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

1星价 ¥111.0 (7.5折)
2星价¥111.0 定价¥148.0
商品评论(6条)
nai***(三星用户)

江南建筑群与地方特色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2020-05-26 12:12:07
0 0
wjz***(三星用户)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非常实惠,很棒很赞

2020-04-05 23:39:0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82577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
  • 页数:349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61825778 ; 978-7-5618-2577-8

本书特色

大16开平装,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仲奋,书圣王羲之第五十五代嫡孙,曾获国家交通部设计一等奖、国家专利及基尼斯纪录,主要建筑作品有北京地坛牡丹园、湖南张家界天门山、黑龙江镜泊湖等多处景区的开发方案设计,以及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重点工程——地坛牌楼和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首都机场高速路“国门”(天竺收费总站)的设计施工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为本书题名
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著名古建筑学家杜仙洲、罗哲文为本书题诗
铜版纸全彩印制,配有大量照片与手绘,图文并茂,内容全面而详细,深具学术性与专业性
书后还收录了较为详细的东阳建筑工匠名录,东阳民居建筑体系砖瓦尺寸调查表,东阳历代都、乡、镇名对照及土著乡民分布表,东阳建筑大事记(公元195-1998年)等

  东阳民居,起源、发展、成熟于浙江省中部的东阳市,故名。但它不仅是东阳本土的住宅形式,而且是一个建筑体系,覆盖着北起湖州,南至处州(今丽水市),东至新昌、嵊州,西至婺源、徽州的广大地区。在东阳市,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艺术遗产”的明清古建筑群就有260多处。这些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由“东阳帮”工匠及其后代和徒弟们,按东阳民居建筑模式建造的。而研究东阳民居建筑体系,不能不提“东阳帮”。“东阳帮”是东阳工匠的代称,是一个以建筑业为主的行业帮,是东阳民居建筑体系的缔造者。它形成于南宋京都临安建设时期,与“宁波帮”、苏州吴县地区的“香山帮”一起,是当时三足鼎立的建筑行帮。
  《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是一部真实全面反映东阳建筑历史文化的专著。本书从地理气候、自然资源、建筑沿革、工匠技法及民俗风情出发,以传统风水、宜居环境、建筑美学为主线,以历史辩证的观点,系统介绍了浙江东阳民居建筑,包含东阳民居的建筑发展史、建筑特征、特色精粹、营造方式、雕饰题材、建筑文化、“东阳帮”工匠常用工具及相关轶事等。作者王仲奋曾多次专程南下考察、寻访、征集资料,对东阳传统民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本书内容全面,分析深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结合图片实例,形象、直观、真实地衬托出“东阳帮”历经千年、承前启后、精心培育出来的东阳传统民居这一建筑奇葩,全面展示东阳民居建筑体系的风貌,是中国民居研究中颇为全面的杰作。
  书后还收录了较为详细的东阳建筑工匠名录(包括东阳著名老艺人、解放前在境外设店经营或从业的老艺人、东阳木雕艺人新秀代表名录)以及东阳民居建筑体系砖瓦尺寸调查表、东阳民居建筑常用尺寸对比换算表、东阳民居(木雕装饰)建筑普查表、东阳历代都、乡、镇名对照及土著乡民分布表、196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所作《东阳民居调查报告》、东阳建筑大事记(公元195-1998年)等。
  作者王仲奋先生少年时曾操斧锯习艺,对传统民居有深厚的感情。后来外出读书、参军革命,复员后于工作中悉心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在古建保护及中式新建筑设计中做出了很大成绩。众所周知的北京地坛牌楼、首都机场高速路上的“国门”,都是他精心设计的成功之作。离休后,王仲奋又致力于东阳民居的研究,多次专程南下实地考察,踏遍整个浙江和赣东北、苏皖南部地区,寻访“东阳帮”的足迹,调查、测绘,访问长者和老工匠,查阅文献族谱……历经数载,终于完成了这部民居研究巨著。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后期,作者为民居研究探寻课题,曾到过浙江东阳。那时普通话尚未普及,当地人听不懂作者的话,作者试着说了几句上海话,仍是不行。幸好有一位小学生找来了他的老师。这位老师是复员军人,在了解了作者的来意后,他领作者去了“卢宅”。他说:“东阳人的住房以‘十三间头’为典型。卢宅村就是由许多个十三间头组成的大住宅群,看了卢宅就可以了解东阳民居了。”卢宅村的一座座石牌坊和庄严的肃雍堂深深地震撼着作者。后来,又到离城很远的农村——白坦等地考察,一路看到的也是那多行并列、布满木雕、多退(东阳方言,即幢)十三问头组合的大住宅群。这哪像住宅,简直是雕刻艺术馆。更让作者直觉地感到这是一种颇富历史传承的成熟的居住建筑模式。
作者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做过“浙江民居”专题研究。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科研为生产服务”的年代。作者将专题研究的目标锁定在为建筑设计找寻可供参考的手法上,用采风的方式,将调研所得形象地传达给建筑设计人士。民居研究从学术上讲,应是以建筑学为枢纽,与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民俗学、历史等相配合。作者自知掌握不好,所以有意避开大住宅,只学手法。就是这样,在*终成果中仍然容纳了东阳白坦村务本堂、水阁庄叶宅等大型住宅实例。明知会遭到批判,仍难割合,足见东阳民居之魅力。
王仲奋先生少年时曾操斧锯习艺,对传统民居很有感情。后来外出读书,参军革命。复员后,于工作中悉心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在古建保护及中式新建筑设计中做出成绩。众所周知的北京地坛牌楼、首都机场高速路上的“国门”,都是他精心设计的成功之作。离休后,他又致力于东阳民居的研究,多次专程南下实地考察,踏遍整个浙江和赣东北、苏皖南部地区,寻访“东阳帮”的足迹,调查、测绘,访问长者和老工匠,查阅文献族谱等。历时数载,完成了一部民居研究巨著。该书从地理气候、自然资源、建筑沿革、工匠技法及民俗风情出发,以传统风水、宜居环境、建筑美学为主线,以历史辩证的观点,系统介绍了东阳民居建筑,内容丰富,分析深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中国民居研究中颇为全面的杰作。

