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周恩来
读者评分
3分

包邮少年周恩来

1星价 ¥4.9 (4.9折)
2星价¥4.9 定价¥9.9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sha***(三星用户)

一会儿是毛泽东,一会儿是周恩来

难道这个也会弄错?

2012-09-21 10:36:0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2546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2254651 ; 978-7-5322-5465-1

本书特色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熄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这时候,又是星星满天、北斗当空的时分了。
毛泽东紧了紧自己小小的行囊,又仰头望了望深邃的夜空,他想分辨一下自己故乡的方向。这时候,他又发现了那颗大星,原来一直在和他同行,似乎一直在用兄弟般的情谊伴随着他,用母亲一样柔和与祝福的目光安慰着他,照耀着他,鼓励着他……
他的心顿时颤栗了,这一瞬间,他的眼里竟无声地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少年毛泽东在学习、劳动、当兵、追求真理、探索革命道路等方面的艰难曲折而又饶有兴味的生活历程;表现了毛泽东高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揭示出毛泽东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伟大革命领袖的内外在因素。 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且注意个性化;故事情节力求真实、准确。本书为青少年励志红色经典读本。

目录

1 韶山传说
2 毛氏宗族
3 父子之间
4 慈母风范(一)
5 慈母风范(二)
6 小小牧童
7 私塾逃学
8 半耕半读
9 不折不从
10 顽皮伢子
11 私塾轶事(一)
12 私塾轶事(二)
13 忍痛辍学
14 风雨旷野
1s 动荡年月
16 志存高远
17 北斗当空
18 破格录取
19 同学少年(一)
20 同学少年(二)
21 “假洋鬼子”
22 初到长沙
23 剪掉辫子
24 投笔从戎(一)
2s 投笔从戎(二)
26 “徙木立信”
27 定王台前
28 风华正茂(一)
29 风华正茂(二)
30 师恩难忘
31 中流击水
32 啸傲风雨
33 “新民学会”
34 游学三湘(一)
35 游学三湘(二)
36 谁主沉浮
展开全部

节选


    他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少年。
    他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少年。
    他是一位独立自强的少年。
    他是一位相貌俊朗、气宇不凡的少年。
    他是一位口吐莲花、雄辩滔滔的少年。
    他是校园里面的天才少年,也是大众面
前的激情演说家。
    他志向高远,从小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他热心社会活动,在校内外广阔的舞台
上展示着自己的组织才能,是当之无愧的学
生领袖。
    他忧生忧世,爱国忧民,为救万民于水火
之中,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远赴东瀛求
学,寻找真理。
    他的名字叫——周恩来,这个名字光芒
四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周总理,这是多么亲切的一声呼唤。在
亿万中国人的心目中,“周总理”这三个字中

承载了太多的思念、寄托了无限的深情、蕴含
  着崇高的敬意。
    周恩来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波
  澜壮阔的一生,是为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幸
  福终身奋斗的一生。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人民真正
  的公仆,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10年之际,我尝试
  编写了这本《少年周恩来》一书。我从周总理
  传奇的一生中撷取了从他出生开始一直到东
  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书中尽量用讲
  故事的手法来叙述他坎坷、传奇、丰富的早年
  生活。全书选材精当、描写生动、故事精彩,
  富有启迪性,具有教育意义和思想价值,非常
  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
    本书将带领少年儿童一起去追寻周恩来
  成长的历史足迹,感受他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广大少年儿童可以在本书精彩的故事中去学
  习伟人的独立、自强、勤奋等优秀品质,去体
  味伟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去感受伟人独
  特的人格魅力。周恩来生于乱世之中,当时
  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内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
  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生于这样的年代,周恩来从小对百姓生活的

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
立自强、勤奋好学,少年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现今社会的少年儿童
出生于太平盛世,他们追逐各种明星,但可能
对领袖人物了解甚少,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
少年儿童通过阅读伟人少年时代的故事,去
更全面、更深刻地接触伟人、了解历史、认识
社会,从阅读中少年儿童可以学习伟人的优
秀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感
情。
    周恩来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天才型人物。
我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广大少年儿童会从他
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我写本书的初衷。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广泛参考了已
经出版的各种有关书籍,在此不一一列举,谨
向这些书的作者、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鉴
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这本书肯定也存在着
缺点,望读者们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谢谢了!

