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1星价
¥15.4
(4.1折)
2星价¥15.4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12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51
- 出版时间:2007-09-01
- 条形码:9787500461289 ; 978-7-5004-612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著。全书共八个部分,主要包括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战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之路。本书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较具权威性的著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一 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考
1.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
3.“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的经济发展观
4.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经济发展观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时期的经济政策
(三)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政策
1.中小工业企业国有化
2.余粮收集制
3.义务劳动制
4.经济关系实物化
5.一长制
6.电气化计划
(四)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粮食税制
3.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4.合作制
5.探索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
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五)新经济政策:两次战役之间的间歇,还是必须
长期坚持的国策
1.新经济政策初期和后期列宁的不同认识
2.俄共(布)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认识
小结
二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
(一)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观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2.“必须竭力和尽可能的加快速度”
3.当新经济政策“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4.“我国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
5.“两个对立的阵营存在之经济结果,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1.国家工业化战略
2.农业集体化战略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
1.高度集权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特点
2.高度集权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的原因
3.高度集权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地位
(四)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非主流观点
1.布哈林论过渡时期工农联盟
2.布哈林论经济综合平衡
小结
三 战后苏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四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曲折发展的原因
五 毛泽东时期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六 毛泽东时期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七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
八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
结束语 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若干经验教训
参考书目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考
1.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
3.“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的经济发展观
4.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经济发展观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时期的经济政策
(三)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政策
1.中小工业企业国有化
2.余粮收集制
3.义务劳动制
4.经济关系实物化
5.一长制
6.电气化计划
(四)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粮食税制
3.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4.合作制
5.探索按劳分配的具体方式
6.“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
(五)新经济政策:两次战役之间的间歇,还是必须
长期坚持的国策
1.新经济政策初期和后期列宁的不同认识
2.俄共(布)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认识
小结
二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
(一)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观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2.“必须竭力和尽可能的加快速度”
3.当新经济政策“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4.“我国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
5.“两个对立的阵营存在之经济结果,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1.国家工业化战略
2.农业集体化战略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管理体制
1.高度集权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特点
2.高度集权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的原因
3.高度集权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地位
(四)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非主流观点
1.布哈林论过渡时期工农联盟
2.布哈林论经济综合平衡
小结
三 战后苏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四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曲折发展的原因
五 毛泽东时期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六 毛泽东时期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七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
八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
结束语 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若干经验教训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贯一,194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兼任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经济学院院长。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湖北省土地经济学会理事、武汉市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价格学会顾问、武汉市房地产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比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独立承担多项国家课题,出版《房地产经济学》等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8¥68.0 -
国富论
¥9.7¥35.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资本论
¥30.3¥59.8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23.1¥68.0 -
文化经济学
¥21.4¥60.0 -
博弈论
¥10.9¥3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4.8¥39.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7.9¥5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4.6¥56.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国富论
¥19.7¥58.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 -
资本论
¥18.6¥49.0 -
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
¥37.6¥5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