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技术基-供水.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第4版)(翻译版)

包邮环境技术基-供水.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第4版)(翻译版)

1星价 ¥48.9 (7.0折)
2星价¥48.9 定价¥6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1649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36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302164968 ; 978-7-302-16496-8

本书特色

美国的环境污染控制(从环境管理到技术应用)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其他国家出现的共性内容。本书结合美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公众对环境污染认识的深入,系统地介绍污染控制技术和应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内容全面系统,不仅有比较深入的理论介绍,更加注重应用方面的讲解,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学习,是一本集研究性与学习性为一体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国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技术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供水及排水、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全书突出实践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介绍。其主线为历史及现状——法律法规——污染控制技术,内容生动、图文并茂。为配合书中教学内容,各章提供大量思考题及练习题,同时各章还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网址,这些为读者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环境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和其他相关学科人员。书中的内容既适用于本科生实用工程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适用于希望扩充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保护专业知识的人员的自学。本书还可作为即将从事环境方面工作的其他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和自学。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环境技术综述 1.2 公共健康 1.3 生态学 1.4 地质学和土壤 1.5 历史回顾 1.6 相关网址 复习题 第2章 水力学 2.1 水压 2.2 流量 2.3 有压管流 2.4 管道重力流 2.5 非均匀明渠流 2.6 计算机在水力学中的应用 2.7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3章 水文学 3.1 水的利用及可用性 3.2 水文循环 3.3 降水 3.4 地表水 3.5 干旱 3.6 水库 3.7 地下水 3.8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4章 水质 4.1 化学基本概念 4.2 水质的物理参数 4.3 水质的化学参数 4.4 水质的生物参数 4.5 水样采集 4.6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5章 水污染 5.1 水污染物分类 5.2 热污染 5.3 土壤侵蚀和沉积物控制 5.4 河流污染 5.5 湖泊污染 5.6 地下水污染 5.7 海洋污染 5.8 水质标准 5.9 净水行动计划 5.10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6章 饮用水净化 6.1 安全饮用水法 6.2 沉淀 6.3 凝聚和絮凝 6.4 过滤 6.5 消毒 6.6 其他给水处理_T艺 6.7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7章 给水配水系统 7.1 配水系统设计要素 7.2 供水干管 7.3 离心泵 7.4 调节水池 7.5 管网流量 7.6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8章 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8.1 生活污水管设计 8.2 污水提升泵站 8.3 污水排水管道建设 8.4 入渗和人流 8.5 污水排水管道修复 8.6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8.7 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的计算机应用程序 8.8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9章 雨水管理 9.1 雨水径流估计 9.2 雨水管道系统 9.3 *优管理措施 9.4 洪泛平原 9.5 合流制排水管道溢流控制(CSO) 9.6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0章 污水的处理及处置 10.1 法规和标准 lO.2 一级处理 10.3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10.4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10.5 污水就地处置 lO.6 污泥管理 10.7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1章 城市固体废物 11.1 历史背景 11.2 固体废物的特点 11.3 固体废物的收集 11.4 固体废物的处理 11.5 回收利用 11.6 卫生填埋 11.7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2章 危险废物管理 12.1 危险废物特征和数量 12.2 危险废弃物的运输 12.3 处理、储藏和处置 12.4 场地修复 12.5 危险废物*少化 12.6 相关网址 复习题 第13章 大气污染与控制 13.1 历史背景 13.2 大气要素 13.3 大气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影响 13.4 全球大气污染 13.5 室内空气质量 13.6 空气采样和测量 13.7 大气污染控制 13.8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4章 噪声污染与控制 14.1 声音的基础物理学 14.2 噪声的测量 14.3 噪声的影响 14.4 噪声控制 14.5 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附录A 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审计 附录B 技术员和技术专家的任务 附录C 基础数学、单位和单位换算相关知识回顾 附录D 计算暴雨径流的HydroCADTM软件 附录E 专业术语和缩写词 附录F 部分参考书目、软件、视频资源 附录G 计算题答案 附录H 彩色图片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结合美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公众对环境污染认识的深入,系统地
介绍污染控制技术和应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内容全面系统。各章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网
站,以及复习和计算题。本书的特点是不仅有比较深入的理论介绍,更加注重应用方面的讲解,使
读者易于理解和学习。全书贯穿了主动学习、启发学习模式,是一本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科书。
    美国的环境污染控制(从环境管理到技术应用)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其他国家出现的共性内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中所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等对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控制工作有借鉴
作用。
    为便于学习和对比,译者针对中国的情况对书中的有些内容进行了注释。
    本书可以作为非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学教材。
    参与本书**稿翻译工作的主要人员有周律、李涛、张雪辉、赵宇、陈华东、李舒渊、张岩松、朱
俊明、李佳等,全书由周律完稿并审核。朱天乐教授审阅了本书有关章节。
    翻译工作是艰苦的再创作劳动,由于译者学识有限,虽然尽全力工作,但书稿翻译错误在所难
免,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译  者
    2007年5月于清华园
 
