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医案-(精编增补版)

包邮北山医案-(精编增补版)

1星价 ¥5.9 (4.9折)
2星价¥5.9 定价¥1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2984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37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7729849 ; 978-7-5077-2984-9

内容简介

《皇汉医学丛书》是由陈存仁先生主编的日本汉方医学经典著作之汇编,1936年初刊。应读者要求,学苑出版社邀请中医古籍专家钱超尘教授、汉方医学临床专家黄煌教授,联袂将日本汉方医学著作中“临床指导性强、有效率高”的专著进行重新精编、增补。
  《北山医案》记录了北山友松生平治病的部分医案。本书对各医案的记述全面,脉证俱详,且多有诊疗过程中的治病思路,以及所涉及到的《内经》、《难经》、《本草》等著作的相关论述。即用经典的论述作为辨证论治的指导方针,同时又用疗效来反证经典的权威和正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告诉今人如何治病。

目录

凡例
北山医案卷上
 气郁食滞
 好酒失眠
 卒中险症
 气中卒倒
 痰喘癍疹
 疟疾伤胃断食
 飧泄
 泄泻
 疟后肝经虚寒
 痔疾下血
 怒气郁结浮肿
 纵饮冷酒吐血
 疮疡
 背俞发疡
 背疡痈毒
 腰脊生疡
北山医案卷中
 治某侯病之案
北山医案卷下
 风劳
 吐泻
 肛痈
 内痔
 淋浊
 目疾变证
 疟后变证
 疟后痪瘼
 头痛眩晕
 胸痛失眠
 喉右结核
 左胁动气
 耳鸣身痛
 发斑
 痰嗽
 耳鸣脚弱
 头痛耳聋
 潮热发斑
 疝瘕恶候
 胸胁动气
 腹冷跗肿
 腹痛肚胀
 疝瘕
 狐疝痔漏
 伤食痞气
 心腹胁痛
 积气眩晕
 鼻痔
 潮热盗汗
 肿泻绝证
 咳嗽
 棱骨痛
 麻痹不遂
 咳嗽夜剧
 痰嗽痹弱
 四肢痛痹
 鱼口结块
 内障失明
 头痛目眩
 泻痢
 结气冲动
 赢弱
 咳血
 脚气
 内痔
 疳疮
 下疳疮毒
 手战舌强
 痘疮
 痰核
 脱肛
 项下肿核
 肝郁血瘀
 健忘怔忡
 血块冲动
 脚气危候
 卒中痰厥
 痰嗽失血
附录
 大明独立老人用药方
展开全部

