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

包邮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

1星价 ¥8.6 (3.2折)
2星价¥8.3 定价¥26.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23294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07232940 ; 978-7-80723-294-0

内容简介

本书征引大量俄文原始史料及俄国和欧美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苏俄特工在中国北京和东北地区的活动加以详细叙述,对*终导致张作霖死亡的皇姑屯事件给出全新的颠覆式的结论——该事件实为苏俄特工的杰作。

目录

引子 暗杀未遂
**章 结怨于中东铁路
 一、中东铁路的建筑与发展
 二、中东铁路管理局与张作霖收回路权
 三、由绿林起家到“东北王”——“满蒙王”
 四、苏联与张作霖围绕“中东铁路”的斗争
第二章 关于外蒙古地位纠纷
 一、外蒙古地位问题的由来
 二、苏联借机出兵外蒙古
 三、张作霖纵容翁格恩“据蒙反苏”
 四、外蒙“独立”,苏联与“蒙疆经略使”结下怨仇
第三章 张作霖豢养白俄匪军
 一、白俄匪军对苏维埃政权的威胁
 二、苏联政府抗议中国接纳、包庇白俄匪军
 三、张作霖收容白俄匪军
 四、张作霖授权张宗昌收编白俄第65师
第四章 苏联特工受命潜伏北京与东北
 一、“契卡”:目标锁定白俄匪军与张作霖
 二、苏联特工北京工作站
 三、苏联特工哈尔滨工作站
 四、苏联特工北满工作站及神秘特工斯托亚诺维奇
 五、哈尔滨总领事馆与特工站
 六、老牌教授间谍——“中国通”波兹特涅耶夫
 七、处子初创阶段的春天特工站
第五章 苏联特工策反奉天军将领
 一、张作霖下令枪毙苏特杨卓
 二、郭松龄将军倒戈
第六章 张作霖制造系列反苏事件
 一、驱逐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
 二、制造“纪念列宁号轮船事件”
 三、搜查苏联驻华大使馆
第七章 苏联特工成功制造“皇姑屯事件”
 一、“日张密约”与苏日对峙
 二、“满洲独立密约”危及苏联国家利益
 三、苏联特工成功暗杀张作霖
 四、张作霖与日本人之特殊亲善关系
 五、与张作霖不离的日本顾问
 六、日本否认杀死张作霖
 七、河本大作违心作证
第八章 “中东路事件”
 一、“中乐路”争端的起源
 二、战争爆发,东北军惨败
 三、“中东路事件”的结局
附录 孙中山先生的一 封信函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结怨于中东铁路 
  一、中东铁路的建筑与发展
  1895年3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属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中国不但要割让澎湖、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而且还要赔款2亿两库平银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破坏了沙皇俄国吞并中国东北、称霸远东的计划,因此,沙俄迫不及待地联络法、德等列强出面干涉《马关条约》的全面实施。为此三国还派出军舰整日游弋于日本海。
  迫于列强的压力,为了照顾沙俄政府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日本政府于1985年11月被迫与清政府补签了《辽南条约》。
  凭此条约,中国以3000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从而结束了由沙俄发起的“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的危机。
  显然,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并不是沙俄政府的本意,而是要挟谓“还辽”之功,进一步向清政府敲诈勒索,借以在中国谋取更大的权益。而接踵而至的对中东铁路筑权的攫取,才是沙俄发起“逼日还辽”的真正目的。
  19世纪90年代初,俄国开始修筑横贯欧亚两大洲,西起莫斯科,东至海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企图借此在远东地区的竞争中取得比其他列强更大的优势,达到控制太平洋北部区域的目的。1894年,西伯利亚铁路修到外贝加尔地区,关于该铁路的下一步走向问题,沙皇批准了俄财政大臣维特提出的横贯中国东北的方案,因为这不仅可以缩短路程、节省经费、加快进度,而且还便于对中国和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扩张。该方案通过之时,恰逢沙俄“逼日还辽”的当口儿,于是一场诱骗清政府上钩的阴谋便悄然开始实施。
  ……

作者简介

托托,原名脱启明,1957后出生于辽宁大连。1982年,毕业于国内某大学俄语系。后去俄罗斯从事商贸,并进行东亚史的资料搜集及研究工作。译著有俄国外交马克戈万的回忆录《尘埃——百年前一个俄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一书,是作者用近5年时间,在查阅了大量中外资料的基础上编著的。意在还原历史,解开“皇姑屯事件”真凶之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