投考南开
    这是一片宁静的考场。考场上只看得见乌压压一
片正在埋头做题的脑袋。
    监考的老师表情严肃,在考场里转来转去,让原本
就已经很凝重的空气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息。
    考场里考生沙沙沙答题写字的声音此起彼伏,绵
密而细微,仿佛春蚕咀嚼桑叶的声音。对,他们都在用
自己的方式捕捉未来的希望。
    在考场里,一位剑眉星目的少年正认真地答着题,
现在考的一科是英文,试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难
懂的英文单词。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英文考试的题目似乎有
  些难,少年看着试卷,不时地皱起眉头。这个单词好像
  以前没有学过呀,这种语法怎么这么陌生。这外文就
  是和中国的不一样,没有实际的语言环境是很难学好的。
    考试接近尾声了,考生们都纷纷抓紧*后的时间
要把所有的题目做完。
    监考老师一声令下,考试结束了。
    那少年走出了考场,心情有几分沮丧。没想到今
  天的英文考试这么难,这次考试可能要砸在英文上面

了。想着想着,少年就有几分自责,要是早点多啃啃英
文就好了,这英文可是得慢慢积累起来的,想靠灵机一
动或超常发挥可不是什么正途。
    这少年正是周恩来。这是他在沈阳参加的考试,
他报考的是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正是今天著名的北京
清华大学的前身。1911年美国“退还”了清朝一部分“庚
子赔款”,于是清朝政府就用这笔钱办起了一所留美预
备学校。
    清华学堂蜚声海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但
是,它对于招考的学生英文要求很高,因此考试出的英
文题目自然很难。
    到了放榜的时候,不出所料,周恩来没有通过它的
英文考试。虽然遗憾地与清华学堂失之交臂,但是这
让周恩来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业上的缺点,他决定将自
己的英文好好补习一下。
    1913年2月,伯父获得在天津任职的机会,可以与
伯母团聚了,他的心情非常高兴。周家的长辈在一起
商量,觉得周恩来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当下决定,要
把周恩来带到天津去,重点栽培,好好培养。
    为了准备南开学校的入学考试,周恩来决定去好
好补习自己的英文。他上了天津英算补习学校,在学
校里他认真地学习英文,主要补习以前不懂的语法、不
认识的单词等等,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学英文,日子过得
很快,不知不觉中三个月已经过去了,周恩来的英文水
平有了迅速的提高。

1913年8月16日,对于周恩来来说,又是一个决定
  命运的日子。
    这一天,在南开学校北楼下的一个大教室里,周恩
  来参加了新生入学考试。大教室里非常安静,已经经
  历过一次考试了,周恩来心里平静了很多,他从老师手
  中接过考卷,认真审题,理清思路,沉着冷静地答起题来。
    考试的科目有三科:英文、国文和算术。英文考
    试,周恩来已经在补习学校恶补了三个月,他的英文很
    有长进,因此考得还马马虎虎。国文考试,那可是周恩
    来*擅长的,平常写什么作文他都不在话下,考试时,
    他思路开阔,文思泉涌,下笔如飞,不一会儿,一篇立意
    高远、气势磅礴、用词得体的文章就出来了。数学考
    试,当然也不在话下,他反应灵敏,思维缜密,演算迅
    速,所答的题目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
    走出考场,周恩来心情舒畅,信心十足。
    考试成绩出来了,周恩来的成绩十分优异,他顺利
  进入了天津南开学校。
    南开学校位于天津南开区南开四马路,是1904年
    仿照欧美的教育制度由严修、张伯苓两人创办的一所
    四年制中学。他们两人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爱国人士,
    严修是清朝的翰林,主张教育救国,任校董;张伯苓是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留学美国,任校长。学校的师
    资力量很强,其中数学和英语老师都是从英国请来的。

 



相关资料

1 “大鸾“出生
这是一片古朴而宁静的院落,从远处望去,院落齐齐整整,绵密而有序地构造了一片青砖瓦木的世界。夜已经深了,这片院落静静地散发出夜的气息,微风吹过,朴素大方的周家宅院静静地伫立着,历经世事的墙壁不经然间透出 股沧桑的味道。
这是江苏淮安县的一处人家。
一个男人在凌晨的微光里踱着步,他眉头紧锁,神情分外紧张,随着妻子在屋里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他心里更加惴惴不安,边想边踱着步子,他的脚步走得越来越急。
一个老接生婆从屋里走出来,他急忙上前问道:“怎么样?现在怎么样?”
“先生不要着急,一切都还好。你可要相信我这个老婆子,干了这么多年了。”接生婆一脸坦然。
“可怎么现在孩子还没有出来?”男人声音中透露着急切。
“还有一会儿,先生放心吧。”接生婆向他示意,自己不能和他多说了。
男人的神色微微轻松了些,他急步走到妻待产的屋外,想进去看看,一个女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不能进去!男人不能进去!”
男人只好透过纸糊的窗户,在昏黄的灯光下远远地看着妻子满头大汗,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滑落下来,她双手撕扯着床单,嘴里痛苦地喊叫着。
这个男人叫周贻能,今年刚二十四岁,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他常年在外做小职员,工资很是微薄,而且经常失业。
这是他**次当父亲,虽然有些紧张,但是想到祖宗的香火就要在自己手上延续下去,心里就多了几分宽慰。这是东宅院面南三间正房的东屋,房间内古朴典雅,女人们进进出出,空气中充满着焦虑和生命的气息。
已接近清晨,周贻能有些迷迷糊糊的,他在外屋里打着盹,眼前闪烁的昏黄的光时隐时现,寒气起来了,他不由地打了几个冷战。在恍恍忽忽之间,他看见一个人向自己走了过来。
“生了吧!”
“不是,先生!”
“那是?”
“是夫人的父亲,快不行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