节选

nbsp;   言
    一、中国医学东传与日本医学本土化努力
    公元562年吴人知聪经朝鲜赴日本,携带物品中有
医学典籍《明堂图》,这是中日医学文化交流*早的纪
录。隋唐时代,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遣“西海使”(隋时
称“遣隋使”,唐时称“遣唐使”),积极引进中国文化。
公元701年日本颁布“大宝律令·医疾令”之后,日本
完全模仿中国以改进本国的医事制度,对日本医学教育
产生了深远影响。753年底,鉴真大和尚第六次东渡日
本成功。鉴真本人及一些精通医学的随行人员携带大量
中药、医书等,对日本医学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试考察藤原佐世于885年~897年间编成的日本国家藏
书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便可以知道中国医
学著作在隋唐时代已经大量传入日本。即便894年正式
废止“遣唐使”,中国医学典籍作为商贸物品仍源源不
断输入日本,两国之间的医药学者、僧侣也不断往来。
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医学及医药著作一直是日本医
学界学习研究的主体。
 在全面接受中医药学的基础上,从16世纪末开始,
日本医学界致力于医学思想创新、使中国医学“日本本
土化”的努力。在此后近三百年时间里,逐渐形成以中
国医学为基础,参以日本医家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的具
有日本特色的医学学术体系。在汉方医学兴起与发展进
程中,因师徒授受及学术观点的差别,出现了不同的学
术流派,主要有“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等。
在“明治维新”以后,这种医学与流派统称“汉方医
学”。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商船将西欧医学著作传入
日本,发展较为迅速,这种医学被称为“兰医”,后来
被称为“西洋医学”或“西医”。   
    1487年,田代三喜来到中国学习李东垣、朱丹溪
学说,12年后回到日本,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书立说,
极力推广李朱之学。由于当时日本医家限于汉语水平,
难以接受李朱的深奥理论,故其学说一时未能普及。直
至其弟子曲直濑道三于京都讲学行医,收授门徒800余
名,李朱学说才影响到日本全国各地,被称作“后世
派”。曲直濑道三所著《启迪集》,上溯《内经》,下及
诸家,强调《内经》理论必须与辨证论治原则有机结
合,以“类证辨异”为目标,阐述临床各种疾病证治。
曲直濑道三的多种著述,在文字上力求通俗,以便于日
本医家之阅读,在内容上力求简明扼要,以倡导医学思
想之革新。在其倡导之下,医家对李朱学说进行了有选
择的吸收与运用,从而使日本医学逐渐摆脱了“局方医
学”的局限,进入了自由发展的中兴时期,由此开启了
日本医学本土化的阶段。此一时期的“后世派”医学,
以 《黄帝内经》为基础,以李东垣、朱丹溪等金元医学
为主导,注重辨证论治,提出了简明切要的临证诊疗原
则和方法。
    17世纪初,日本学术界掀起了儒学复古思潮,受
此影响,医学也积极主张复古。名古屋玄医首倡“依仲
景之意,而不拘泥于仲景之方”;后藤艮山力主恢复汉
唐古方,提出“一气留滞论",不拘泥于中医基本理论
和辨证论治学说;香川修庵独尊张仲景《伤寒论》净,使
当时医风为之一变,“古方派”由此兴起。“古方派"特
别推重张仲景学术思想及《伤寒论》。在众多遵奉仲景
学说的医家不断努力之下,古方派逐渐盛行日本,产生
了巨大影响。吉益东洞是古方派的代表人物,他推重张
仲景《伤寒论》,力倡“实证亲试”,注重实效,提出
“万病一毒论”,主张不拘病因,随证投药;认为百病必
根于腹,为了寻找毒气凝聚的指征,注重腹诊。《伤寒
论》是中国医籍里《内经》思想介入*少,重视临床观
察与实践,自成体系的著作,通过四诊所得,可以直接
处以相应方剂,所用方药配伍严谨,疗效卓著。这些特
点决定了《伤寒论》必然受到古方派医家的重视,张仲
景学术必然成为古方派学术体系的核心。古方派医家推
重张仲景《伤寒论》,更多的是对实证精神的追求与简
化理论的需要。对于广大习医者而言,仲景学术更便于
理解和应用。这些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对当时以至近
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自18世纪初开始,望月三英、和田东郭、福井枫
亭、山胁东门、有持桂里、浅田宗伯等许多医家,主张
在临床诊疗和学术研究中,博采历代各家之长,不执一
家一派之论,是为“折衷派”,亦称“考据学派"。作为
早期考证学派的学者,望月三英向日本医学界介绍了多
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医学著作。此后,作为著名的考据
学派大家金囗七朗、丹波元简、丹波元胤、丹波元坚、
伊泽兰轩、喜多村直宽、森立之、山田业广等一批考证
学者,在博览医籍的同时,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家尤其
是乾嘉时期学者的著作,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考
据学派队伍,他们对中国医籍进行的校勘、注释、辑
复、考证,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考据学派的学术特点是:在学术研究上,对中国历代医
籍,不拘一家之说;重视中国传统“小学"(文字音韵
训诂)的研究;在临床诊疗中,不拘流派之见,注重从
实际疗效出发遣方用药。这一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治
