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史(上下册)

包邮中国文学史(上下册)

1星价 ¥35.3 (5.0折)
2星价¥35.3 定价¥7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8673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893 页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01867322 ; 978-7-80186-732-2

目录

**编
 一、文学
 二、文学史
 三、中国文学史
第二编 上古文学
**章 先秦
第二章 秦
第三编 中古文学
**章 发凡
第二章 西汉
第三章 东汉
第四章 三国
第五章 两晋
第六章 南朝
第七章 北朝
第四编 近古文学上
**章 发凡
第二章 唐
第五编 近古文学下
**章 北宋
第二章 南宋
第三章 元
第六编 近代文学
自序
**章 明文
第二章 明诗
第三章 明曲
第四章 明八股文
附录 清代文学纲要
展开全部

节选

bsp;第三节  范晔  刘义庆附裴松之
    鲍照为诗,寓奇于偶,磊落以使才;范晔论史,化偶为排,跌宕以尽势;而一
为诗人之变格,一为史论之别调,俳体之盛,略可睹已。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父泰,累官侍中左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博览篇籍,
好为文章,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传于世。晔少懒学问,晚成人,年三
十许,政始有向耳。自尔以来,转为心化,往往有微解,口机不调利,言乃不能
自尽,以此无谈功;至于所通解处,皆自得之于胸怀,文章转进。常耻作文士,
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
常谓:“年少中,谢庄*有其分,手笔差易,文不拘韵故也。情志所托,故当以意
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然后抽其芬
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
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累为尚书吏部郎;以得罪彭城王义康,出为宣城
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别
有《后汉书论赞》五卷,后人以论赞散于纪传之后;至于屈伸荣辱之际,未尝不
致意焉。文帝以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寻以谋反系狱,将诛,与诸甥侄书,自
叙作《后汉书》之意,谓:“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吾杂传诸序论,皆有精
意深旨;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论》;比方班氏所
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
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其自得意如此。而世尤传诵者,《皇后纪序论》、《宦者
传序论》、《逸民传序论》、《二十八将传论》;然细籀所作,平平叙去,腴畅有之;
而排体乏跌宕之致,比班氏稍加典缛,而苍劲不及。独《左雄传论》依仿《汉
书·公孙宏传赞》,抑扬爽朗,差似放纵。其辞日:
    古者诸侯岁贡士,进贤受上赏,非贤贬爵土;升之司马,辩论其才;论
    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禄之。故王者得其人,进仕劝其行,经邦弘务,所由
    久矣。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
    后,复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荣路
     既广,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竞;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自左雄任事,限年试才,虽颇有不密,固亦因识时宜。而黄琼、胡广、
    张衡、崔瑗之徒,泥滞旧方,互相诡驳;循名者屈其短,算实者挺其效。故
    雄在尚书,天下不敢妄选;十余年间,称为得人;斯亦效实之征乎!顺帝始
    以童弱反政,而号令自出,知能任使;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风采。
    遂乃备玄囗玉帛以聘南阳樊英;天子降寝殿,设坛席;尚书奉引,延问失
    得;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于是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
    车之招矣。至乃英能承风,俊义成事:若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
    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文章显,吴祜、苏章、种
    皓、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宏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
    张纲、杜乔,直道以纠违;郎囗阴阳详密,张衡机术特妙。东京之士,于兹
    盛焉。向使庙堂纳其高谋,疆场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蹇辞,举措禀其成式,
    则武宣之轨,岂其远而。《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为恨哉!
    及孝桓之时,硕德继兴。陈蕃、杨秉处称贤宰,皇甫、张、段出号名将,
    王畅、李膺弥缝衮阙,朱穆、刘陶献替匡时,郭有道奖鉴人伦,陈仲弓弘道
    下邑;其余宏儒远智,高心洁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而斯道莫振,文
    武陵坠,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党锢致灾;往车虽折而来轸方遒,所
    以倾而未颠,决而未溃,岂非仁人君子心力之为乎!呜呼!
其为文章,奇偶错综,与班固同,然班固体密而气尚疏,范晔偶胜而机则滞;班固
《汉书》诸序论,思能入微,而才复足以笼巨;而晔《后汉》诸序论,文欲放笔,而气
不足以运辞;一则杰然自树质干,一则囗然不复振起。班固赡茂而能遒肆,其力
劲;而晔整赡而未骏发,其气窳。衡厥得失,晔实愧班。而论者乃以蔚宗参踪于
贾谊刘知囗《史通》语,岂以自道笔势放纵,不减《过秦》耶?何其借誉之甚也!
    刘义庆《世说新语》,散朗得陈寿之笔;而范晔《后汉书》,特整赡衍班固之
遗。《世说新语》者,临川王义庆所撰也。义庆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为宋
宗室之令;历官平西将军荆州、江州、南兖州刺史,并带都督;所著有《徐州先贤
传》十卷,《世说新语》十卷,《集林》二百卷;而《世说》尤传诵人人。《世说》之
名,肇于刘向,其书已亡;故义庆所集名《世说新书》,不知何人改为《新语》。其
书取汉至晋轶事琐语,分为三十八门;叙述名隽,为清言之渊薮。录其五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
    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
    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原卷上之上《德行》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日:“不为好,可为恶邪?”
    母日:“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原卷下之上《贤媛)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原卷上之上《言语》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日:“孩抱中物,何至于
    此?”王日:“圣人忘情。*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
    为之恸。原卷下之上《伤逝》
    竺法深在简文坚。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n?”答日:“君自见其朱
    门,贫道如游蓬户。”原卷上之上《言语》
  其事多为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所不采者,拾遗补阙,颇广异闻。又有
  闻喜裴松之者,字世期,博览坟籍。文帝即位,官中书侍郎;诏使注陈寿《三国
  志》。松之鸠集传记,掇三国轶事,其寿所不载,事宜在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
  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
  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书奏,文帝日:“裴世期为不朽
  矣!”其书嗜奇爱博,而辞笔散朗,丽典新事,络绎奔会,不为峻整,亦《世说》之
  流也;惟简隽逊之,颇以繁富为累耳。
    第四节  齐王融  谢跳  沈约附范云何逊
    宋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明帝雅好文学,每宴集赋诗,武人或买以应诏;
  虽多藻缋,而无胜韵。及齐武帝建元永明,而后文章复盛。其时吴兴沈约、陈
  郡谢跳、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颐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
  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永明体者,承元嘉之流
  风,而更钻研声律者也;于是四声八病之说始起,八病一日平头,**第二字不得与第六
  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莫具陈”;“今”“欢”皆平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