目录

概述
**章 东阳民居建筑史
**节 东阳的自然与社会
第二节 东阳民居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东阳民居建筑体系与“东阳帮”
第二章 东阳民居的建筑特征
**节 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东阳民居的基本型类
第三节 东阳民居的村落布局
第四节 东阳民居的单体建筑平面布局
第五节 东阳民居群落建筑的平面布局
第三章 东阳民居建筑的营造
**节 营造用尺
第二节 奠基
第三节 基础,墙,地面
第四节 木构架
第五节 斗棋
第六节 屋顶
第七节 装修与装饰
第八节 东阳民居的美学特征
第四章  东阳民居建筑的雕饰题材
第五章 东阳建筑文化
第六章 “东阳帮”建筑工匠常用工具
第七章 东阳建筑轶事
第八章 东阳建筑工匠名录
附录
后记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王仲奋,曾用名王子林,族谱名能宝,书圣王羲之的第五十五代嫡孙。1932年生,祖藉浙江,1949年参军,历经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川东剿匪、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196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戎马生涯后,继续致力于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中国名寺志典》《中国名窟名洞辞典》《地坛史略》《乾隆皇帝祭地》《北京地坛牌楼原貌考证》《北京地坛(明代)的设计思想与疑问考证》《永乐大钟何时移悬大钟寺》《探索皖南(徽州)古村落建筑的“身世”源流》《辉煌在徽州的东阳建筑》《对传统木构架建筑的保护修建发展方向的浅见》《东阳木雕殿装饰》《抗美援朝*后一仗》等三十余部著作及论文。
  王仲奋曾获国家交通部设计一等奖、国家专利及基尼斯纪录。其主要建筑作品有北京地坛牡丹园、朝阳大环牌楼及仿古景园、湖南张家界天门山、黑龙江镜泊湖等十多处旅游景区的开发方案设计,以及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重点工程——地坛牌楼和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首都机场高速路“国门”(天竺收费总站)的设计施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