学方法,在当今日本仍有巨大影响力,对中国从事中医
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人也有重要启发。
    由于日本医书大都出自中国,非通达汉文不易诵
习,故长期以来,日本医界不少重要人物多出于精习儒
学的世袭之家。中国医籍的内容,特别是阴阳五行、脏
腑经络、五运六气学说,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引
经报使等理论,日本医家阅读与理解都相当费力。经过
曲直濑道三、后世派医家及考据学派的不懈努力促,日
本医学家对中国古典医籍的理解日益深入,研究日益精
深,为中日两国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古典医籍奠定了很
好的基础。
    二、生存危机与自我身份认同
    1609年9月9日,位于日本平户的荷兰商馆落成,
标志着日本与荷兰确立了正式通商关系。欧洲近代科学
其中包括医学亦搭乘荷兰商船到达日本,日本人称其为
“兰医”。西方医学从此开始在日本传播,早期主要是
“荷兰流外科”,即简单治疗金创与疮疡的外科治法;至
19世纪,眼科、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已基本形成。
    在此期间,汉方医学古方派正在兴起,其注重实证
的思想与西方医学暗合,因此古方派里关注和热衷“兰
医”者甚多。如山胁东洋,积极主张将“兰医”的某些
内容融入汉方医学之中,开“汉兰折衷"之先河。恽铁
樵曾经慨言:  “西学东渐而后,为西医者类勇猛精进,
为中医者类固步自封。”(《群经见智录·灵素商兑》)谁
能逆料“兰医”的迅猛发展,终将对汉方医学构成挑
战,乃至于危及其生存呢?
    1868'年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确立“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三大方针,以西方为样板,
开始全面实施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医学界“灭汉兴洋”
的重大变革,正式拉开序幕。自1868年至1875年初,
明治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植和发展西方医学,当西医
羽翼渐丰时,公开宣布取缔汉医。曰本汉方医学界从此
踏上呼吁抗争、救亡图存的艰难征途。
    日本自隋唐开始的千余年中国文化接受过程中,日
本医学界从完全模仿到结合实际,逐渐产生了本土化意
识,如“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都表现出不同
于中国医学的学术思想与风格。当汉方医学面临西方医
学威胁与挑战,汉方医学不得不进行自我身份的认定,
于是才用“汉方医学"作为自我标志,并与中国医学划
清界限。“汉方医学”与“中国医学”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医学系统。如1891年
汉方医学为争取生存合法化,他们表明自己的身份是:
“允恭帝以降,有汉医流传到国内,迄今已达1470余年
之久,上疗历代帝王之病,下救亿万黎民之苦。特别是
在学术上,增加了与天然、地势、气候、风土相应的自
身的一些特色,与现在中国运用的汉医,在方法上已有
不同。因此,其名虽为中国传来,而其实已蕴涵着大
巳、少名二尊所创医道之遗风,所以称其为日本特有的
医法,亦无不可。”(转引自《日本汉方医学》,潘桂娟、
樊正伦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
页)。
    三、《皇汉医学》与《皇汉医学丛书》
    1927年6月,汤本求真所著《皇汉医学》**卷
出版,距1875年9月首次研讨汉医救亡对策的“汉方
六贤人集会"已隔50余年,此间所历,慷慨悲壮,困
顿踯踣,难以具述。《皇汉医学·自序》真切表达了汤
本求真著述动机:“无如举世之人竞以欧美新医相矜炫,
汉医之不绝如缕,此余所为日夜悼叹者也。既以稍明此
学,不忍终默,窃欲振而起之,故不揣浅陋为是书,以
俟天下具眼之士。”《皇汉医学》全书三卷,洋洋57万
字,征引中日医籍百余种,大要在于阐发仲景学术。
    司马迁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
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
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汤本
求真先生将自己的心血凝聚在《皇汉医学》上,若联系
当时汉方医学惨淡境况,不难感受此中直面时局的悲壮
情怀,以及对自我身份渊源之珍重。皇者,大也。《诗·
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皇汉,犹言大
汉,*早指汉朝,其后泛指华夏汉民族。汉班固《西都
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皇
汉医学”这一名称,表明汤本求真对日本汉方医学所自
出,尤其是对仲景学术的渊源认同。
    感谢汤本求真先生为其书取名为“皇汉医学”,让
我们找到当时一度淡漠了的民族自信、自尊与自豪。当
此书于1930年由上海中华书局翻译出版时,  “皇汉医
学”一词的出现,使中国医家隔海东望,看到作为独立
于中国医学之外的另一种医学体系的存在。陈存仁先生
曾赴日访求古籍,回国后将许多日本医家所著医学著作
结集一起,于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冠以《皇
汉医学丛书》之名,更是明白无疑地表明了对“皇汉"
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汤本求真先生尊崇中国医学,故称
