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36452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3645236 ; 978-7-5336-4523-6
节选
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总 序
戴 逸
二oo二年八月,国家批准建议纂修清史之报告,十一月成立由十
四部委组成之领导小组,十二月十二日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
工程于焉肇始。
清史之编纂酝酿已久,清亡以后,北洋政府曾聘专家编写长清史
稿二》,历时十四年成书。识者议其评判不公,记载多误,难成信史,久
欲重撰新史,以世事多乱不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领导亦多
次推动修清史之事,皆因故中辍。新世纪之始,国家安定,经济发展,
建设成绩辉煌,而清史研究亦有重大进步,学界又倡修史之议,国家采
纳众见,决定启动此新世纪标志性文化工程。
清代为我国*后之封建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距今未
远。清代众多之历史和社会问题与今日息息相关。欲知今日中国国情,
必当追溯清代之历史,故而编纂一部详细、可信、公允之清代历史实属
切要之举。
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广搜确证,以为依据。必借此史料.乃
能窥见历史陈迹。故史料为历史研究之基础,研究者必须积累大量史
料,勤于梳理,善于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进行科学之抽象,上升为理性之认识,才能洞察过去,认识历史规
律。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犹如水之于鱼,空气之于鸟,水涸则鱼逝,气
盈则鸟飞。历史科学之辉煌殿堂必须岿然耸立于丰富、确凿、可靠之史
料基础上,不能构建于虚无飘渺之中。吾侪于编史之始,即整理、出版
《文献丛刊》、《档案丛刊》,二者广收各种史料,均为清史编纂工程之重
要组成部分,一以供修撰清史之用,提高著作质量;二为抢救、保护、
开发清代之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
清代之史料,具有自身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多、乱、散、新四字。
一曰多。我国素称诗书礼义之邦,存世典籍汗牛充栋,尤以清代为
<节选内容>=盛。盖清代统治较久,文化发达,学士才人,比肩相望,传世之经籍史
乘、诸子百家、文字声韵、目录金石、书画艺术、诗文小说,远轶前
朝,积贮文献之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昔梁元帝聚书十四万卷于
江陵,西魏军攻掠,悉燔于火,人谓丧失天下典籍之半数,是五世纪时
中国书籍总数尚不甚多。宋代印刷术推广,载籍日众,至清代而浩如烟
海,难窥其涯溪矣。《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清代书籍九千六百三十三种,
人议其疏漏太多。武作成作《清史稿补编》,增补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
种,超过原志著录之数。彭国栋亦重修《清史稿艺文志》,著录书一万
八千零五十九种。近年王绍曾更求详备,致力十余年,遍览群籍,手抄
目验,成《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为,增补书至五万四千八百八十种,超过
原志五倍半,此尚非清代存留书之全豹。王绍曾先生言:“余等未见书
目尚多,即已见之目,因工作粗疏,未尽钩稽而失之眉睫者,所在多
有。”清代书籍总数若干,至今尚未能确知。
清代不仅书籍浩繁,尚有大量政府档案留存于世。中国历朝历代档
案已丧失殆尽(除近代考古发掘所得甲骨、简牍外),而清朝中枢机关
(内阁、军机处)档案,秘藏内廷,尚称完整。加上地方存留之档案,
多达二千万件。档案为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形成之文件,出之于当事人
亲身经历和直接记录,具有较高之真实性、可靠性。大量档案之留存极
大地改善了研究条件,俾历史学家得以运用**手资料追踪往事,了解
历史真相。
二曰乱。清代以前之典籍,经历代学者整理、研究,对其数量、类
别、版本、流传、收藏、真伪及价值已有大致了解。清代编纂《四库全
书二》,大规模清理、甄别存世之古籍。因政治原因,查禁、篡改、销毁
所谓“悖逆”、“违碍”书籍,造成文化之浩劫。但此时经师大儒,联袂
入馆,勤力校理,尽瘁编务。政府亦投入巨资以修明文治,故所获成果
甚丰。对收录之三千多种书籍和未收之六千多种存目书撰写详明精切之
提要,撮其内容要旨,述其体例篇章,论其学术是非,叙其版本源流,
编成二百卷《四库全书总目》,洵为读书之典要、后学之津梁。乾隆以
后,至于清末,文字之狱渐戢,印刷之术益精,故而人竞著述,家娴诗
文,各握灵蛇之珠,众怀昆冈之璧,千舸齐发,万木争荣,学风大盛,
典籍之积累远迈从前。惟晚清以来,外强侵凌,干戈四起,国家多难,
人民离散,未能投入力量对大量新出之典籍再作整理,而政府档案,深
藏中秘,更无由一见。故不仅不知存世清代文献档案之总数,即书籍分
<节选内容>=类如何变通、版本庋藏应否标明,加以部居舛误,界划难清,亥豕鲁
鱼,订正未遑。大量稿本、抄本、孤本、珍本,土埋尘封,行将澌灭。
殿刻本、局刊本、精校本与坊间劣本混淆杂陈。我国自有典籍以来,其
繁杂混乱未有甚于清代典籍者矣!
