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00068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149
  • 出版时间:2007-10-01
  • 条形码:9787800006807 ; 978-7-80000-680-7

本书特色

印刷机设计…….。……………….…张海燕编著
分色原理与方法….….…一…………王强编著
印刷概论...…...…..………….……一….….刘真编著
印刷工艺学........…....….….......。刘  昕编著
印刷色彩学……………………….周世生主编
印刷机械.……………………….成刚虎编著
印刷材料及适性……。…....。.…….齐晓□编著
印前处理、制版及打样    ………张□等编著
印刷图文复制原理与工艺……..…….刘全香编著
印刷设备与工艺…………….…….唐万有编著
数字印前原理与技术……..……..…史瑞芝编著
印刷过程及自动化…………..…....孙玉秋编著
印刷应用光学………….…………徐艳芳编著
印后加工工艺与设备………….……张选生主编
特种印刷技术…………………….唐正宁编著
印刷专业英语………………….…程常现编著

节选


    印刷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材料等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
新的技术,特别是在印前处理、制版和打样工艺新技术方面更是层出不穷。对于印刷工程专
业的学生,学习印前处理、制版和打样中出现的新技术,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印
刷技术的发展方向。
    印前处理、制版和打样是印刷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包含的内容繁多,既包括印前图文处
理、分色、制版及打样的内容,也包括平版、凸版、凹版、丝网版几种不同的制版方法,这
些内容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书按照印刷中的阶调复制、颜色复制和清晰度复制的思路编排内容,讲解印前处
理、制版、打样的过程,将印前几个环节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对整体工艺的理解
和掌握。
    本书**章介绍制版工艺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讲述阶调复制原理、加网技术和阶调复制
曲线;第三章讲述色彩复制原理、黑版与底色去除原理和非彩色结构原理与色彩管理技术和
图像的扫描与颜色校正,第四章讲述清晰度复制原理;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讲述了平版、凹
版、丝网版及凸版的常规制版工艺和新制版方法;第九章介绍CTP技术和数码工作流程;第
十章讲述传统和数码打样工艺。本书这样编排,克服了以往只侧重胶印方法讲解,忽略或割
裂开其他印刷方式的缺点,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各种制版的方法,可以从中总结出共性和个
性的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三点:**,内容体系完整、系统;第二,内容新颖,
包括计算机直接制版、色彩管理、数字化工作流程及数字打样等近年出现和使用的新技术;
第三,图文并重,可读性强,本书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插入大量插图,力求达到以图辅
文、图文互补的效果。
    全书共分十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八章由张□编写,**章、第九章及第十章由王大新
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印刷前辈和同行在各类印刷杂志和书籍上介绍的印前处
理、制版及打样工艺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周世生、曹从军、赵金娟等同志的大力
协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8月

平版制版
第m节  桌面出版系统的制版-I-艺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泛指能够完成页面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由彩色图
像输入、图像编辑处理、文字编辑处理、版面设计、图文合成、图文输出等部分组成,能够
完成从彩色图像输入到图文混排、分色版输出和打样的整个工艺过程。
  一、桌面出版系统的制版工艺流程
  在制版过程中,首先进行工艺设计和彩色创意,通常彩色创意是在广告公司,由设计人
员完成的,而工艺设计是由印刷企业的工艺设计人员完成的;再将图像原稿通过扫描录入,
文字原稿人工录入,将图文原稿变成数字化的数据;接着在DTP图文处理系统中,进行文
字排版、图像色彩修正、图像创意等处理,并利用排版软件进行图文混排;接着把页面转成
Ps文件,再经过RIP对图文进行栅格化和加网处理,送到输出设备,记录成胶片或印版。
在整个制版过程中,要在不同的工序进行三次不同的打样(见图5—1)。
    图5—1中实线部分为传统彩色桌面出版工艺,此工艺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推广,工艺已
经很成熟并且完善。图5—1中虚线部分为直接制版工艺(CTP),此工艺是近几年才推广使
用的,工艺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工艺设计的内容
  工艺设计是一项指导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是彩色复制各工序工艺的综合应用与合理
匹配,这项工作决定了彩色印刷复制品的复制质量和生产成本。因此,只有确定出合理的工
 艺才能保证印刷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的需要。
    1-工艺设计的概念
    工艺设计是指印刷品在复制前根据客户的要求、产品的种类、原稿的特点和印刷适性等
  条件进行的总的设计计划,并对印刷品质量作出明确的估计。
    2.工艺设计的作用
    印刷与一般工业产品的加工不同,它是建立在复制理论、印刷适性和艺术理论的基础上
  的加工过程。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必须根据原稿的特点、图文复制质量要求、人员技术水平
  和企业的生产条件来综合考虑,全盘计划。印刷工艺设计对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概括地讲,工艺设计具有如下作用:
    (1)工艺设计是进行彩色图像复制数据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也
  是稳定、控制、分析和提高复制质量的关键和依据,是进行新工艺研制的基础。
    (2)工艺设计为彩色图像复制中生产过程控制、设备调整、各工序的协调提供科学的
  数据,是统一生产管理、规范操作、人员组织、设备协调的依据。
    (3)工艺设计可以使彩色图像复制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数据化、规范化、标准化管
  理的转变,形成生产管理科学化和计算机自动化生产管理的新格局并提供原始参考数据。
    3.工艺设计的一般内容
    工艺设计贯穿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其主要内容有:
    (1)整理原稿
    根据客户的要求核对原稿的数量、原稿的比例、印刷品的版式和规格等;核对客户提供
  的数据文件是否符合制版、印刷工艺的要求。
    (2)绘制版式
    根据客户的开本要求、版式要求,绘制出符合制版、印刷、装订工艺要求的版式清样。
    (3)确定工艺方案
    根据印刷品的种类、原稿的特点和印刷材料的适性等条件确定工艺方案。其中包括:工
  艺流程、加网线数、色版数、折页方式、装订方式等。
    (4)其他内容
    工艺设计还应包括:印数、纸张种类、油墨种类、各种辅料的种类、各工序的生产时
  间等。
    三、拼大版
    拼大版是将图文混排好的单页文件,采用组版软件按工艺要求拼成大幅面的版面,并进
  行输出前的图文处理和输出参数的设置。
    L分色版的辅助信息
    对于输出的分色版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色标、版别。
    ②灰度梯尺。
    ③印刷控制条。
    ④三线齐全:裁切线、折线、角线。
  2.手工拼版
  (1)根据工艺设计绘制台纸
  ①将台纸固定,常用定位方法有打孔、用胶带固定在拼版台上。
  ②确定咬口的尺寸和方向。
  ③绘制范围线,其中包括出血尺寸。
  ④绘制规矩线,包括必须的裁切线、折线、角线。
  ⑤绘制版心范围线。
  (2)拼规矩线、印刷控制条、版别、咬口标记。
  (3)拼图和文的分色片。   
  3.计算机拼大版
  计算机拼大版是桌面出版系统的**组成部分,有许多软件都能实现组版功能,有些软
件是专门用来组版的,如海德堡公司开发的软件;有些软件拼大版是附属功能,如图形软件
C0reldraw、Freehand等。
    (1)专门组版软件的主要功能
    一般的组版软件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①自动生成版标:裁切线、折线、角线、印刷控制条、页码等。
    ②自由拼贴:可以将不同的版面自由地组合在同一版上。
    ③自动折手:根据折页方式、装订方式生成折手。
    ④自动连拷:对于在同一版面上多次重复出现的文字、图案可以实现自动连续拷贝,功
能类似于过去的联晒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