“皇汉医学”,乃是立足彼邦而称我华夏,所指乃是我中
国医学;陈存仁先生所言“皇汉医学”,却有借他人之
言以唤起国人自尊自强自信之意(当时中国中医界同样
面临生存危机,中医学术体系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不断
质疑)。上海中华书局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出版汤本
求真《皇汉医学》与陈存仁《皇汉医学丛书》,从内容
上看《皇汉医学丛书》,全部是日本医家著作,具有迥
别于中医学术的独特风格,则此种语境下的“皇汉医
学”,已隐隐有“日本传统医学”的味道了。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汉方医学虽然源于中
国,但在长期发展中,终究还是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具有自己独特风格,成为有别于中国医学的“汉方医
学”,或称“皇汉医学”。这就像从一棵柳树上折下一根
枝条,扦插入土并成长起来之后,它就成长为一棵挺拔
自立的柳树了。正由于此,当年《皇汉医学》、《皇汉医
学丛书》及其他日本医家著作的在华出版,对中国中医
学术的发展也才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与有益的借鉴作
用。禀承陈存仁先生遗意与《皇汉医学丛书》始刊本
意,本次《皇汉医学丛书》精编增补本的出版,仍着重
于介绍日本医家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与学术成果。它山
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通过研究这些日本医家的学术著
作,为中医学术研究与发展、为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提供宝贵借鉴。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2007年11月10日
前    言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就有友好往来。
早期的日本与中国医学的接触,主要是通过古代朝鲜进
行的。此后,我国与日本的往来就比较频繁。
    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后被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
学。但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代,至今还并不十分
清楚。比较公认的是在公元5世纪时,朝鲜使者用中医
药治愈日本天皇的疾病,使日本人认识到中国医学的价
值,并且接受了这一医学体系,从而成为日本汉方医学
的起源。
    及至我国明代末叶和清代,日本的江户时期(公元
1603~1876年),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研究仲景医学的浪
潮。形成了学术上的古方派,并与后世方派在学术上产
生论争,诞生了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
医学。
    在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
如1627年后,任唐通事的马荣宇入籍于日。其子寿安,
号友松,以北山道长著名,在大阪开业行医,学术富
瞻,颇有声誊,遗有《北山医案》等著作十余种。
    北山友松被誉为具有“旷世之才,授闽医之传,善
得法外之法。故治术别开生面,自有神识迢迈,触手生
春之妙矣”。他善长象胥学,又融通儒释道三教,并从
中领会、学习仲景奥旨,还师从戴曼公而深得《内经》、
《本草》精蕴。既而又谓皇朝医风不可不研,乃师从小
仓医员,原长庵冈本玄治高弟,遂大成其业。
    《北山医案》记录了北山友松生平治病的部分医案。
本书对各医案的记述全面,脉证俱详,且多有诊疗过程
中的治病思路,以及所涉及到的《内经》、《难经》、《本
草》等著作的相关论述。即用经典的论述作为辨证论治
的指导方针,同时又用疗效来反证经典的权威和正确
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告诉今人如何治病。
    本书卷首所记载的十余个医案*可体现作者的诊治
思路,就是治病求本是为*重要的,所以作者将其放在
*前面。书中多数医案均记录患者多次就诊的全过程,
案中有首尾同方者,有换方三五次者,由此可见医者在
治疗时针对病症标本、表里、虚实等情况的前后缓急之
治法。卷末所附独立老人用药方,由于其脉论精当,论
述详实有序,故附之。独立老人,福建人。从某禅师东
来,寓居于长崎。通晓《灵枢》、《素问》以及《本草》,
擅长医术。
    在西医已成绝对优势的今天,中医生存和发展的立
足点就是中医临床,中医治病的疗效。一句话,阅千万
经典,终究是要归于临床的。《北山医案》辨证论治的
思路,以及让经典回归临床的临证经验,实在值得今天
的习医者予以借鉴。
    这次点校出版,我们以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通
行本《北山医案》为底本,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审阅,
除了进行标点,对段落划分作了部分调整外,还对文中
一些生僻字词、经文、脉象、用方、法则等做了注释,
使读者不用翻阅大量繁杂的参考书籍,即能读懂和理解
书中所涉及的诸多医学问题,力求帮助读者更快更好的
掌握本书精髓。限于水平,存在着不少错误和缺点,竭
诚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伍悦
    2007年10月18日