三日散。清代文献、档案,非常分散,分别庋藏于中央与地方各个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教学研究机构与私人手中。即以清代中央一
级之档案言,除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一千万件以外,尚有一大部分
档案在战争时期流离播迁,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外,尚有藏于沈
阳辽宁省档案馆之圣训、玉牒、满文老档、黑图档等,藏于大连市档案
馆之内务府档案,藏于江苏泰州市博物馆之题本、奏折、录副奏折。至
于清代各地方政府之档案文书,损毁极大,但尚有劫后残余,璞玉浑
金,含章蕴秀,数量颇丰,价值亦高。如河北获鹿县档案、吉林省边务
档案、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河南巡抚藩司衙门档案、湖南安化县永历
帝与吴三桂档案、四川巴县与南部县档案、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之鱼鳞
册、徽州契约文书、内蒙古各盟旗蒙文档案、广东粤海关档案、云南省
彝文傣文档案、西藏噶厦政府藏文档案等等,分别藏于全国各省市自治
区,甚至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档案(亦称《叶名琛档案》,英法联军时遭
抢掠西运,今藏于英国伦敦。
清代流传下之稿本、抄本,数量丰富,因其从未刻印,弥足珍贵,
如曾国藩、李鸿章、翁同稣、盛宣怀、张謇、赵凤昌之家藏资料。至于
清代之诗文集、尺牍、家谱、日记、笔记、方志、碑刻等品类繁多,数
量浩瀚,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及各大学图书馆中,均
有不少贮存。丰城之剑气腾霄,合浦之珠光射日,寻访必有所获。*
近,余有江南之行,在苏州、常熟两地图书馆、博物馆中,得见所存稿
本、抄本之目录,即有数百种之多。
某些书籍,在中国大陆已甚稀少,在海外各国反能见到,如太平天
国之文书。当年在太平军区域内,为通行之书籍,太平天国失败后,悉
遭清政府查禁焚毁,现在中国,已难见到,而在海外,由于各国外交
官、传教士、商人竞相搜求,携赴海外,故今日在外国图书馆中保存之
太平天国文书较多。二十世纪内,向达、萧一山、王重民、王庆成诸先
生曾在世界各地寻觅太平天国文献,收获甚丰。
四曰新。清代为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之过渡阶段,处于中西文化冲
突与交融之中,产生一大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之文化典籍。清朝初
<节选内容>=年,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携来自然科学、艺术和西方宗教知识。乾
隆时编《四库全书》,曾收录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利玛窦《乾坤体
仪》、熊三拔《泰西水法》、《简平仪说二》等书。迄至晚清,中国力图自
强,学习西方,翻译各类西方著作,如上海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译书
馆所译声光化电之书,后严复所译《天演论》、《原富》、《法意》等名
著,林纾所译《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为等文艺小说。中学西学,
摩荡激励,旧学新学,斗妍争胜,知识剧增,推陈出新,晚清典籍多别
开生面、石破天惊之论,数千年来所未见,饱学宿儒所不知。突破中国
传统之知识框架,书籍之内容、形式,超经史子集之范围,越子日诗云
之牢笼,发生前所未有之革命性变化,出现众多新类目、新体例、新
内容。
清朝实现国家之大统一,组成中国之多民族大家庭,出现以满文、
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傣文、彝文书写之文书,构成为清代文献之
组成部分,使得清代文献、档案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绚丽多彩。
清代之文献、档案为我国珍贵之历史文化遗产,其数量之庞大、品
类之多样、涵盖之宽广、内容之丰富在全世界之文献、档案宝库中实属
罕见。正因其具有多、乱、散、新之特点,故必须投入巨大之人力、财
力进行搜集、整理、出版。吾侪因编纂清史之需,贾其余力,整理出版
其中一小部分;且欲安装网络,设数据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贮
