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0675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010067568 ; 978-7-01-006756-8
本书特色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以20世纪我国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蓝本,通过对不同时期大量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考察,获得丰富的原始资料,总结出各个历史阶段作家是如何站在现代教育的高度看待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问题,以及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母爱教育的外在和内在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基础,在史的叙述中,做出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追求叙述的理论深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项目编号:03CZW008)结项成果。本书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蓝本,从文学与教育学的双重视角详细考察了母爱书写的内容及儿童教育主题的发展演变.其中既包括现代教育意识和时代主流文化对作家创作心态的左右,也包括作家对深藏在母爱意识中教育价值取向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思考,从而总结出中国家庭教育在20世纪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轨迹,以及母亲在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探索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学发展与母爱主题及儿童教育中的传承与熔铸。
目录
上编 母爱话语:现代性语境中的母爱阐释
一、春天来了——女性的觉醒
二、现代作家笔下的母爱阐释
(一)现代作家的母爱书写
(二)母爱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三、母爱——女性的永恒处境
四、母性的丑陋——母爱的泥泞
(一)寡母视野中孩子的走向与偏离
(二)特定的现实背景造成母爱的丑陋
五、历史与文化的盲区——理想与现实的缠绕
(一)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困扰
(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三)传统文化思想的羁绊
(四)法律条文的约束及限制
下编 寻觅与建构:母爱主题的延续和流变
六、母爱主题的世纪演变
七、母爱的极度张扬与阴风苦雨中母性的艰难跋涉
(一)“儿童本位”观念的确立
(二)母爱主题的极度张扬和“圣母”形象的出现
(三)广大下层母亲情感被残酷撕裂的社会现实
(四)“贤妻良母”观念的确立和对“母爱”的质疑
八、硝烟战火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激越与飞扬
(一)抗战文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和“革命母亲”形象的出现
(二)革命女性的哀伤与困惑
(三)对“人性”的挖掘和“圣母”形象的消失
(四)苦难的农民母亲形象
(五)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萎缩性人格养成的形象化诠释
九、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烛照及偏离
(一)母爱亲情的淡化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的张扬
(二)对知识的贬抑和孩子单一性格的形成
(三)对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的反思
十、母爱无处搁置
十一、母性的整体再现
(一)母性的回归
(二)独生子女的出现和高考寻梦的背后
十二、多元价值取向的认同
(一)时代转型为儿童教育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
(二)母亲的智慧和无奈
(三)农民工进城所面临的儿童教育问题
(四)知识女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中西文化激荡中民族文化精神的延展与维系
(一)台湾文学
(二)港、澳文学
十四、中华民族血脉的艰难守望
(一)母亲的桥梁和媒介作用
(二)中西教育理念的激烈冲突和对西方教育理念的逐渐认同
(三)南洋华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上编 母爱话语:现代性语境中的母爱阐释
一、春天来了——女性的觉醒
世界妇女解放运动肇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玛丽·奥斯通克拉夫特的《维护女权》(1792)一书就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思想产物。从此妇女就开始踏上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漫漫征途,至今仍未放慢她们的脚步。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则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刚走过一百年的风雨历程。
虽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伟大的女性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始发地和港湾,她们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象征,但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和文化中,女性却被排除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权利结构和主流文化之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仅如此,她们的优秀品质和善良天性还常常被掩盖、扼杀、曲解,人格遭到扭曲。就连我们的孔圣人都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广大妇女只能遵从“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道德准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男权文化社会中,基本上没有女性存在的文化。在此,男性是主体,而女性只是附庸、是点缀,女性的生存空间非常狭小,广阔的天地并没有女性的立足之地,她们生活在传统的“家”中,终日困守于闺房、厨房,始终依附于男性,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
……
作者简介
翟瑞青,女,汉族,1966年9月生,山东莘县人,教授,现任《德州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主要教学科目与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作家作品欣赏、现代作家和教育等。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省级教改立项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齐鲁学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佘篇。曾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青年学术骨干。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