[痔疾下血]
    布施氏,年六十余,素患痔疾。庚申秋月,燥令大
行,大便结硬,数至圊而不能便也。日久下迫广肠,
僻裂努出,其痔如榴花然。外科敷药,虽收复发,后用
针灸涂抹油膏。因大便时,清血随滴,而痔依旧翻出,
肛边生疮,痒而复痛,一医内服外敷,亦不见效。一日
登圊,忽下清血不止,事急请予诊视。予至则倒于寝
矣,诊之两手俱绝,不及问候来历,令急煎人参五钱
许,煎成缓缓灌入口中。少顷,其脉应指如蛛丝然。再
三灌之,乃省人事,而能认得人矣。又撮补中益气汤,
如《脾胃论》之方之数复升当归,如黄芪之目人参同
之,再加酒芍药,充当归之数,九味共作一帖。水二盅
煎一盅,作三次温服,仍间服独参汤②。次早诊之,脉
洪而轻弱。予告其妻子仆从日:“久痔失血,脉当小缓,
今反之者,难复其本欤。别请长医可也。"妻子苦求日:
“家翁识先生久矣,一旦闻辞药之言,势必再绝。望先
生怜之。”予不得已再与前法调理三日,病者言行如常,
只苦下疾临圊翻出,血丝点滴不绝;且素好清洁,每圊
后以温水净洗,而水为之色变,使婢拭干,一任外科敷
贴焉。不知外科妄贪速效,以砒矾硝乌枯痔难药搽擦月
余。临圊虽宽,肛门腐坏,肌肉难生,每敷药之时,其
气臭如屁者,从魄门冲出,恍如燃薪吹火之势焉。予
闻之,谓其妻孥日:“令家翁日餐之谷肉果菜有数,魄
门冲泄之气无限,魄门即肛门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肺
藏魄②而主气,肛门失守,则气陷而神去,故日魄门
矣。此难出外科之妄,或由于命之尽耶,未可知也。吾
欲使翁预知何如?”妻子闻之失色,含悲而已。他日因
收官债而有喜色时,予论及石崇豪富、范丹穷苦、甘罗
早贵、吕望晚荣、颜子短命、老彭高寿,六人总归天乎
命乎人乎。渠笑云:“儒不云乎:‘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予带笑日:“翁若天命有尽何如?”翁笑日:“全
身葬在某寺足矣,某尝与寺僧有约矣。”良久日:“但官
债未白,使某过冬收拾官债,付与儿僖,则世事亦足
矣。岂贪老耄之限乎?”予于是褒其有超人之见,微笑
而别。时十月望也,后易外科敷贴稠黏膏药欲保下吹之
气之泄少矣。于是每日撮人参养荣汤①三钱半,外增新
罗参②一钱为一帖。其或见他症,如伤食、如感冒、如
劳心、如劳动,则易药处治。别煎人参膏以参末调和为
丸,每服一钱许,日三,前后计用人参九斤许。及过残
腊,朔风匝地,严寒逼人,一如常时。饮啖自若,应酬
礼宜,不知怠倦。其收放结算,有家人管理焉。新正启
贺停药三日,自觉起居不便,四体无力,口失滋味,目
不欲开,言不欲发,心神懒惰,乃云:“先生尝云人参
开胃消食,久服延年,谅不虚也。我停服人参三日,便
成死态也如此。惜乎不早知此神草,临死服之,亦能延
我百日之残喘耳。”予闻之曰:“为神农氏左袒者,其
在翁乎。”病者欢喜,依前服之。数日后,其神气又复
常耳。延至仲春之望,忽尔小便不通,自觉便道内无急
胀之苦,外无点滴之水,惟瘤人广肠随大便而出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