存、检索,以利研究工作。惟.清代典籍浩瀚,吾侪汲深绠短,蚁衔蚊
负,力薄难任,望洋兴叹,未能做更大规模之工作。观历代文献档案,
频遭浩劫,水火兵虫,纷至沓来,古代典籍,百不存五,可为浩叹。切
望后来之政府学人重视保护文献档案之工程,投入力量,持续努力,再
接再厉,使卷帙长存,瑰宝永驻,中华民族数千年之文献档案得以流传
永远,沾溉将来,是所愿也。
ll—lZ--003
查明淮盐课厘数目折_1]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奏为遵旨查明两淮盐课及江北盐厘各数,恭折复陈,仰祈圣鉴事。窃查接管卷
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两淮盐课,现饬乔松年专心办理,自应日有
起色,每月可得课银若干,江北厘捐为数若干,并著该抚查明具奏等因。钦此。当
经前抚臣钦遵饬查,臣复饬令分晰详复在案。兹据该运司详称,淮南盐课,自咸丰
七年奏明设局征收,每年所收课银总在二十万两内外。现在盐课收数,虽与历年相
仿,加以新增盐厘银钱合算,收数实倍于前。其盐厘取诸水贩者,在于外江抽收;
取诸栈商者,在于内河抽收,均归该司督率局员按月征解。惟所收课厘,因销数畅
滞靡常,多寡不一,未能逐月派定数目。现以一年所人约略摊计,每月可得盐课银
一万数千两,盐厘银一万数千两,盐厘钱一万一二千串。其每月解往临淮大营在万
两之内,江北粮台在万两以外,解瓜洲水营与镇江陆营自七八千至万两不等,两营
相同。又解临淮大营清淮筹防及南北两台厘钱,均在三四千串内外,炮船勇粮在二
千串内外,俱系随时分别解济军饷,并开具简明清折,详请复奏前来。臣查金陵被
踞以后,江路梗阻,商贩不前,即竭力征收,断不能遽复课额,而设卡抽厘,以补
正课之不足,果能滴滴归公,军饷不无裨助。该运司所报每月人款,似已渐有起
色。除饬令督率各员设法运销,严剔奸弊,以冀课、厘两项日益月增。谨照缮清
单,恭呈御览。所有遵旨查明淮南盐课、盐厘各数缘由,谨会同协办大学士两江督
臣曾国藩、署漕臣吴棠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户部知道。单并发。钦此。
T1—12--004
附 清折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谨将淮南征收盐课、盐厘分别开具简明清折,恭呈御览。
计开:盐课项下,咸丰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共收课银二十二万三千二百
五十四两三钱九分九厘。同治元年正月起至六月止,共收课银九万五千五百五两六
钱六分三厘。外江盐厘项下,咸丰十一年九月抽收起至十二月止,共收厘银五万四
千七十九两八钱四厘,共收厘钱八千七百六十七千二百五十文。同治元年正月起至
六月止,共收厘银七万九千一百五两九钱四厘,共收厘钱六千八百五十六千二百
文。内河盐厘项下,咸丰十一年六、七等月先后抽收起至十二月止,共收厘钱七万
三千九百二十八千二百七十文。同治元年正月起至六月止,共收厘钱六万九千五百
七十千一百七十八文。
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览。钦此。
T1—12--005
严拿郑世振等片[1]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再,尽先游击曾继荣,向随已革提督曾秉忠管带师船,驻防洙泾。有军功郑世
振带领枪船由浙来投,先经署金山县知县陈绍本收留,随同巡剿。嗣郑世振聚匪赌
博,曾继荣查知,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戌刻派令千总李连发带勇查拿。讵郑世振竟敢
率众拒捕,致伤李连发暨兵勇多名。曾继荣闻信亲往督捕,郑世振纠集枪匪,各执
洋枪、刀矛一齐抗拒,曾继荣三面受敌,迭被重伤。时曾秉忠会同陈绍本驰赴弹
压,各匪犯密布洋枪,连排开放。曾秉忠等上前追捕,始各逃散。查见曾继荣受伤
已重,当即抬回殒命。严缉郑世振等均未弋获。.据曾秉忠、陈绍本先后咨会禀报前
来。臣查郑世振聚集枪船,本非善类。该署县陈绍本既经收留,自应严加约束。乃
始而聚赌,继而戕官,该署县同驻洙泾,既不能先事查拿,复不能即时擒获,实非
寻常疏忽可比,应请旨将署金山县知县陈绍本暂行革职,责令协同营员勒限严拿郑
世振等,务获尽法惩办,以申军纪。至游击曾继荣,平日打仗奋勇,迭著战功。前
次肃清金山卫城,收复洙泾,该员颇为出力。今因查拿枪匪,致被戕害,殊堪悯
恻。相应吁恳天恩,饬部从优议恤,以为勇敢急公者劝,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附
