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111033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03
- 出版时间:2007-11-01
- 条形码:9787811103359 ; 978-7-81110-335-9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要领。
节选
bsp;序
政府新闻发布,是政府处理公共事务、调节
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政务公开、完善
政府服务的重要途径,又是引导社会舆论、促
进社会和谐、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思
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适应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
势和信息传播格局的新发展,加强和改进舆论
引导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而迫
切。畅通政府新闻发布这一主渠道,对于占领
信息制高点,把握舆论主导权,维护新闻宣传
的权威性,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都具有重
要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着眼提高兴
皖理政能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
发展,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
化建设,建立了省政府、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省
辖市三级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各
地各相关单位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府新闻发布
运行机制日渐完善,程序日益规范,效果正在
显现,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
好的舆论环境。以历史的和时代的眼光来看,
安徽的新闻资源极其丰富,可供发布的内容越
来越多。历史上,勤劳智慧的安徽人民在经
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
业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
入新世纪,江淮儿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创业创新,全省经济社会
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以开放的和
大众的眼光来看,海内外对安徽的关注度正在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
展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提升,应该发布的内容也
越来越多。所有这些,既为做好政府新闻发布
工作提供了不竭的资源、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
空间,更要求各级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切实履
行好新闻发布的职能。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握
规律,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积极改进方
法、注重实效,增强政府新闻发布的吸引力和
影响力,使之成为密切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
众的桥梁纽带,成为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
和谐的重要抓手,成为扩大安徽影响、提升安
徽形象的有效载体,更好地服务于跨越发展和
奋力崛起。
政府新闻发布,承载着政治方向,体现着舆
论导向,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表明政府态度、阐
释方针政策、发布权威信息等责任,政治性、政策
性、敏感性和时效性都非常强。做好这项工作,
要坚持围绕中心,紧扣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准
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精心策划选题,广
泛收集信息,深入挖掘素材,确保新闻发布的正
确导向,增强权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
注民生,倾听群众呼声,针对人民群众*关心、*
直接、*现实的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解疑
释惑,析事明理,增强新闻发布的公信力和亲和
力。要坚持以我为主,及时把握境内外对安徽的
关注点,加强对涉皖舆情的跟踪、分析和研判,用
事实说话,客观介绍情况,扩大正面影响,尤其要
赢得在重大问题上和关键时期的话语主导权。
要善待和善用媒体,密切与省内外、境内外媒体
的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与协作,增强互信,增进
互动;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要快
速反应,在**时间通过媒体发布权威信息,通
报*新动态,掌控和主导舆论走势。
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新闻发布的主体,
是政府的喉舌和代言人。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
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引导他们不断地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
努力建设一支理论修养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
力强、综合素质优、善于与各类媒体打交道、敬业
奉献、堪担重任的新闻发言人队伍。为了做好政
府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工作,省委对外宣传办公
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编写了《 政府新闻发
言人实用读本 》,即将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主
要面向政府新闻发言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政府
新闻发布制度和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要领,并吸收了*近
几年我国政府新闻发布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
经验,具有较好的资料性、普及性和实用性。希
望认真做好出版发行工作,推动学习,提高政府
新闻发言人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希望各级
政府、有关部门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实践中积极
探索,积累经验,把全省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提
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oo七年十月于合肥
第六章 应对记者的策略与技巧
**节 了解记者的不同类型与特点
政府新闻发言人必须经常性地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并与
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于立场与职责的不同,政府新闻
发言人与媒体记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各尽其职的对
手关系。要处理好与媒体记者的关系,首先需要对不同媒
体记者的类型与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习惯上,对媒体记者通常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记者所属的不同媒体来划分
记者是分属于不同媒体的,媒体通常又可以分为报纸、
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形式。尽管记者都是新闻工作
者,他们与政府新闻发言人打交道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官
方信息,但不同媒体记者对新闻需求的侧重点是有所区
别的。
报纸的特点是读者面广,可以提供深度报道。报纸记者注
重于新闻的速度、深度与广度,往往是新闻报道与对新闻的分
析评沦并重。他们对具体的书面文字材料非常感兴趣,详实的
事实、数字和图表,丰富的轶事、实例或背景材料可以帮助他们
充实新闻的内容。但报纸的印刷出版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晨报
的截稿时间在前一天的下午;晚报的截稿时间在当天上午或下
午早些时候;周报也有相应的时间期限。
杂志从一般的新闻刊物到专业出版物,有的面向一般大
众,因而覆盖面很宽,有的虽然覆盖面小,却面向有特定影
响的读者群。杂志记者一般比报纸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完成
一篇深度报道,因而更为关注学术性、专题性和内幕性的信
息,对不同观点的争鸣与交锋有所偏爱,对照片、图表等的
质量要求较高。
报纸和杂志记者一般都有自己专门跑的口,有相关的专
业背景。比如负责时政报道和财经报道的记者,往往都是
这些领域的专家。
广播的强项是速度和声音,可以适时提供丰富多彩的节
目形式和内容。广播记者对声音*感兴趣,特别是重要新
闻人物的声音。因为就新闻的真实性而言,当事人自己的
声音和语言*真实、*有现场感。
电视是视觉媒体,长处是速度、声音和画面。电视记者
特别青睐那种能够用画面讲述的新闻故事,尤其是那些来
自现场、未经剪辑的原始画面。
广播电视记者与编辑经常从纸质媒体的报道中获取新
闻线索。广播电视记者(特别是小电台与电视台的记者)与
报纸杂志记者的显著区别,在于他们的报道任务多样,因而
大多数属于全才型而非专业型。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记
者不能像纸质媒体记者那样做深度报道。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以速度和双向互动性
见长。与广播电视新闻类似,网络能够利用音频和视频技
术,迅速传播声音和图像信息,提供现场访谈式的节目,并
可实现多向互动。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强大的搜索和超链
接功能,其深度报道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在网络媒体的影
响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许多记者和编辑往往先通过政府
的相关网站收集信息。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该对以上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
注意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考虑到不同媒体的截稿时
限,政府新闻发言人要合理安排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不要仅
仅为了照顾某个媒体而忽视其它媒体,同时要给记者留有
足够的时间去制作新闻、撰写报道。再比如,接受报纸和杂
志记者的采访,如果没有事先声明,那么政府新闻发言人所
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刊登在报纸或杂志上,不存在什
么正式或非正式的问题。但是,在接受广播、电视记者采访
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他们采访政府新闻发言人,只有在按
下录音键,或把麦克风凑近发言人嘴边时才能正式进行。
对于网络而言,政府新闻发言人要考虑到网络的特殊性,将
重要信息清楚地挂在政府网站的首页。
二、按记者的身份性质来划分①
根据记者自身的身份性质,一般可以把记者分为专业记
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等几种类型。
1.专业记者
专业记者是指那些专门采访、报道某一新闻领域的记
者,如专门采访报道时政新闻的时政记者、财经新闻的财经
记者,专门采访体育领域新闻的体育记者等。这些记者专
跑特定领域的新闻,通常又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因而大多是
各自领域的专家。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面纱
¥17.9¥49.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罗生门
¥10.0¥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鼠疫
¥12.6¥38.8 -
她们
¥16.0¥46.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重生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