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释义

包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释义

1星价 ¥8.6 (4.3折)
2星价¥8.4 定价¥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3032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9303245 ; 978-7-5093-0324-5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它在国内外行政公开法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台,其法治基础是民主、宪政、WTO的透明度原则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本书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和立法目的,以及条例的适用与效力;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包括公正、公平、便民原则,及时、准确原则,保障公共利益原则;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工作机构、公开主体和协调机制;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包括主动公开的范围和依申请公开的范围,以及保密审查机制;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包括主动公开的程序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包括内部监督保障制度和外部监督保障制度及其法律责任。一年多的实施准备期是学习、提高、清理、实践的过程,有大量准备工作需要认真做好,包括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规范清理、制度调整、经费投入、硬件建设、案例积累等工作。
  本书以法律条文为线索,通过[释义]、 [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对法律作出解释,适合信息官员、行政公务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及其他关注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的人士参考使用,适合作为教育培训教材。

目录

导论:经由阳光政府走向法治政府
**章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政府信息分开的立法目的
 第三节 本条例的适用与效力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
 **节 公正、公平、便民原则
 第二节 及时、准确原则
 第三节 保障公共利益原则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
 **节 组织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
 第二节 工作机构
 第三节 公开主体
 第四节 协调机制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节 主动公开的范围
 第二节 依申请公开的范围
 第三节 保密审查机制
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场所
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节 主动公开的期限要求
 第二节 编制、公布指南和目录
 第三节 依申请公开的程序
第七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
 **节 监督制度
 第二节 救济制度
 第三节 法律责任
附录一:中华人良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附录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
附录三: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我国中央政府文件与国务院部门口立法
附录四: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我国地方人大立法和行政立法
附录五:若干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
附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文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本章介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概貌,主要围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前三条(总则第1—3条)和后三条展开(附则第36—38条)展开。本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包括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行政公开等;二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目的;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调整范围和适用效力等问题。
  **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释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的定义,认为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这一定义的关键在于两点:
  **,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而不是与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有关的任何信息。也就是说,政府信息的产生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结果,或者说,制作和获取这些信息构成了政府履行职责的一部分。反过来,如果某些信息虽然与政府活动有关,但在正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时并不需要制作、获取和保存这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就不是政府信息。例如,对政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信息当然与政府履行职责有关,关于公务员个人品格学识的信息也与其履行职责有关,但这些显然不属于政府信息。
 ……

作者简介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起草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