片具奏。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另有旨。①钦此。
附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李鸿章奏请将缉匪被害之游击优恤,并约束不严之知县暂革等语。江苏署金山县知
县陈绍本收留带领枪船投效之军功郑世振,并不严加约束,迨游击曾继荣查知郑世
振聚匪赌博,亲往督捕,郑世振竟敢率众拒捕,将该游击枪伤殒命。该知县既不能
先事查拿,复不能即时擒获,非寻常疏忽可比。陈绍本着暂行革职,责令协同营员
勒限严拿郑世振等犯,务获惩办,毋令漏网。尽先游击曾继荣平日打仗出力,迭着
战功,兹因查拿枪匪被戕,殊堪悯恻,着交部从优议恤。钦此。二年正月十一
日奉到。
T1——12——006
拣员拟补军中各缺片[1]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再,苏省现在防剿需材,军营所出各缺应在水陆各营中拣员请补,以资鼓励。
查狼山镇右营游击景又春,向在沪营带兵,年老多病,难资得力,应即请旨勒令休
致。所遗游击一缺,查有管带淮扬水师中营副将衔补用参将阳利见①,操防谙练,
谋勇俱优,堪以拟补。又留沪带兵之广东肇庆协中军都司张云鳞病故。所遗都司一
缺,查有尽先都司李才喜,临阵勇敢,不避艰险,堪以拟补。又,江南萧营都司王
玉林降补守备。所遗都司一缺,查有游击衔补用都司苗顺清,精习骑射,饶有胆
略,堪以拟补。又,南汇营都司邓应魁,于咸丰十年八月在太仓阵亡。所遗都司一
缺,查有尽先补用都司韩照扬,久历行阵,勤奋有为,堪以拟补。又,贵州遵义协
中军都司杨安明,上年八月在金山卫阵亡。所遗都司一缺,查有游击衔尽先补用都
司王金魁,营务熟谙,屡立战功,堪以拟补。又,江宁城守营守备王步云,于本年
四月保升游击,开出守备一缺,查有尽先守备罗荣光,朴实勇往,人亦体面,堪以
拟补。以上各员可否请旨饬部核准,给予升署札付,俟军务告竣,再行送部引见,
出自逾格天恩。谨会同两江总督臣曾国藩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景又春着勒令休致。阳利
见②等均着依拟升补。该部知道。馀依议。钦此。
T1—12一007 。
奏请补行朝考片_2]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再,苏省咸丰十一年辛酉科选拔,其预先考取之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州诸
生,流离散处,骤难查传会考,经前任学政梁瀚会折奏明展缓在案。兹查礼部议复
湖北省选拔,准其展期补行朝考;凡军务省分未能如期考选者,俱准一体归人明年
六月补考等因。现在新任学政孙如仅接考扬州、淮安府属,连前任已考之海州,共
计二府一州,选拔诸生,应于明年六月补行朝考。臣等例应先期会考,给单赴京应
试。据学臣孙如仅咨商,以臣等远隔大江,军务倥偬,未能会同考验。署漕臣吴棠
现驻清淮,可以就近代行会考验看。至苏、松、太三属已经选拔各生,统俟未考各
属考齐汇办,如有查投到者,即归入扬州府等三府州,一同会考,亦系变通办法。
谨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谨奏。
-
宋词三百首注评
¥11.7¥39.0 -
东京梦华录
¥16.6¥46.0 -
孟子选译
¥6.0¥20.0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4.9¥55.0 -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选译
¥6.9¥23.0 -
诗经选译
¥5.7¥19.0 -
世说新语
¥12.0¥46.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东京梦华录全译
¥10.8¥3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9.0¥30.0 -
唐诗三百首注评
¥11.7¥39.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陶渊明集全译
¥15.6¥52.0 -
经典国学读本:古诗源
¥15.7¥58.0 -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颜氏家训选译
¥7.8¥15.0 -
昨日书林:诗经讲义稿
¥7.8¥26.0 -
素书
¥12.9¥39.8 -
山海经
¥18.4¥68.0 -
反经
¥15.4¥48.0 -
王维诗选译
¥6.0¥20.0 -
庄子选译
¥8.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