前言
    本书针对城市供水、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介绍。主要的读
者对象是土木工程专业和其他相关学科大学生。书中的内容既适用于本科学生学习实用的1二程知
识,又适用于希望扩充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保护专业知识的人员自学,同时还可作为即将从事环境
方面工作的其他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和自学。
    本书延续了前三版的风格,即易读、易学,各章节的编排考虑逻辑性和系统性。由于环境技术
具有多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等特点,为便于对生物学、化学、地质学和水力学了解较少或不了解的
人员理解和学习本书的内容,书中对于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此外,为学习书中的
内容,用到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和几何等。
    为了对重要的内容进行说明和阐释,书中用到了大量的例题、图表和插图。在每一章*后还提
供了复习题和练习题。练习题的答案在附录G中。在美国,由于要求学生和技术人员对国际制单
位和美制单位均要熟悉,因此本书同时使用了国际制单位和美制单位。本书还另外配有教师手册,
提供了书中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和补充题,可用于课堂内、外的教学。
    本书第1章是对环境技术的总体介绍,包括公共健康、生态学、地质学和土壤学等。接下来的
9章论述了水和污水的相关内容,包括水力学和水文学、水质和水污染、饮用水处理和供水、污水收
集和处理、水污染控制,以及降水管理等。第儿~14章分别论述了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空气
污染和噪声控制等内容。附录包括了环境影响研究与审核、环境技术领域从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基
础数学及单位换算、参考文献、专业词汇术语表和彩色图片等内容。
    本书的内容和素材可用于一学期的教学。第1~10章集中在水和污水方面,适用于基础性教
学。当教学的内容除了前10章之外,还包含空气质量、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以及噪声控制等时,教
师可能需要对前10章的内容进行选择,以留出时间让学生对后4章内容进行讨论和学习。在这种
情况下,对于教材中定量的内容(如水力学等)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介绍环境
技术的原理方面。另一种教学安排是:将一学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前10章的教学,请学生从后4
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在班上进行口头报告,或仅进行口头报告。
这样既展示了学习成果,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书第4版对原来内容作了必要的更新,并且增加了一些新的专业内容,如不均匀明渠流、降
雨强度指数(rainfall severity index)、质量平衡、污水管平面和剖面详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有关
软件(EPANET、HydroCAD)的应用、降水水质控制的*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以及新的水与污水处理技术。本书附录列出了常用的基础数学算法和单位转换。全书的案例研究
内容增加了约50%,另外,相关的学习网站增加了约30%,术语表(附录E)中增加了许多新的
 Ⅳ环境技术基础——供水、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第4版)
术语。
    本书涉及的环境技术领域较广。作者力求内容全面、实用,以便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工
具。书中所论述的内容考虑了一定的深度和较强的专业性,但同时易于为本科学生和相关人员
学习和理解,希望本书可以激发读者学习环境工程或技术的热情,为更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起到
铺垫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