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0481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811048117 ; 978-7-81104-811-7

本书特色

本教材以系统思想和现代系统分析技术认识、分解、分析和描述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创新思维,使学生基本具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内容简介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是交通运输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讲述对其进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上承宏观思想,下触微观方法,站在中观层面上,以系统思想和现代系统分析技术认识、分解、分析和描述交通运输体系,综合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创新思维,使学生基本具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是交通运输知识体系中。统领性课程。
本教材面向网络与成人教育用书,针对教学对象(主要为交通运输领域从业人员)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程度的实践认识,从而注意了与工作要求相结合的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全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重构了课程知识体系,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课程内容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目录

基础篇
 **章 系统总论
 **节 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第二节 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系统的思维方式及系统科学的融合
  习题
 第二章 系统工程总论
  **节 系统工程的发展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解
  第三节 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
  习题
 第三章 系统分析
  **节 系统分析概述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习题
 第四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导论
 **节 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属性
  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结构
  第三节 交通运输多方式系统分析
  第四节 交通运输系统与环境
  第五节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
  第六节 交通运输学科
 习 题
 第五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第三节 客货流系统分析
  第四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需均衡分析
 习 题
系统篇
 第六章 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节 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交通运输通道主载体的结构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交通运输通道能力的协调
  习 题
 第七章 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节 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特性及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 交通运输枢纽内设备系统的配置
  第三节 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习 题
 第八章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节 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运输
  第二节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综合运输能力
 习 题
 第九章 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系统分析
  **节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第二节 城市交通运输需求
  第三节 城市交通运输供给
  第四节 城市交通监控系统
  第五节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系统
  第六节 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系统
  第七节 高速公路管理
  第八节 高速公路的交通控制
  第九节 高速公路收费控制
 习 题
实用篇
 第十章 交通运输系统评价与决策
  **节 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系统评价与决策方法
  习 题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而已与规划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与智能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系统总论
  **节 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演进
系统思想是在人类社会和经济长期的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是系统工程*基本和核心的概念。系统的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的实践经验,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  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人类在知道系统思想、系统工程之前,就已经开始采用辩证的系统思维方式了。
1.古代朴素的系统观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逐渐形成了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随着系统思想的产生,逐渐形成了系统概念和处理问题的系统方法。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家都从承认统一的物质本原出发,把自然界当作~个统一体。古希腊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年),在《论自然界》一书中说过:“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据记载,另一位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有一本没有留传下来的著作,名字就叫《宇宙大系统》。据推测,这可能是*早使用“系统”一词的西方哲学著作。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系统思想表现在治学和社会实践的许多方面。如《孙子兵法》、《黄帝 内经》、《易经》等许多古籍,都有不少应用系统思想观察和认识事物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生 动事例;又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天象观测掌握天体运行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编制出历 法和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虽说强调对自然界总体性、统一性的认识,却缺乏对这一总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而对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的。对自然界统一以及各个细节的认识,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任务。
2.近代机械的系统观
15世纪下半叶,近代科学开始兴起,力学、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逐渐从混为一体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获得日益迅速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了研究自然界的独特的分析方法,包括实验、解剖和观察,把自然界的细节从总的自然联系中抽出来,分f-JN类
地加以研究。将这种考察自然界的方法移植到哲学中,就成为形而上学的思维。形而上学的出现是有历史根据的,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在深入、细致地考察事物方面,它比古代哲学是一个进步。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