏为创作提供了艺术资源与笔墨参照
 第五节 海派书画创作为收藏历练了独到的鉴定目光和考辨感晤
第六章 海派书画艺术教育溯源
 **节 筚路蓝缕的上海美专
 第二节 规范严谨的上海新华艺专
 第三节 培养女子艺术人才的中华女子美术学校
 第四节 其他各类艺校
论文汇选
 展事形态·笔墨语境·觉悟参照
 对上海当代书法篆刻创作的述评及思考
 老城隍庙豫园的楼匾楹联
 董其昌南北宗新论及新考
跋 郑家尧
后记 曾经沧海般的惶恐与兴奋

目录

总序 李伦新
引言:一个滞后、一个遗憾,一个旧结、一个公案
**章 海派书画的崛起与发展
 **节 历史背景:海派文化艺术圈的形成
 第二节 艺术背景:海派艺术的求变创新
 第三节 经济背景:海派书画的市场运作与推介
第二章 **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和经济形态
 **节 早期海派书画家的创作状况及生存条件
 第二节 赵之谦的变通精神与创新意识
 第三节 任伯年的典范意义与建树作用
 第四节 清末海派书画家的经济形态
 第五节 关于任伯年的死后萧条考
第三章 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与经济形态
 **节 吴昌硕书画篆刻全方位的突破
 第二节 海派艺术时空中的吴昌硕及其领袖效应
 第三节 王一亭的从艺经历及商贾意识
 第四节 王一亭的书画创作与独特贡献
 第五节 士大夫群体在辛亥年后的华丽转身
 第六节 海派书画润格飙升的社会经济成因
 第七节 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的润格收入及经济结构
第四章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与经济形态
 **节 大海派文化艺术圈全盛期下的海派书画发展综述
 第二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特征和中西交融
 第三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群体构成及创作状况
 第四节 刘海粟、徐悲鸿、张大干、潘天寿的艺术地位及历史影响
 第五节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经济形态
第五章 海派书画收藏与海派书画创作的对应
 **节 海派书画收藏三次高潮的兴起
 第二节 海派书画收藏的五大名家
 第三节 海派书画收藏的历史渊源和群体构成
 第四节 海派书画收藏为创作提供了艺术资源与笔墨参照
 第五节 海派书画创作为收藏历练了独到的鉴定目光和考辨感晤
第六章 海派书画艺术教育溯源
 **节 筚路蓝缕的上海美专
 第二节 规范严谨的上海新华艺专
 第三节 培养女子艺术人才的中华女子美术学校
 第四节 其他各类艺校
论文汇选
 展事形态·笔墨语境·觉悟参照
 对上海当代书法篆刻创作的述评及思考
 老城隍庙豫园的楼匾楹联
 董其昌南北宗新论及新考
跋 郑家尧
后记 曾经沧海般的惶恐与兴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琪森,1954年5月4日生,上海市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播综艺部主任编辑。1978年开始发表评论、小说、散文等。曾赴日本、新加坡举办个人艺展及讲学。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通史》,系上海成人高校教材、小说集《上海六记》、艺术评论集《海上翰墨雅韵》等。在《上海文学》、《小说界》、《社会科学》、《萌芽》、《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等发表评论、小说、散文、随笔100多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